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422.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IGRT治疗中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医科达Synergy IGRT直线加速器分别治疗胸部肿瘤患者20例,每次治疗前均行CBCT扫描,重建获得的CBCT图像与原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分析X、Y、Z轴方向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骨性配准、灰度值配准及手动配准间的差异。结果:20例胸部肿瘤患者治疗前共行384次CBCT扫描。手动配准、骨性配准、灰度值配准在X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1±0.29)cm、(0.04±0.31)cm、(-0.02±0.28)cm,在Y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1±0.41)cm、(0.12±0.45)cm、(0.09±0.41)cm,在Z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1±0.23)cm、(-0.05±0.22)cm、(-0.08±0.23)cm;X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61±1.09)°、(0.34±1.44)°、(0.66±1.28)°,在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06±0.83)°、(0.04±1.89)°、(0.16±1.6)°,在Z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17±1.45)°、(-0.19±1.53)°、(-0.13±1.45)°。结果显示手动配准、骨性配准和灰度值配准三种方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胸部肿瘤患者行IGRT时,需要根据病变具体部位选择配准方式,建议自动配准后必要时结合手动微调,直到配准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23.
目的分析经蝶窦入路切除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组织学侵袭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行经蝶手术切除的具有完整影像学、病理学和随访资料的侵袭性垂体腺瘤82例,其中 PRL腺瘤39例,GH 腺瘤13例,ACTH 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24例,随访时间5~30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 MRI 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病理检查以鞍底硬膜浸润的发生率最高,并有20例(24.4%)发现有肿瘤内卒中或出血。PRL 腺瘤的全切率明显低于无功能腺瘤(P<0.01),而无功能腺瘤、GH 腺瘤与 ACTH 腺瘤之间相差不明显。PRL 腺瘤的复发率较无功能腺瘤和 GH 腺瘤高(P<0.05)。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无功能腺瘤与 GH 腺瘤的治疗效果优于 PRL 腺瘤,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导致手术全切机率下降,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4.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I~Ⅱ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早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后遗症。方法:将108例I~II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疗组常规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后超组,每组54例。常规组照射2Gy/次,5次/周总量为70Gy/7周。后超组前3.5周照射同常规组,然后开始1.5Gy/次,2次/日,间隔6h,总量为69Gy/6周。结果:鼻咽部肿瘤消退率:常规组为70.97%22/31,后超组为89.47%(34/38),但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常规组为86.67%26/30,后超组为90.91%30/33,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2%、80.97%、78.55%和98.13%、93.95%、90.87%P=0.06,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放疗毒副反应及后遗症也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I~II期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未见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但未加重放疗毒副反应及增加放疗后遗症,有必要扩大病例并作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425.
目的 筛选鼻咽癌复发与正常复查随访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寻找鼻咽癌复发诊断的标志物。方法 采集复发20例和正常复查随访2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采用TMT联合二维质谱筛选差异蛋白。进一步收集新标本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验证差异蛋白,其中复发40例和正常复查随访41例。结果 血清中共鉴定出635个蛋白,其中可定量蛋白为413个。两次生物学重复实验中,复发组均表现下调的蛋白有41个,均表现为上调的蛋白有18个。血清ELISA验证结果发现,复发组A2M蛋白浓度较正常复查随访组低(Z=-3.177,P=0.001)。复发组40例患者中可测出A2M蛋白浓度23例,正常复查随访组41例患者中可测出A2M蛋白浓度30例,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可测复发组和可测正常复查随访组患者A2M蛋白浓度与肿瘤分期(r=-0.024,P=0.866)、年龄(r=-0.087,P=0.534)均无相关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2M蛋白可能是鼻咽癌复发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426.
(周游)(李龄)(蒋先惠)(吴华)ClinicalApplicationofSPECTtotheLocalizationofCorticoepileptogenicFocusofIntractableEpilepsy¥ZHOUYou;LILing;JIANG...  相似文献   
427.
鼻咽癌不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放疗技术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及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8例,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个病例分别模拟常规分割二维放疗(CRT)、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全程调强适形放疗(IMRT),比较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及相关受照剂量体积。结果在临床靶区1(CTV1)、临床靶区2(CTV2)调强组的靶区覆盖优于另两组(P〈0.05)。调强组脑干和脊髓的最高受量分别为57.25 Gy和42.52 Gy,腮腺、颞叶、颞颌关节和下颌骨的平均受量分别为38.66、19.84、44.53、43.5 Gy,且各危及器官超过最小耐受剂量(TD5/5)的体积均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结论调强技术能够减少大多数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428.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结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999年4月至2007年7月,对8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分割剂量2~8Gy(中位4.6Gy),照射次数为6~30次(中位11次),每周3~5次,肿瘤剂量33.6-70Gy(中位52Gy).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超液态碘油、顺铂、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健择、羟基喜树碱和明胶海绵颗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生存情况及应用WHO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近期有效率为42.2%,其中CR 11例,PR 24例,NC 25例,PD 2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9%、32.5%、25.5%.肝功能异常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Ⅰ~Ⅱ度骨髓功能抑制16例,发热1例.结论 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切除术,术中以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监测辅助肿瘤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1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病理诊断:室管膜瘤5例,星形细胞瘤5例,脂肪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随访6~17个月,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恢复1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1例。结论显微手术是脊髓髓内肿瘤的有效治疗措施,术中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430.
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104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的体会,以提高此类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CT或MRI扫描检查确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肿瘤全切89例(85.58%),次全切和大部切除15例(14.42%);术后死亡2例(1.92%)。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89例(85.58%),听神经解剖保留25例(24.04%),术后7例(6.73%)听力保存或有所改善。结论 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及面、听神经保留率密切相关。合适的体位,正确的切除方法及较强的功能保护观念,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