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其防治导引功法如下: 第一式起式(预备活动) 立定站直,挺胸腹,目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宁神静虑,调匀呼吸,全身放松,定神片刻(约2~3分钟)见图一。第二式原地踏步承上式,作原地踏步走,开始踏步及摆  相似文献   
63.
按摩与导引发展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摩”与“导引”,是祖国医学五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自中华,源于中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按摩”是医生运用双手,或使用简单的按摩用具,在人体某些部位,或经络穴位  相似文献   
64.
痛风结节1例     
患者男性,39岁,汉族。主诉:左足第4趾肿痛5年。曾诊断为结核,切开引流出白色豆腐渣样物。近半年双踝部、双腕部疼痛,拍X线片无异常发现。检查:左足第4趾背侧皮肤紫红色,肿胀,深压痛。X线片示左足第4趾骨溶骨性破坏,皮质膨隆,软组织肿胀。尿酸732μmol/L(12.3mg/dl)。临床诊断:骨巨细胞瘤。病理检查:截除趾5cm×3cm×3cm,距关节处明显隆起,呈半球形,从切面见其中为实性,被灰白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并比较超声与X线检查对腹腔游离气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新西兰兔14只,向腹腔内注射空气0.5~10ml,分别进行超声和X线观察。胃肠道穿孔病人111例,96例术前曾做X线检查,19例曾做B超检查,其中7例两种检查都做过,回顾性分析术前超声和X线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兔腹腔内注射1ml以上空气,超声和X线均能观察到,两种方法无明显区别。超声和X线检查对胃肠道穿孔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07%和80.6%,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 超声和X线检查均能很好地观察到腹腔游离气体,对提示胃肠道穿孔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对比静脉单次给药、局部给药和静脉多次给药的不同,探讨氨甲环酸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氨甲环酸提供合理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按不同给药途径和剂量随机分为3组:22例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20 mg/kg氨甲环酸(A组),22例术中局部注射20 mg/kg氨甲环酸(B组),22例首次静脉注射20 mg/kg氨甲环酸联合术后24 h内每3 h静脉给药10 mg/kg (C组)。分别记录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A组(168.3±43.8) mL,B组(175.0±52.2) mL,C组(171.2±55.6) mL;总失血量:A组(832.5±230.6) mL,B组(884.3±271.0) mL,C组(689.6±245.5) mL;术后引流量:A组(283.4±66.8) mL,B组(176.3±44.2) mL,C组(159.6±43.5) mL。各组之间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无差异,但B、C组平均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C组总失血量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单侧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氨甲环酸单次局部给药和静脉多次给药均能减少术后引流量和总失血量,同时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