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195篇
综合类   536篇
预防医学   30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72篇
  4篇
中国医学   226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外固定架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功能结果和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外固定架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治疗作用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0年2月~2005年8月收治的3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评估,所有患者均应用外固定架作为辅助显露、复位或固定方式。骨折分型采用Roy Sander关节内骨折的CT分型,功能结果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评定。CT扫描对复位结果进行评定,X线片用于分析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改变。结果本组平均随访时间48个月(18~65个月)。其中Ⅱ型骨折9例、Ⅲ型骨折12例、Ⅳ型骨折10例。Maryland评分结果:优9例,良10例,一般11例,差1例。复位结果评定:优9例,良12例,一般8例,差2例。复位结果与功能结果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与术前比较,Gissane角术后降低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Bohler角术后增大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2例,深部感染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结论外固定架辅助显露、韧带整复作用以及微创固定方式可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复位质量,有利于足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2.
丹参酚酸B对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M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丹参酚酸B(SA-B)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A—B治疗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SA—B治疗组灌喂SA—B水溶液(12.5mg/kg)。第14、21天处死大鼠,观察肾功能的变化,HE和PASM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用盐酸水解法检测肾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剂-2(TIMP-2)蛋白表达,明胶酶谱观察MMP-2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均有明显上升;肾小球正常,肾间质增宽,间质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和间质细胞出现,肾小管扩张较明显,后期可见到部分。肾小管萎缩,肾小管的基底膜明显增厚;肾组织的MMP-2蛋白、活性和TIMP-2蛋白水平均高于同期假手术组。SA—B干预后,血肌酐、尿素氮和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上述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肾组织的MMP-2蛋白、活性水平和TIMP-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SA—B可抑制肾组织MMP-2和TIMP-2的蛋白表达,从而改善UUO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33.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在改良根治术基础上保留了乳头乳晕,术后能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探讨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术式及其疗效,现对我科2006年5月-2010年5月采用此方法治疗Ⅰ、Ⅱ期乳腺癌15例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以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可行性。方法 取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作为种子细胞与自制胶原膜体外联合培养并行裸鼠体内移植,通过对复合物扫描电镜、HE染色及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了解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2h后移行上皮细胞在胶原膜上贴附生长,复合物移植体内20d后,移行上皮细胞分化成层,层厚1~5层。结论 该方法获取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良好种子细胞,与胶原膜构建的复合物在体内形成了尿道类似物,有望成为替代尿道的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丹参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抽出12只,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剩余36只经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作为阴性对照),小剂量地塞米松和丹参治疗组12只(作为阳性对照),小剂量地塞米松、丹参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组12只(作为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以上各组动物在第28天处死,对苏木精伊红染色(HE)肺组织病理结果 行半定量评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BALF中IFN-γ,TNF-α的含量.结果 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肺纤维化程度和范围均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28 d BALF中IFN-γ的含量均升高,TNF-α的含量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肺纤维化程度和范围未见明显减轻,28 d BALF中IFN-γ和TNF-α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①小剂量地塞米松、丹参对纤维化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增加IFN-γ的含量和降低TNF-α的含量有关;②N-乙酰半胱氨酸不能增强地塞米松和丹参治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组织不仅仅是一个贮能组织,更是一个功能十分活跃的内分泌器官,通过其所分泌的一系列脂肪细胞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建立了密切的关联。脂联素是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重要产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与体脂含量呈负相关的脂肪细胞因子,已证实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37.
前列腺特异性间质肉瘤是少见的发生于前列腺特异性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症状主要为大小便异常,肿瘤由梭形细胞交错排列,异型性明显.肿瘤细胞阳性表达Vimentin、CD34.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头孢地尼胶囊治疗老年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提高对老年人尿路感染的治疗水平。方法将6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地尼治疗组,口服0.1g,3次/d,司帕沙星对照组,口服0.1g,2次/d,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头孢地尼胶囊治疗老年尿路感染的有效率为93%,司帕沙星治疗老年尿路感染的有效率为80%(P〈0.05);细菌培养结果两组相似。结论头孢地尼治疗老年尿路感染具有安全、有效、口服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9.
目的:客观评价中医益气活血利湿清热法(以下简称“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英文数据库: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建库至2021年10月发表的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IMN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参照Cochrane Collaboration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试验的疗效评价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安全性评价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14篇,纳入患者8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IMN,对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WMD=-0.97,95%CI(-1.30,-0.65),Z=5.86,P<0.001]、升高血清白蛋白[WMD=3.83,95%CI(2.10,5.57),Z=4....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腹腔双套管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中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 12例患者中3例术后6 d意外拔除T管,9例术后30 d常规T管造影胆管下端无梗阻后拔除T管,12例患者均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发生胆漏的时间为拔除T管后30 min至8 h。6例行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治愈,2例行双套管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1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胆管穿刺引流联合肝周穿刺引流治愈,2例行单纯腹腔引流治愈,1例行双套管治疗无好转,剖腹探查,并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病情稳定后带管出院。结论胆道术后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较多,大部分患者合并局限性腹膜炎体征,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