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目的 建立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探讨其形成机制,同时与大鼠进行比较,阐明模型特点及优势.方法 应用高脂饲料诱导方法,观察豚鼠和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情况.HE染色法分析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内膜炎性细胞浸润和内膜表层斑块的形成情况;酶法检测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Ox-LDL浓度,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LDL-R 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膜CD3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豚鼠模型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与聚集增加,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形成斑块,而大鼠模型组未出现类似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机制研究表明豚鼠较大鼠易于诱发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原因主要在于豚鼠血清Ox-LDL水平明显升高,肝脏LDL-R mRNA表达下调,动脉内膜CD36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等.结论 与大鼠不同,经高脂饲料诱导10周后,豚鼠可形成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机制主要在于LDL-C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302.
Objective: In order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ossible functions of Calbindin D-28K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adult cat, the distribution of Calbindin D-28K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adult cat was examined.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and immunostained sections were observed under a light microscopy. Results: A high density of both immunoreactive perikarya and fibers were observed in the basal ganglia, amygdaloid complex, nucleus of the fields of Forel, subthalam-ic nucleus, paracentral nucleus, pulvinar nucleus, subthalamus, dorsal hypothalamic area, 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 anterior hypothalamus,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uperior colliculus, inferior colliculus, oculomotor nucleus, superior olivary complex, marginal nucleus of the brachium conjunctivum, vestibular nuclei, the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 cuneate nucleus, inferior olivary complex, 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 nerve, the molecular layer of the cer  相似文献   
303.
应用 GFP基因重组病毒标记技术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Vc)浅层内两种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 (VGlu T1样和 DNPI样 )以及 SP样阳性纤维和终末与 Sindibis病毒转染表达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目的在于为探索兴奋性神经递质和 SP参与面口部伤害性信息在 Vc浅层内的传递和调控提供形态学依据 ;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病毒标记法的研究探索新路。结果显示 :(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 Sindibis病毒注入一侧 Vc浅层后 ,仅在同侧 Vc注射部位附近的 ~ 层内观察到 5~ 9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的胞体为小型 (≤ 15μm) ,呈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2 ) Vc浅层内均可见大量的 VGlu T1样、DNPI样和 SP样阳性纤维和终末 ,其中 VGlu T1样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密集分布于 层的内侧部和 层 , 层和 层外侧部较为稀疏 ;而 DNPI则主要密集分布于 层和 层 , 层相对地较为稀疏 ;SP样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于 层和 层 ;(3 ) VGlu T1样、DNPI样和 SP样阳性终扣分别聚集于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周围 ,并与之形成密切接触。以上结果提示 ,Vc浅层内两种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样和 SP样神经终  相似文献   
304.
目的研究西沙必利、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混合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于台山市人民医院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食管炎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西沙必利、组胺H2受体拮抗剂混合药物的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个疗程过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0.0%,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0.0%。结论西沙必利、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混合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低,可以应用与相关疾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305.
目的观察扇贝多肽(PCF)对紫外线A(UVA)照射后HaCaT角质形成细胞Fas、c-fo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PCF保护UVA致HaCaT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aCaT角质形成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UVA模型组、5.69mmol/LPCF组、2.84mmol/LPCF组、1.42mmol/LPCF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as、c-fos蛋白表达;RT-PCR检测FasmRNA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c-fosmRNA表达。结果 UVA照射后模型组Fas、c-fos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1.42~5.69mmol/L剂量范围内的PCF可抑制UVA引起的HaCaT细胞Fas、c-fosmRNA及蛋白表达(P0.05),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PCF可通过抑制Fas、c-fos表达而抑制UVA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06.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本组男性乳腺异常患者85例,根据肿块的不同大小进行相对应的治疗。结果:58肿块例直径〈3cm的男性乳腺发育症应用对因治疗1个月后肿块全部消失。17例肿块直径在3~6cm者先采用相应治疗后,肿块消失者12例,5例药物治疗效果差者改用手术切除,10例肿块直径〉6cm者,行乳腺切除术治愈。结论: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诊断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治疗应个体化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307.
目的:为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功能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亚型(mGluR7)在大鼠脑和脊髓内的分布.结果:mGluR7阳性浓染的神经元胞体和纤维主要密集分布于Calleja岛、海马、齿状回、内侧缰核、橄榄顶盖前核、上丘带状层、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三叉旁核、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蓝斑、脊髓背角浅层和外侧脊核。呈中等强度染色的神经元胞体和纤维见于嗅结节、前嗅核、梨状皮质、隔伞核、终纹床核、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室旁核、乳头体…  相似文献   
308.
我院于1997年开始采用面模摆位固定技术。应用塑料制品紧贴患者头面部而制成同患者面形的面罩,然后以31mm×35mm×5mm的有机板为后枕,面罩用螺帽固定在有机板上。放射野定位时自带制好的面模在模拟机上定位,放射野确定好后在面罩上划红线,然后刻去划线部分而暴露照射体表部分。定位准确性以摄片留底检查。患者进行照射时,再以治疗机两侧激光来校正摆位准确性。面模摆位的应用改进了过去直接在患者脸上划红线的方法,解除了患者的苦恼;摆位准确,提高放射部位的准确剂量,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照射损伤,也减少了技术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