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9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456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科学   410篇
综合类   842篇
预防医学   395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349篇
  11篇
中国医学   258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克银合剂治疗血热型白疕(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克银合剂治疗,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克银合剂对TNF-α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进行克银合剂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各项指标水平已经接近对照组.结论 克银合剂能改善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对TNF-α异常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不同病灶部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病灶部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特点。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且病变局限于单侧大脑或脑干的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部位分为3组,其中单侧脑干病变29例(纳入单侧脑干组),左侧半球(皮质+白质)病变37例(纳入左侧半球组),右侧半球(皮质+白质)病变26例(纳入右侧半球组)。入院后所有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检查,记录并对比各组患者口腔运送、吞咽启动、残留、渗漏、误吸、咳嗽反射及环咽肌开放等指标结果。 结果 3组患者在口腔运送(χ2=0.712,P=0.918)、吞咽启动(χ2=1.564,P=0.458)、渗漏(χ2=5.615,P=0.060)、咳嗽反射(χ2=5.882,P=0.053)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脑干组在会厌谷、梨状窦残留(χ2=6.508,P=0.011)和误吸(χ2=7.803,P=0.005)方面与左侧半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侧脑干组在环咽肌开放方面与左侧半球组及右侧半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9.555和24.630,均P<0.05)。 结论 单侧脑干较单侧大脑半球卒中更容易发生咽期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残留、误吸及环咽肌开放异常等方面,两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特点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2×2交叉试验设计,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中分别有32例受试者口服厄贝沙坦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15 g。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厄贝沙坦的血药浓度,并用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等效。结果空腹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厄贝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242.4±631.5),(2327.3±821.0)ng·mL^(-1),AUC_(0-t)分别为(9953.2±3339.6),(10218.5±2985.3)h·ng·mL^(-1),AUC_(0-∞)分别为(10201.7±3377.9),(10516.5±2995.6)h·ng·mL^(-1),T_(max)均为1.50 h;t_(1/2)分别为(12.3±5.8),(15.1±10.3)h。餐后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厄贝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691.8±663.7),(2598.8±877.1)ng·mL^(-1),AUC_(0-t)分别为(10129.8±3783.9),(9538.6±3151.8)h·ng·mL^(-1),AUC_(0-∞)分别为(10353.1±3792.3),(9720.1±3162.0)h·ng·mL^(-1),T_(max)均为1.50 h;t_(1/2)分别为(12.5±7.6),(10.3±5.2)h。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完全落在80.00%~125.00%。结论2种厄贝沙坦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 采取前瞻性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探讨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聚谱成像(spectral focused imaging,SFI)及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ariable intelligent staining technology,VIST)对于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5月,采用同一技术方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白光组和新光学染色组,采取序贯检查方式(白光→新光学染色或新光学染色→白光),分别记录两组先行白光或先行新光学染色检查时的内镜诊断结果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判断结果;同时对两组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皱襞肿大、结节性胃炎和弥漫性发红5个方面进行内镜胃癌风险评分。结果 共入组病例合计419例,白光组208例,新光学染色组211例。结合内镜及病理学结果,对胃内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期癌病变,白光组检出率分别为:28.9%、40.4%、64.9%、17.8%、0.5%、0.5%,新光学染色组检出率为:30.8%、42.7%、62.6%、15.2%、2.8%、0.5%,检出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国产内镜诊断各类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胃黏膜萎缩的诊断白光组分别为92.9%、61.3%、74.0%、61.9%、92.7%,新光学染色组(SFI模式)为94.4%、64.5%、77.3%、66.4%、94.0%;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白光组为68.1%、72.6%、69.7%、82.1%、55.2%,新光学染色组(VIST模式)为87.1%、89.9%、88.2%、93.5%、8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 13C?UBT)结果为金标准,对HP感染判断,白光组为90.2%、84.3%、87.4%、86.8%、88.2%,新光学染色组为92.6%、77.1%、85.4%、82.2%、90.1%;胃癌风险评分≥4分的病例,新光学染色组高危病变的占比更高(P<0.05)。结论 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优于白光内镜;以胃癌风险评分为工具进行精查胃镜有助于胃癌前病变的检出;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癌前病变及HP感染诊断效能与进口内镜相近,是发现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开腹进行胆囊切除,观察组患者则在腹腔镜的辅助下进行胆囊的切除,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身体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北京雁栖湖生态示范区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大规模开发生态环境提供本底对照资料。方法 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蚊虫监测采用CO2诱蚊灯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共捕捉鼠类24只,隶属1目1科3属5种,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捕获雌蚊1 483只,平均蚊密度为2.06只/(灯·h),7月为密度高峰期;捕获成蝇2 243只,平均密度为6.23只/笼,夏季达到最高峰,以麻蝇、家蝇、丝头绿蝇为优势蝇种;捕获蜚蠊38只,均为德国小蠊,平均密度为0.01只/(张·夜)。结论 北京雁栖湖生态示范区地区鼠、蚊、蝇和蜚蠊的密度及种类均在正常范围内,甚至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7.
戴淑真  徐冰  姚勤  李超 《山东医药》2003,43(24):53-54
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激活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第 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 -张力蛋白基因(PTEN)是 1997年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 ,它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部分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组织中 PTEN基因的突变进行了检测 ,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子宫内膜癌患者 5 2例 ,平均年龄 5 2 .5 (2 5~ 72 )岁 ,宫颈癌患者 36例 ,平均年龄 5 0 .5 (30~ 6 9)岁 ,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及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按 1988年国际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慢性肝炎医用三氧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血流、肝功能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30例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用医用三氧治疗,每周三次,每次抽患者自体静脉血200ml然后与100ml一定浓度的三氧混合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医用三氧的浓度由20μg/ml逐渐增到40μg/ml.治疗前后用多普勒B超测定肝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每周观察肝功能、体液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 治疗后用B超测肝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明显升高;症状和肝功能明显改善,免疫功能增强.结论 医用三氧治疗慢性肝炎,可增加门静脉右支血流量,血与肝脏间氧交换增加,有效地减轻肝细胞和毛细胆管淤胆及肝组织学的损伤,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寻找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高亲和力白细胞介素(IL)-8受体A(CXCR-1)基因与AS发病相关的遗传和免疫分子基础.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分析方法,分析和寻找ASCXCR-1的外显子、交界区与启动子序列中结构特点、可能与疾病相关的突变点,并对突变所致的氨基酸改变的疏水性、保守性和进化距离进行分析.结果 在AS-家系的6例AS患者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未知突变"Arg192Gly",第192位氨基酸在物种间高度保守,精氨酸和甘氨酸的疏水性和进化距离均有差异.结论 AS患者CXCR-1(Arg192Gly)突变可能参与AS遗传和免疫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