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57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168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595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46篇
  8篇
中国医学   259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种六种中草药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药物二倍稀释法与菌落计数法联合法测定六种中草药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鱼腥草素钠、松罗酸、大黄素、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在本试验所设浓度范围内不抑制大肠埃希杆菌;硫酸氢黄连素对大肠埃希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穿心莲内酯在本实验范围内对大肠埃希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结论此六种中草药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大肠埃希杆菌。  相似文献   
42.
亚临床期关节病型银屑病是指任何有影像学上的滑膜-起止点炎症病变但并不满足CASPAR分类标准的银屑病患者,早期识别这类群体并及时作出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亚临床期关节病型银屑病相关概念的产生、影像学特点及系统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
白念珠菌与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与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直接作用的形态学、生物学反应及其分子机理。方法 (1)将白念珠菌孢子(或煮沸灭活的白念珠菌孢子,直径3.2μm的乳胶颗粒)加入角质形成细胞培养系统中定时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2)用荧光法和计数法测定白念珠菌等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的影响;(3)用ELISA法测定白念珠菌或乳胶颗粒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上清液和角质形成细胞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1)发现与角质形成细胞粘附的白念珠菌随时间经过而增加。灭活的白念珠菌几乎不发生粘附,乳胶颗粒与角质形成细胞粘附后被吞噬,角质形成细胞伸出很多纤维样结构与菌体或乳胶颗粒粘附;92)白念珠菌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液在50%浓度下可显著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灭活的白念珠菌或乳胶颗粒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液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白介素1α在白念珠菌或乳胶颗粒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液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白介素1α在白念珠菌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上清液中增高,但细胞内液中下降,转化生长因子-α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上清液及细胞内液中水平均增高。结论 角质形成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吞噬功能,白念珠菌与角质形成细胞作用可刺激角质形成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44.
组织样麻风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1例组织样麻风瘤。患者男性,41岁,面部、躯干、四肢红斑、结节,自觉微痒,无明显浅感觉障碍及神经干肿大。病理检查示梭形、多角形组织细胞,部分胞质泡沫化,抗酸染色可见大量麻风杆菌。  相似文献   
45.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高等院校对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始终把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且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创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较广,研究生更容易实现创新创业,但研究生的基本素质不强...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9例PCI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在 PCI 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结果 PCI术后6个月,观察组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好者占97.1%,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PCI术后12个月,观察组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好者占96.9%,对照组为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尤靖安治疗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更好为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把498例HPV高危型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尤靖安进行治疗;对照组不治疗进行随访复查,对复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68%,χ2=4.77,0.01<<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靖安治疗高危型HPV感染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积极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喷昔洛韦粉针剂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皮损及后遗神经痛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阳性对照药国产注射用阿昔洛韦粉针剂比较。方法:选择2002-07/2003-06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48例。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对4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注射用喷昔洛韦粉针剂组24例(0.25g/次,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和国产注射用阿昔洛韦粉针剂组24例(0.5g/次,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进行治疗和比较,共用药7d,随访3周。疗效标准:①基本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症状消失,改善率≥90%。②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率≥60%,<90%。③好转:症状和体征改善率≥20%,<60%。④无效:症状和体征改善率<20%。有效率=(显效例数+基本痊愈例数)/全部病例数×100%。结果:共有47例完成了试验,其中喷昔洛韦组23例,1例不符合纳入标准。阿昔洛韦组24例。①随访28d,喷昔洛韦组水疱停止出现时间,水疱消退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全部脱痂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与阿昔洛韦组较接近(P>0.05)。②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喷昔洛韦组为13%(3/23),阿昔洛韦组为8.33%(2/24),(P>0.05)。③客观指标(丘疹、水疱、血疱、糜烂、结痂)疗效:治疗7d时总有效率喷昔洛韦组与阿昔洛韦组分别为91%(21/23)和96%(23/24),治疗14d和28d时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主观指标(疼痛)疗效:治疗7d时总有效率喷昔洛韦组与阿昔洛韦组分别为78%(18/23)和83%(20/24),14d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7%(20/23)和96%(23/24),28d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6%(22/23)和100%(24/24)。两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有效率比较,P>0.05。④药物用量:喷昔洛韦组用量0.25g/d,阿昔洛韦组0.5g/d,前者的每日用量明显减少。⑤安全性评估:阿昔洛韦组2例用药后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与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事件,表现为头晕。喷昔洛韦组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注射用喷昔洛韦粉针剂和注射用阿昔洛韦粉针剂治疗带状疱疹均能有效地控制皮损和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但喷昔洛韦组用量较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V1)-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JAK1STAT3信号在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方酸二丁酯(dibutyl cubic acid,SADBE)诱导小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模型,分为正常组、SADBE组和TRPV1敲除组。检测小鼠皮肤厚度、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免疫荧光和FISH染色检测抗体角蛋白(KRT14)、TRPV1和GRPR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小鼠划痕数的相关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ACD模型小鼠脊髓中TRPV1-GRPR-JAK1STAT3信号的表达。结果 :SADBE诱导的小鼠ACD模型中,在第3―7天引起了长时间的皮肤瘙痒。小鼠血清IgE水平升高,脾脏重量增加,表皮增厚;小...  相似文献   
50.
目的设计siRNA并检测其对HBV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BV基因组设计siRNA基因序列,化学修饰合成3种Stealth siRNA,转染带有HBV的2.2.15细胞,ELISA法检测其对HBV复制和表达的影响。结果3种Stealth siRNA对HBV的复制和表达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72h后就可检测出抑制,其中siRNA508效果最显著。结论合成的Stealth siRNA可以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有望成为控制HBV感染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