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体外培养猪胸主动脉内皮细胞,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单核细胞体外粘附反应的影响,同时观察氧化型低密庆脂蛋白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颗粒膜蛋白-140及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的影响。结果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0、50、100和200mg/L)增加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粘附率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以100mg/L作用最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与内皮细胞孵育0.5h,粘附率上升但无显著性,1h后显著升高,3h达高峰,48h回复接近正常水平。同时发现10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使内皮细胞表面颗粒膜蛋白-140含量从92.8±47.6上升到293.0±140.7μg/L(P<0.05),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量从84.6±18.7降低到6.0±3.1ng/L(P<0.01).结果表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显著促进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其作用机制可能同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颗粒膜蛋白-140增加有关。关键词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关节损伤和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RA患者109例及健康志愿者23例,搜集患者所有临床信息,并检测血清MMP3、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含量.结果 RA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和MMP3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活动期RA的血清RF和MMP3含量显著高于稳定期RA(P <0.05).随着RA患者骨关节损伤逐渐加重,血清CRP、抗CCP抗体与MMP3的表达都逐渐增高,但仅MMP3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患者的血清MMP3与CRP、RF有较强的正相关,并与关节损伤程度呈正相关.TNF拮抗剂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后,RA患者DAS28评分、血清CRP、抗CCP抗体和MMP3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MMP3降低幅度最为明显.结论 血清MMP3用于评估RA患者骨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传统的、常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研究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31144份临床送检的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144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到1653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3%。分离得到的165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检出972株(检出率58.8%);革兰阳性菌检出469株(检出率28.4%);真菌检出212株(检出率12.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5%及41.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8.5%及77.2%。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两者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5%~4.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情况复杂,定期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开展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探讨此活动对于高血压病人规范化管理的影响及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培训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的社区医生与护士,设计调查问卷、制定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计划,组织辖区内120名高血压患者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并将活动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并发症的出现率、健康生活方式的掌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名高血压患者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对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规律服药与合理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掌握等有明显提高.结论:在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可以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互相支持与帮助,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医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1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组,再选取同时期入院的健康新生儿240名作为健康组。对影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将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窘迫综合征组中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的患儿占比均高于健康组,且呼吸窘迫综合征组的患儿孕龄短于健康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孕龄短均为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OR=1.575、4.100、2.441、4.028、2.422,均P<0.05)。结论: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孕龄短均为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和有效防治,避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获得最佳的母婴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宫颈C1NⅡ~Ⅲ级LEEP刀后创面分别应用α-2b凝胶与生物蛋白海绵(创必复)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常规LEEP刀术后于创面贴上创必复,对照组常规LEEP刀术后于创面应用a-2b凝胶,分别于术后6、8、12周观察2组患者宫颈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宫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后应用α-一2b凝胶与创必复,宫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创面肉芽增生等并发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应用α-2b凝胶较繁琐,时间长,而创必复术后一次性应用,相对较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2014年8月3日16∶30,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此次地震震级比较高,灾区人口比较稠密,震区处于高山峡谷地貌,8月份又是多雨季节,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滚石以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严重。我院奉命于8月3日晚紧急出动,进行抗震救灾行动,现将本次抗震救灾中药品保障工作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抗CCP抗体、AKA及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82例血清(RA75例、其它风湿性疾病87例以及正常人血清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AKA以及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三者对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抗CCP抗体与其它两种抗体的相关性。结果三种抗体单独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分别是:抗CCP抗体为65.3%、94.4%和82.4%,AKA为38.7%、92.5%和70.3%,RF为70.7%、76.6%和74.2%;联合检测两种抗体及三种抗体同时检测,则分别是抗AKA+RF为33.3%、100%和72.5%,抗CCP+RF为57.3%、98.1%和81.3%,三者联合为30.7%、100%和71.4%。抗CCP与RF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高于其它检测指标(P〈0.05);三个抗体间具有相关性。抗CCP抗体浓度在RA组(228.2U/mL)与非RA疾病组(19.4U/mL)和健康对照组(11.2U/m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关节侵蚀组(162.7U/mL)高于无/轻微关节侵蚀RA组(46.1U/mL)(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联合检测抗CCP与RF可进一步提高对RA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在恶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和良性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患者血清中,IL-6/IL-6R对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恶性浆细胞瘤患者共37例,SLE患者33例,健康体检者33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成分及轻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6R的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浆细胞瘤患者37例,免疫球蛋白呈恶性单克隆增殖,其中多发性骨髓瘤27例(IgG型19例、IgA型8例),巨球蛋白血症2例,轻链病8例,其血清中IL-6和IL-6R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LE患者33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呈良性多克隆增殖,其血清中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恶性单克隆增殖病患者血清中的IL-6和IL-6R水平又显著高于良性多克隆增殖病患者(P<0.05)。结论:IL-6刺激骨髓瘤细胞分泌异常免疫球蛋白及片段,参与了体液免疫调节,而在SLE患者组,Th1,Th2细胞功能偏移,以Th2细胞亢进为主,产生大量IL-6,它介导免疫调节反应,致B淋巴细胞活跃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IL-6/IL-6R水平的检测对于临床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如能设法阻断其作用途径,将为临床治疗提供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