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CD4+CD25high调节(抑制)性T细胞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初诊小细胞肺癌患者,18例CE及CAP方案交替化疗后完全缓解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highT细胞,计算它们占CD4+T细胞的比率.结果初诊小细胞肺癌患者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6.69±2.32)%,高于健康对照组(4.13±1.25)%(P<0.01);经化疗后完全缓解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与初诊时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增高,它们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全球病人援助项目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Ⅰ期计划41例,Ⅰ期扩大计划17例,预Ⅱ期及共助计划26例,从确诊到格列卫治疗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8(7~123)个月、2(0.5~39)个月、2(0.5~49)个月.格列卫初始剂量: 慢性期(CP)为400 mg/d,加速期(AP)和急变期(BC)为400 mg/d或600 mg/d、800 mg/d持续口服.结果 Ⅰ期计划:5例得到救助时已死亡(未用格列卫治疗).12例死亡,格列卫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 7(1~20)个月.现生存24例.Ⅰ期扩大计划患者存活情况:1例急变期,一直未达CHR生存28个月死亡.其余均健康存活,中位生存时间37(30~97)个月.2009年之前获得预Ⅱ期及共助计划现存活22例,中位生存期> 19(9~4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眼睑水肿37.6%,中性粒细胞减少28.4%,血小板减少15.8%,贫血12.8%.结论 ①格列卫对CML-CP具有较好的血液学和遗传学疗效.②格列卫宜尽早、标准剂量治疗.③格列卫也可对AP患者有较高有效率,但疗效不持久,生存期可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剂量依托泊苷(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动员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30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VP16 1.2 g/m2分3 d静脉滴注,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给予G-CSF每天5 μg/kg,分2次,皮下注射,直至采集结束。结果 VP16应用后12 d(10~15 d)开始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获得单个核细胞(MNC)7.8×108/kg[(5.2~11.3)×108/kg],CD+34细胞7.2×106/kg [(5.3~13.1)×106/kg]。18例患者采集1次,13例采集2次。所有患者移植后均恢复造血,外周血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2 d(9~18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4 d(10~21 d)。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剂量VP16和G-CSF 动员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干/祖细胞有效、安全,可获得满意的动员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Hyper-CVAD方案对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LBL患者40例,其中20例接受Hyper-CVAD/MA方案交替治疗8个疗程;另20例予常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包括VDCLP、CAT、HD-MTX、EA等方案交替治疗,后予维持治疗。结果 Hyper-CVAD方案组:诱导化疗结束后CR18例(90 %),PR2例(10 %),总有效率100 %,3年无病生存率(DFS)55 %,总体生存率(OS)66 %。常规急淋方案组:诱导化疗结束后CR17例(85 %)PR1例(5 %),PD2例(10 %),总有效率90 %,3年DFS 35 %,OS 52 %。两组患者在诱导期的CR率和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DFS和3年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yper-CVAD方案可以提高LBL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可作为LBL一线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静脉闭塞症(HVOD)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15例患者从预处理开始的体重、腹痛并肝大、腹水、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结果。结果:仅2例发生HVOD。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有效地预防HVO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24例成人获得性嗜血细胞综合症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了解肝功能损害的特点,以及肝功能损害与获得性HPS病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获得性HPS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特点为乳酸脱氢酶(LDH)及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黄疸。肿瘤继发HPS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高于非肿瘤继发HPS组(P〈0.05)。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增高、白蛋白(ALB)降低提示预后不良(P〈0.05)。24例患者中12周内共死亡15例,占62.50%。结论肝功能损害是获得性HPS常见的器官功能损害,其肝功能损害程度可能与获得性HPS的病因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膀胱ALK阴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膀胱ALK-ALCL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反复肉眼血尿,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膀胱多发肿块,膀胱外无明显病灶,后经膀胱肿物活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ALK-ALCL.化疗及局部放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维持无事件生存持续至今.结论原发膀胱ALK-ALCL临床罕见,发病率低,患者病变首发并局限于膀胱,放化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血症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oma)中的发生率及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受M蛋白检测的16例住院MALTom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MALToma患者中,6例初诊时合并M蛋白血症.其中4例为男性,中位年龄56岁(25~82岁),肿瘤原发部位多为胃肠道(4例),临床分期多为Ⅰ~Ⅱ期(4例),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多为0~2分(5例).6例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中有4例分泌单克隆性IgM(3例为κ轻链,1例为λ轻链),2例分泌单克隆性IgG(均为κ轻链).6例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中有4例伴有浆细胞分化(PCD),10例未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有1例伴有PCD(P=0.036).此外,3例合并M蛋白血症的患者在获得疾病缓解的同时M蛋白水平均较初诊时明显下降,其中2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M蛋白血症可能在MALToma患者中较常见,可能与伴有PCD有关,且M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与临床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D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例复发难治性NHL患者接受L-Asp联合DICE方案治疗,每位患者计划接受2~6个周期化疗。结果 在所有可评估的31例患者中,11例(35.5 %)完全缓解(CR),14例(45.2 %)部分缓解(PR),2例稳定,总有效(CR+PR)率为80.7 %。有效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2~30个月)。全组患者预计1年生存率为43.3 %,2年生存率为32.5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变态反应和水肿。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L-Asp联合D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NHL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