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93篇 |
免费 | 376篇 |
国内免费 | 2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篇 |
儿科学 | 60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395篇 |
口腔科学 | 68篇 |
临床医学 | 938篇 |
内科学 | 421篇 |
皮肤病学 | 47篇 |
神经病学 | 238篇 |
特种医学 | 28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815篇 |
综合类 | 1610篇 |
预防医学 | 920篇 |
眼科学 | 82篇 |
药学 | 666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488篇 |
肿瘤学 | 3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83篇 |
2022年 | 247篇 |
2021年 | 273篇 |
2020年 | 197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214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163篇 |
2015年 | 179篇 |
2014年 | 315篇 |
2013年 | 398篇 |
2012年 | 473篇 |
2011年 | 438篇 |
2010年 | 440篇 |
2009年 | 452篇 |
2008年 | 392篇 |
2007年 | 407篇 |
2006年 | 316篇 |
2005年 | 328篇 |
2004年 | 288篇 |
2003年 | 223篇 |
2002年 | 211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我院自1986年以来,再植18例27个末节断指,成功16例24指。经半年至2年随访,功能恢复良好。 本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3~53岁。切割伤13例,电锯伤2例,挤压伤3例。伤后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系统评价进展期胃癌合并胆石类疾病患者行胃癌联合胆囊切除与单纯胃癌根治两种手术类型的安全性并进行评估。方法 以胆囊结石、胃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胃癌联合胆囊切除术、Prophylactic cholecystectomy、Gastric cancer、Gastrectomy Gallbladder stones、The same period surgical、Randomized trial等为关键词检索Cochrance Library、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日期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12月。最终纳入胃癌联合胆囊切除与单纯胃癌根治两种手术类型安全性对比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用Reviman 5.1.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或比值比(Odds ratio,OR)分析统计,计量资料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或者标准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分析统计。采用I2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其中胃癌联合胆囊切除组446例,单纯胃癌根治组11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胃癌根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天引流量、术后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1.63,MD=-19.90,95%CI:0.82~1.63,-102.60~62.80,0.54~4.91,P>0.05)。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6.6%,0.29%,95%95%CI:27.69~65.50,0.19~0.39,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合并胆石类疾病患者行胃癌联合胆囊结石切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框架,从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快速筛选出可能发展为心房颤动(房颤)的高危患者,并将风险预测的相关信息提供给临床医生作为临床指导,以便及时做出治疗决策。方法 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其分院的1 740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31例(47.76%)、女909例(52.24%),平均年龄54岁。基于以上数据,建立经典的logistic回归、3种标准机器学习模型和3种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用于房颤的风险预测和特征分析。将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与经典logistic回归进行比较,选择了两种最佳模型,应用SHAP(Sharpley Addictive Explanation)算法,提供群体和单体层面上的可解释性。此外,我们还提供了特征分析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Stack模型在所有模型中表现最好(房颤检出率85.6%,F1分数0.753),而XGBoost在标准机器学习模型中表现优异(房颤检出率71.9%,F1分数0.732),且两种模型的表现都明显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房颤检出率65.2%,F1分数0.689)。SHAP算法显示,左心房内径、二尖瓣E峰流速、右心... 相似文献
56.
目的:经皮超声引导下切割针活检(ultrasound guided trucut needle biopsy,US-TNB)是一种用来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方法.然而,哪种切割针用于穿刺效果更优越,既往鲜有研究报道,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18/20G切割针用于胰腺占位性病变穿刺诊断的效果.方法:共纳入2009年1月至20...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对肌源性干细胞(MDSCs)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小鼠MDSCs,利用40μg/L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MDSCs凋亡,100 μmol/L ATP抑制细胞凋亡.经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的凋亡率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 Caspase) -3/8的表达.结果 TNF-α诱导后,脱壁细胞明显增多,MDSCs的凋亡率由5.17%升至31.58%,增加了5倍,Caspase-3染色阳性细胞率由5.01%增至19.25%,Caspase-8染色阳性细胞率由2.97%增至8.58%.ATP作用后,MDSCs的凋亡率降至12.06%,减少了2/3,Caspase-3染色阳性细胞率降至9.86%,Caspase-8染色阳性细胞率降至6.96%,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ATP能抑制MDSCs表达Caspase-3/8,减轻TNF-α诱导的MDSCs凋亡. 相似文献
59.
3种不同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对大鼠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复苏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分子量的6%羟乙基淀粉(HES)/0.9%氯化钠(NaCl)溶液对大鼠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早期低压复苏效果.方法 采用脾脏损伤 切断脾动脉的一分支造成大鼠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3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止血前输注液体的不同分为4组:Ⅰ组,不复苏(no resuscitation,NR)组;Ⅱ组,HES40组;Ⅲ组,HES130组;Ⅳ组,HES200组.伤后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mmHg时各组分别用3种不同的6%HES/0.9%Nacl溶液开始进行低压复苏,使MAP维持在50mmHg,持续1小时(低压期),Ⅰ组此期不输注任何液体.然后结扎脾动脉止血,各组均以林格氏液加肝素化的供体大鼠全血进行充分液体复苏2小时.观察血流动力学、出血量、血细胞比容(Hct)、止血前期和止血后期的输液量、存活时间.结果 与Ⅰ组比较,早期低压复苏虽然增加了出血量,却显著延长了存活时间,其中Ⅲ、Ⅳ组存活时间比Ⅱ组显著延长,且止血前和止血后输液量显著少于Ⅱ组,而Hct显著高于Ⅱ组,其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显著强于Ⅱ组.结论 用HES进行低压复苏,较之不复苏延长了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不同分子量的HES复苏效果不同,HES130和HES200的复苏效果优于HES40. 相似文献
60.
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高龄急性胆囊炎7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术对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2003—08~2006—08我科以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的78例高龄(≥70岁)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入院前合并各种疾病者72例(92.3%)。结果:78例全部成功施行穿刺造瘘(100%),无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74例治愈出院(94.9%),4例(5.1%)死亡,出院51例(65.4%)3个月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恢复好。结论: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可迅速缓解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危急症状,避免急诊开腹手术带来的风险,具有微创、方便、安全等优势,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