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142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51篇
  2篇
中国医学   17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7岁。主因左足跟丘疹伴疼痛、渗出8个月,左踩部肿胀、结节伴疼痛、渗出1个月,于2012年10月就诊于我科。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化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行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病症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咳嗽、气喘缓解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咯痰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能切实改善患者病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重组人IL-10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3例分成对照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和治疗组(重组人IL-10经肠道局部给药),均以2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有效率为86.4%。结论用重组人IL-10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简便易行,且不良反应少,并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改进替韦立马的合成工艺,制备替韦立马新晶型。方法:以对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肼解反应制得重要中间体对三氟甲基苯甲酰肼(6);6与中间体4,4a,5,5a,6,6a-六氢-4,6-亚乙烯基-1H环丙[f]异苯并呋喃-1,3(3aH)-二酮(4)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替韦立马粗品,以90%乙醇溶液结晶制得晶体。结果与结论:反应条件优化后,总收率提高到61%,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所得替韦立马晶体为单斜晶系,含1个结晶水。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观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系统性硬化病(SS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SSc患者48例(观察组)及同期非SSc的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总维生素D、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水平。结果观察组三种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总维生素D及维生素D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清维生素D维持在较高浓度,可预防SSc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联合在线血容量监测(BV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量负荷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MHD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率(PIBWG)为标准评估容量负荷,检测患者透析前和透析2、4 h时的血浆NT-proBNP水平,应用BVM系统监测在线相对血容量(RBV)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浆NT-proBNP、RBV水平与PIBWG、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相关性,并观察透析并发症(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140例患者平均PIBWG为(4.33±1.26)%,按照PIBWG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容量组(PIBWG 4.33%,50例)与高容量组(PIBWG≥4.33%,90例)。高容量组透析2、4 h时的血浆NT-proBNP、RBV水平高于低容量组,变化差值小于低容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IBWG、LVEDV分别与血浆NT-proBNP、RBV的变化差值呈正相关(P 0.05或P 0.01)。高容量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低容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联合BVM可用于MHD患者容量负荷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评估,与PIBWG、LVEDV水平有较好的一致性。分析血浆NT-proBNP或RBV水平透析2、4 h时与透析前的变化差值,可为准确评估透析效率和安全性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对人白蛋白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HK-2细胞,随机分为6组:A组,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物);B组,单纯EPA组(加入30 μmol/L EPA);C组,血白蛋白(albumin,Alb)诱导组(加入5 mg/ml Alb);D组,低剂量EPA干预组(5mg/ml Alb+ 10 μmol/L EPA);E组,中剂量EPA干预组(5mg/ml Alb+ 30 μmol/L EPA);F组,高剂量EPA干预组(5 mg/ml Alb+ 50μmol/L EPA).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水平;采用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mRNA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GF-β1mRNA、α-SMA、FN、E-cadherin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TGF-β1 mRNA、α-SMA、FN较其他各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E组、F组TGF-β1 mRNA、α-SMA、FN表达逐渐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的表达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EPA可显著抑制Alb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E-cadherin、α-SMA,同时下调上清液中FN水平,且其抑制作用的强弱与EPA浓度密切相关.EPA还明显下调了Alb刺激后TGF-β1的表达.结论 一定浓度的人白蛋白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发生转分化;EPA可一定程度上抑制白蛋白诱导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指标变化以及颈动脉内膜的超声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符合纳入标准的人群1152名,分为正常血压组(301名),高血压前期组(378例),高血压组(473例)。所有入选者均接受基本资料调查、血生化检验,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入选人群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描述其斑块回声影像。结果3组人群中年龄、性别、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χ^2值分别为21.54、62.228、36.2634、1846.131、415.82、3.123、43.539、17.757,P均〈0.05);3组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125,P〈0.001),高血压前期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31.2%与23.3%,P〈0.001],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高血压前期组[(68.9%与31.2%,P〈0.001];3组人群粥样硬化斑块声像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67,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男性、高龄、腹型肥胖、血脂异常和收缩压升高有关(P均〈0.05)。结论高血压前期即存在相关危险因素水平的升高,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总结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心脏手术患者300例,以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例。骨蜡组以骨蜡完成胸骨断面止血;斯泰可组和明胶海绵组钝性去除填塞于胸骨骨髓腔中的骨蜡,代之以剪裁成适合宽度的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或明胶海绵填充后关闭胸骨。分析比较三组术后24h纵膈引流量,术后胸骨哆开情况,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情况,二次开胸止血以及骨蜡排异情况。结果:三组引流量斯泰可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153.5±50.5)vs.(250.5±102.5)vs.(332.5±105.5)mL,P0.05];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胸骨哆开、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二次开胸止血以及骨蜡排异例数,斯泰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斯泰可(stypro)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术中胸骨断面止血效果明确,应用简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