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 1989年 Ferrara等在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来的蛋白质 [1 ] ,是内皮细胞特异性促有丝分裂原 ,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增加微血管通透性、诱导血管生成等多种功能 [2 ]。其强大的促进新血管形成的作用使其在梗塞性血管病的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 ,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就 VEGF的结构特点、受体、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VEGF的结构特征VEGF是一种分子量为 34~ 42 KD的二硫键连接的糖蛋白二聚…  相似文献   
32.
一氧化氮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效应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对兔离体主动脉内细胞增殖的影响 ,了解一氧化氮 (NO)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 VEGF的作用机制。方法 先进行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然后行传代培养。在第 3~ 5代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 VEGF培养 4 8h,测定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吸收光密度 (OD)值来观察其增殖程度。并应用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抑制剂 N-硝基 - L -精氨酸甲酯 (L - NAME)后观察内皮细胞 OD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VEGF可使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 OD值的升高 ,并呈剂量依赖性 (r=0 .972 7;P<0 .0 1) ,L - NAME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其效应 (P<0 .0 1)。结论  NO在 VEGF促 VEC增殖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分泌效应中所起的作用,了解VEGF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成对照组、VEGF处理组和VEGF+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组,采用四氮唑盐WST-1比色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吸光值及内皮素-1和Ⅷ因子辅因子水平。结果:VEGF处理组吸光值明显高于VEGF+ L-NAME处理组,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VEGF处理组内皮素-1和Ⅷ因子辅因子水平明显低于VEGF+L-NAME处理组,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提示VEGF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1和Ⅷ因子辅因子,而L-NAME能部分拮抗VEGF的上述作用。结论:一氧化氮在VEGF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抑制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 -1和Ⅷ因子辅因子中起中介作用,VEGF可能部分通过一氧化氮起作用,一氧化氮是VEGF作用机制中的一个重要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探讨肝外伤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病因、就诊时间、手术时间、诊断、伤情分级、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病死率作了统计和分析。结果:46例闭合伤为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22例开放伤主要是刀械和枪弹所致损伤至就诊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12小时,平均4小时,65例行腹腔穿刺,62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为95.38%,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2.5小时,肝外伤Ⅰ、Ⅱ、Ⅲ级所占比例为6/68、23  相似文献   
35.
36.
病例资料 患者,男,64岁.以“右上腹不适及发现黄疸半年”为主诉入院。B超发现胆囊结石。术中大体病理诊断为胆囊癌.肿瘤切除困难.探查后关闭腹腔.未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榆查。术后症状加重.大便逐渐变为白陶土色。SCT提示  相似文献   
37.
阻塞性黄疸 (obstructivejaundice)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肝胆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狭窄或闭塞所致的一组常见疾病。由于病灶小 ,位置深 ,起病隐匿 ,缺乏特异性症状 ,患者以阻塞性黄疸就诊时已达晚期 ,手术难以切除 ,无法取得病理诊断 ,单凭影像学难以作出正确的病因和病理诊断[1]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从 2 0世纪 70年代初期开始即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阻塞性黄疸的大体定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但定性诊断价值有限 ,难以反映阻塞性黄疸真实的组织病理学。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在超声 (US)、CT导向下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活检 (FNAB) ,使该病的病理诊断阳性率得以提高 ,但并不尽如人意 ,PTC下胆管活检才使该病病理诊断实现了质的飞跃 ,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临床的难题。现扼要综述关于阻塞性黄疸病理学诊断技术发展及其研究进展情况。1 阻塞性黄疸病因阻塞性黄疸是由肝内外胆管狭窄或闭塞所致的一组常见疾病 ,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征象。引起阻塞性黄疸的病因很多 ,有良恶性之分 ,病因良性者主要有胆管结石、胆管寄生虫症、胆管憩室、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慢性胆管炎、急...  相似文献   
38.
39.
口蹄疫病毒实时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TaqMan技术建立了一种实时RT-PCR的方法,用于检测口蹄疫病毒,并优选出最佳检测样品。方法设计合成一套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实时RT-PCR的方法,以扩增口蹄疫病毒的3D基因,并用该法检测患病仔猪的气管、前肢肌肉、皮肤、舌、颈浅淋巴结、脾脏、喉头、食管、腹股沟淋巴结、肺脏、扁桃体、肝脏、肾脏、胸肌、心脏、鼻黏膜、后肢肌肉、脑、骨髓、软腭和血清等样品。结果(1)该方法检测FMDV下限为0.01TCID50其敏感性比普通RT-PCR高100倍,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2)FMDV感染仔猪血清、淋巴结、扁桃体和肝脏中病毒含量较高是检测口蹄疫病毒很好的样品。结论建立了一种实时RT-PCR检测口蹄疫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考察红花口服液(HOL)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药效作用特点并探究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脊神经结扎(SNL)大鼠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OL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mL·kg-1·d-1)及阳性药普瑞巴林组(25 mg·kg-1·d-1),每组6只。在脊神经结扎手术恢复3 d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并采集样本。期间检测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和冷痛阈值,考察HOL的镇痛作用特点。将假手术组、模型组、HOL高剂量组的海马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取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进而,选择与NP密切相关的靶标进行验证,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寻找HOL关键活性成分与靶标分子的具体结合位点。此外,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评价HOL对NP大鼠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及冷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HOL组可有效升高其机械痛阈值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