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pathy,HCM)是最常见的心脏遗传性疾病,因其高致死率而备受关注。该疾病的心肌纤维化在病理、临床进展和影像学上有着独特性。多项研究显示HCM患者的不良预后与左心室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LGE?CMR)是评估HCM患者左心室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有效运用LGE?CMR定量评估HCM患者纤维化程度有望成为HCM诊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3.
Ebstein畸形常合并有房室旁路并引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于三尖瓣瓣叶下移,三尖瓣瓣环变异增加了射频消融房室旁路的难度.本文报道用射频电流对Ebstein畸形的房室旁路消融成功一例.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联合双源CT(DSCT)在经皮左心耳封堵(PCLAA)术及其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PCLAA术的患者17例。术前运用RT3D-TEE和DSCT分别观察左心耳(LAA)的立体结构与整体形态,测量锚定区直径。术后12个月复查,评价封堵疗效。结果17例患者成功进行LAmbreTM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术前RT3D-TEE显示LAA锚定区直径为(21.36±3.88)mm。DSCT将LAA整体形态分为四型:菜花型7例、风向标型5例、仙人掌型2例和鸡翅型3例。DSCT显示LAA锚定区直径为(25.97±3.96)mm。术后12个月复查发现所有患者封堵器形态良好,位置固定,心功能良好。2例患者封堵器边缘仍有少量残余分流。RT3D-TEE、DSCT显示LAA锚定区直径与造影所测值的相关性分别为(r=0.77,P=0.0003和r=0.63,P=0.0068)。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LAA锚定区直径的RT3D-TEE和造影所测值中,有15个数据点[88.24%(15/17)]在一致性界限(-16.4、22.2)以内。结论RT3D-TEE联合DSCT在PCLAA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种方法显示LAA锚定区直径与造影所测值相关。RT3DTEE与造影显示LAA锚定区直径的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在单次手术中进行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一站式治疗的可行性和围术期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症状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单次手术中进行房颤消融和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的一站式治疗。评估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成功率和围术期严重不良事件。结果共纳入358例房颤患者,男性189例(52.8%),年龄(69.0±8.0)岁,其中阵发性房颤162例(45.3%),持续或长程持续性房颤196例(54.7%),CHA2DS2-VASc评分(3.2±1.5)分,HAS-BLED评分(2.4±1.1)分。其中350例(97.8%)为先消融后封堵,8例(2.2%)为先封堵后消融;射频消融353例(98.6%),冷冻消融5例(1.4%)。所有患者成功完成肺静脉隔离,其中180例(50.3%)患者附加线性消融和/或基质改良。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置入成功率为100%(358/358)。围术期严重不良事件共14例(3.9%)。其中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12例(3.4%),包括6例(1.7%)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对患者近、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AMI患者297例,分为房颤/房扑动组(33例)和无房颤/房扑组(264例).比较两组30 d及6个月内病死率、Killip分级、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多普勒心脏超声测定患者AMI后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房颤/房扑组与无房颤/房扑组比较:年龄大、CPK峰值高、心源性休克率高、既往发生过心肌梗死者比例高、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I级比例低,多支血管病变率高,LVEF<40%比例高(P<0.05);与无房颤/房扑组比较,房颤/房扑组30 d内及6个月病死率、心源性休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缺血率、再梗死率明显增高(P<0.05);二组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并发房颤/房扑的患者其近中期病死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