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3H]TdR掺入试验方法,观察不同浓度Leptin的单独作用及其与PHA的协同作用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Leptin的单独作用对人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均无刺激增殖作用,但可协同PHA的刺激增殖作用,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瘦素可协同PHA刺激人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SV-1在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及钙离子螯合剂对HSV-1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HSV-1感染Hela细胞后,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凋亡情况。用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游离Ca^2 ,在不同时间观察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的变化。结果:HSV-1感染Hela细胞后,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在HSV-1感染Hela细胞后12h达高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出现在HSV-1感染Hela细胞后24h。细胞内Ca^2 螯合剂能显著抑制HSV-1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结论:细胞内游离Ca^2 在HSV-1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实验结果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精制特异性变应原的制备、抗组胺药、皮质激素药和B2兴奋剂的合成及应用,使Ⅰ型超敏反应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并没有得到扼制。祖国传统医药在防治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中药息敏饮是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而配制的验方,由白藓皮、蛇床子、地肤子、土茯苓、苦参、丹皮、生地、蝉蜕、芥穗、甘草、黄芪、赤芍及山楂等组成。  相似文献   
14.
LAK细胞的抗肿瘤抗转移作用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患者自身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LAK前体细胞的来源。为了诱导出足够数量的具有LAK活性的细胞,需要反复分离外周血。这会使机体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感染等副作用。在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常将肿瘤引流区淋巴结和原发肿块一起切除。清除的淋巴结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若能使这些细胞获得LAK样活性并用于自体回输,不但可以增加LAK细胞的来源、防止由于反复分离外周血所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几种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和方法 为研究细胞因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及多发性硬化 (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用 CTL L细胞株滴定法检测了 EAE动物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 2 (IL- 2 )的生物学活性 ,用EL ISA分别检测了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及干扰素 -γ(IFN-γ)水平。结果  EAE组 IL - 2活性及 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为 P<0 .0 5) ,而其 IL- 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IL- 2、IFN- γ等细胞因子参与了 EAE的发病 ,并对 IL- 4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CD3AK细胞杀伤人肺腺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CD3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效应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具有广谱、较高的杀伤活性及低IL-2依赖性的特点,因而受到重视。关于其杀伤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无明确报道。本研究把体外培养中贴壁状态的人肺腺癌细胞与用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人外周血来源的CD3AK细胞共同培养,电镜下观察了两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和靶细胞被杀伤的过程.藉此对CD3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将人IL-13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观察其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P815是强致癌性的DBA/2小鼠肥大细胞瘤,将含人IL-13cDNA的质粒载体以磷酸钙共沉淀法导入P815K系,择出一分泌IL-13能力为40ng(每10~6细胞/每24小时)的亚克隆,同法制备分泌鼠IL-2能力为2.2ng的p815 IL-2细胞,及人IL-13分泌量为700ng的CHO IL-13细胞.p815 IL-13细胞一侧肋腹皮下接种同系DBA/2小鼠(每鼠5×10~5细胞),观察到肿瘤的短暂生长,其后出现完全性肿瘤排斥,第25~32天时,绝大多数小鼠肿瘤完全消失;p815 IL-2细胞接种小鼠出现相似过程,而亲本p815细胞接种后肿瘤持续生长至巨大肿瘤.60~70天后给  相似文献   
18.
李殿俊 《中国肿瘤》1997,6(3):11-12
在肿瘤生物反应调节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肿瘤生物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第四模式,有别于肿瘤的手术、放疗及化疗,不仅可单独应用,更适于和手术、放疗及化疗联合应用,且不产生严重副作用,所以很快在美国、西欧及日本等生物高技术国家广泛开展起来。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的方法在美国与西欧主要为①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输入;②单克隆抗体及其交联物(生物导弹);③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④细胞因子。在日本及中国除上述方法外还有⑤免疫赋活剂;⑥中草药等。一、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抗体导向治疗是肿瘤生物疗法中重要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利用单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作为瘤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小鼠GM-CSF基因导入EL-4淋巴瘤细胞中,研究EL-4/GM-CSF在同系C57BL/6小鼠中的成瘤性及其诱导抗肿瘤免疫的效果.结果EL-4/GM-CSF细胞在小鼠中的成瘤性下降,50%小鼠无瘤生存.射线灭活的EL-4/GM-CSF瘤苗能有效地保护野生型肿瘤细胞的攻击,在肿瘤生长的早期对实验性荷瘤小鼠进行治疗,能延长荷瘤宿主的存活时间(33.1±1.8)与对照组EL-4/Wt(23.2±1.5天)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基因修饰的瘤苗作用明显增强.结论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疫苗可诱导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导致肿瘤的部分根除,本实验为基因修饰的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提出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从实验室基础研究阶段发展到临床应用阶段。在临床应用研究上大致可分为免疫基因治疗;耐药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肿瘤抑制基因治疗及基因标记示踪等。“九五”期间,我国把“肿瘤生物治疗等新方法研究”列为攻关课题。该项目的研究目标是以腺病毒为载体,将目的基因TNF-a、IL-2及匕等基因导人肝癌及肺癌细胞,及将目的基因TNFa、ILZ基因导人A-LAK细胞,有效地扩增导人目的基因的A-LAK细胞。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确定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争取国家药政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