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桐 《婚育与健康》2007,(12):48-49
和谐的性爱是否可以永远成为化解婚姻中其他冲突的灵丹妙药?只有亲情没有激情的婚姻是否能永远和平地维持下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法在直肠癌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的病例术后经过良好。随访6-24个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结论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63.
胃癌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治疗观察孙延军,李桐,张佐光,陆亦岚,张宏珠天津市黄河医院(天津市300100)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胃癌侵及血管的大出血,来势凶猛,常很快出现休克,危及生命。我院自1981年至1994年共收治胃癌大出血病人27例,出血量在100...  相似文献   
64.
随着新时代科技、医学思想的进步与发展,"治未病"思想愈加受到重视,目前恶性肿瘤病死率高,在肿瘤专科处理后恢复治疗中,以"治未病"理论为治疗总纲,对"既病防变"进行重点干预,进行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延缓病情进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既病防变"一节,从理论溯源、现状应用、前景发展等角度,探讨了"既病防变"思想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陈长卿  李桐  李欣莲  姜云  田磊  许鹏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0):1782-1787
为明确人参内生生防细菌NJ13在宿主体内的定殖特性,该研究通过抗生素诱导获得了同时对利福平和硫酸链霉素具有稳定抗性的双抗标记菌株NJ13-R,分析了菌株在宿主体内的定殖特性,并研究了NJ13对人参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在人参根、茎、叶部均可定殖,而且定殖量与接种浓度呈正相关。菌株可在人参不同部位侵染植株并在体内进行转移,在根部和叶部定殖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在茎部呈先升高后平缓趋势。研究还发现,生防细菌NJ13表现出对宿主特定部位具有一定的偏好性,随着时间推移在茎部的定殖量高于其他部位。田间试验证明,生防细菌NJ13对人参黑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0.76×108 cfu·mL-1发酵液防效达75.62%,高于对照药剂0.67 mg·L-1 50%嘧菌环胺WG的防效(73.06%)。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以2种不同的超分子,即黄芩苷-小檗碱(BA-BBR NG)和汉黄芩苷-小檗碱(WOG-BBR NF)为研究对象,利用弱键化学从"结构-构象-形态-活性"相关性探讨中药配伍"驱邪不伤正"的科学内涵。方法 基于2个超分子葡萄糖醛酸基团构象(A式和N式)的不同,结合2D-NMR分析和最低能量构象研究,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对超分子进行表征,从宏观和微观现象的不同探讨这种结构和构象的差异对超分子形态的影响;同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平板划线法、细菌形态观察及生物膜清除实验评价超分子活性的差异。结果 BA-BBR NG形态随浓度变化,当浓度大于成胶浓度(>10mmol/L),其形态在电镜中观察到球形超分子逐步形成"珍珠链"状超分子,而WOG-BBR NF在各浓度下均为非交联的刚性纳米纤维;BA、WOG的最优构型分别为N式和A式,但当它们各自和BBR通过弱键作用力自组装后,最优构型则转变成了A式和N式;另外,体外抑菌研究表明2个超分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抑制作用与小檗碱相比明显不同,且超分子抑菌活性呈现"选择性"。结论 中药超分子物质基础与单体成分相比具有独特性,单体成分结构和构象的不同,会导致分子间相互作用在弱键诱导下形成不同的超分子形态,进而影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认知在献血行为与生命质量间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与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应用36条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和无偿献血认知问卷对839名全血献血者的生命质量和献血认知水平进行评估,献血行为以献血次数评价,采用多层回归分析献血认知在献血行为与生命质量关系间的调节效应。结果献血行为对生命质量的回归分析表明,献血行为可正向促进生理(b′=0.111,P<0.05)和心理(b′=0.099,P<0.05)领域的生命质量水平。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献血认知在献血行为与生理领域生命质量间调节效应差异显著(交互项b′=-0.068,P<0.05),交互项系数为负表明:相比于高认知水平,低认知水平下献血者的生理领域(PCS)得分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提升更明显。献血认知在献血行为与心理领域生命质量间调节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互项b′=-0.057,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认知的调节下,随着献血者的献血次数的增加,献血者的生命质量提升。当重复献血者将无偿献血固化为一种行为习惯时,献血认知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较初始时减弱。  相似文献   
69.
<正>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占口腔科住院总病例的12.6%左右。颌下间隙感染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又居首位。婴幼儿,尤其是颌下、口底间隙的感染,80%为腺源性感染,而且多数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64%左右)。其死亡率为2.5%。婴幼儿起病急骤,临床上常出现猝死。多万资料表明,婴幼儿猝死中,以感染和呼吸道疾病、心肌病最多。本文所指猝死系: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