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医疗事故罪是对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其判例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34例医疗事故罪判例为研究对象,将违反医疗核心制度被法院判例认定为“严重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进行归纳 总结,发现医务人员有51类行为违反了查对制度、首诊负责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等12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提示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应充分认识核心制度的法律意义,有效发挥司法判例教育指引作用,切 实做好核心制度建设工作,以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2.
黄琪  陈瑞  彭苗  李伦  李桐  梁凤霞  徐芬 《中国针灸》2020,(2):185-191
目的:探讨电针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脂肪组织炎性反应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挑选13只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将达到肥胖标准的大鼠39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13只。每组随机选3只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记录术中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以评定胰岛素敏感性。随后电针组针刺"足三里""丰隆""中脘""关元",连接电针,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1 mA,刺激15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8周。假电针组取电针组穴位旁开约5 mm处浅刺并夹持电极,不予通电,其余同电针组。于干预前后测定大鼠的体质量及胰岛素敏感性。干预结束后取肾周白色脂肪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IRT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乙酰化NF-κB(Ac-NFκB)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IRT1、IL-6、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SIRT1和Ac-NFκB在脂肪组织中的共表达情况。结果:经过8周高脂饲料喂养后,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体质量显著增高、GIR下降(P<0.01),提示肥胖大鼠造模成功且伴有胰岛素抵抗。干预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下降、GIR升高(P<0.01),而假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脂肪组织中SIRT1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降低,Ac-NFκB蛋白表达升高,IL-6、TNF-α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脂肪组织中SIRT1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Ac-NFκB蛋白表达降低,IL-6、TNF-α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假电针组各指标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双标结果显示,SIRT1和Ac-NFκB在脂肪组织中存在共表达。结论:电针刺激能够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脂肪组织炎性反应状态,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电针激活SIRT1/NF-κB通路,下调其下游炎性因子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对中医药与艾司唑仑改善患者睡眠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掌握河北省非高碘地区8 ~ 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水平,为碘缺乏病防治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2018年对河北省162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进行碘营养分析,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非...  相似文献   
45.
造釉细胞瘤与牙源性囊肿为两种极其相近似的疾病,临床上常有误诊发生。据 Ge-tter 氏报道,有33%的造釉细胞瘤与牙源性囊肿有关系。我国吕氏近期报道其与牙源性囊肿,尤其是角化囊肿误诊率达41.6%。我们体会,造釉细胞瘤的术前诊断正确与否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将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而误诊的病例常是在颌骨牙源性囊肿的基础上,发生造釉细胞瘤,其中尤以单房者诊断更困难。此时,造釉细胞瘤的体积尚  相似文献   
46.
颌面部脂肪瘤较少见,仅占颌面部肿瘤的0.18%。本组15例病人口底、颊部及腮腺嚼肌区各3例,占全部病例的60%。腮腺脂肪瘤更少见,本文报告2例。腮腺嚼肌区的脂肪瘤,尤其是腮腺脂肪瘤,易与其它腮腺肿瘤、囊肿相混,术前有必要进行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益气化淤法治疗过敏性鼻炎,通过临床观察,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对降低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也有作用,并能加速血液循环,对慢性鼻炎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全面解析黄连解毒汤(HJD)水煎自沉淀来源,并从分子热力学角度探讨HJD组方配伍中药间相互作用热力学参数及结合能力强弱,以期揭示中药复方水煎自沉淀形成机制。方法通过拆方研究,锁定产生水煎自沉淀的主要组方配伍;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分别测定不同配伍中药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和热力学参数变化,包括结合常数(Ka)、解离常数(Kd)、结合计量比(n)、焓变(ΔH)、熵变(ΔS)、吉布斯自由能变(ΔG),进而阐明不同组方配伍中药间结合能力的差异。结果拆方研究结果表明,能够产生明显自沉淀现象的配伍有黄芩-黄连、黄芩-黄柏,其中黄芩-黄连生成沉淀最明显,黄芩-黄柏次之;而黄芩-栀子、黄连-黄柏、黄柏-栀子、黄连-栀子配伍则未发现明显自沉淀生成。应用ITC分别考察黄芩-黄连、黄芩-黄柏、黄芩-栀子3种配伍关系,结果显示黄芩-栀子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变化显著低于黄芩-黄连和黄芩-黄柏相互作用的能量变化,3组的ΔH0,-TΔS0,ΔG0,|ΔH||-TΔS|,均为焓驱动的自发反应过程;黄芩水煎液滴定黄连、黄柏、栀子水煎液的Ka依次为1.283×10~4、4.680×10~3、1.973×10~3,数值逐渐减小,反之K_d依次增大(7.794×10~(-5)、2.137×10~(-4)、5.068×10~(-4))。结论 HJD水煎自沉淀形成过程中,存在焓驱动非共价键结合的化学反应,而非简单的物理凝聚吸附沉淀;并且黄芩-黄连成分间结合力大于黄芩-黄柏成分间结合力,而黄芩-栀子间的相互作用极弱。  相似文献   
49.
由于居民自我诊疗意识的增强,家庭常备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的情况已经十分常见。随着中医药知识科普工作的开展,相较于西药,居民家庭常备中药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为了解居民家庭中药常备情况,研究通过预试验和封闭式调查问卷2种方法对北京朝阳区居民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排除了有医学背景的居民,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其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并为相关部门进行中药科普工作和推动中药市场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0.
李桐  董国海 《医学信息》2003,16(4):206-207
随着胆道外科手术的开展,以及近年来腹腔镜在胆道手术中广泛应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呈增长趋势,最常见的术式是胆囊切除术。国外回顾性资料表明,胆囊切除术并发胆道损伤的发生率为0.5%,LC的发生率为0.2%——3.4%[1-3]。胆道损伤后其并发症往往比较复杂,早期出现的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险恶,死亡率高。晚期出现的胆道狭窄和梗阻在肝胆手术中治疗极为棘手,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故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显得极其重要。现将2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