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背景:磷脂酶A2能被Ca^2+激活,而被激活的磷脂酶A2又能使Ca^2+内流或细胞内Ca^2+释放,形成恶性循环,使神经细胞游离Ca^2+浓度持续增加,导致神经细胞严重损伤。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磷脂酶A2激活致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ICU。材料:实验于2001—01/2003—10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完成,选择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每组10只。方法:假手术组:大鼠仪在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阻断血流。缺血组:腑缺血前30min,每只大鼠腹腔注射2mL生理盐水。尼莫地平干预组:脑缺血前30min,每只大鼠腹腔注射0.2g/L的尼莫地平2mg/kg。3组大鼠自缺血开始至处死的时间均为120min。大鼠在麻醉状态下断头处死,取脑组织检测磷脂酶A2活性、脑细胞游离Ca^2+浓度、脑组织水含量及检测脑组织中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和Ⅳ类胞浆型磷脂酶A2mRNA表达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磷脂酶A2活性。②各组大鼠脑细胞游离Ca^2+浓度。⑧各组大鼠腑含水量。④各组大鼠脑组织中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和胞浆型磷脂酶A2表达情况。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磷脂酶A2活性: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57.8&;#177;7.2),(42.5&;#177;6.1),(17.1&;#177;5.3)%,P〈0.05-0.01],尼莫地平干预组低于缺血组(P〈0.05)。②各组大鼠脑细胞游离Ca^2+浓度: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775.8&;#177;105.5),(497.2&;#177;45.9),(103.8&;#177;10.3)μmol/L,P〈0.05~0.01],尼莫地平干预组低于缺血组(P〈0.01)。⑧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缺血组、尼莫地平干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82.9&;#177;0.5),(80.0&;#177;1.1),(72.1&;#177;0.01)%,P〈0.05-0.01],尼莫地平干预组低于缺血组(P〈0.05)。④假手术组脑组织中无明显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表达,胞浆型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半很低。缺血后120min后脑组织中出现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表达,胞浆型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尼莫地平干预组与缺血组比较,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胞浆璎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结论:尼莫地平可降低缺血后脑细胞游离Ca^2+浓度,脑组织中磷脂酶A2的活性和脑含水量,但不能明显抑制脑缺血后Ⅱ类A型分泌型磷脂酶A2mRNA及胞浆型磷脂酶A2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构建大鼠Bcl-2/E1B-19K-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干扰质粒,研究其对BNIP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Invitrogen公司在线软件设计大鼠BNIP3(NM053420)干扰片段,合成互补的单链寡核苷酸,蒋退火后形成的双链克隆人pcDNATM6.2-GW/EmGFP-miR表达载体,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增菌,质粒小量提取并测序.将构建的干扰质粒与大鼠BNIP3表达质粒共转染到HEK293细胞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m blotting检测对目的 基因的干扰情况.结果 构建的2个干扰质粒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与BNIP3表达质粒共转染后显著抑制外源性BNIP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大鼠BNIP3干扰质粒,为进一步研究BNIP3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 (LPL)基因S44 7X多态性是否与 2型糖尿病发病率降低相关 ,及其对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 ,对 10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病例组 )及 113名非患者 (对照组 )S44 7X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X等位基因和S/X基因型频率均低于对照组 ,其差异非常接近显著性水平 (P =0 .0 65和P =0 .0 5 7)。我国汉族人群S44 7X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欧美白种人相似。结论 :LPL基因S44 7X突变能引起有益的血脂改变 ,很可能与 2型糖尿病发病率降低相关 ,该多态性位点分布未见明显的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134.
目的研究EGFRvⅢ的siRNA对U87-EGFRvⅢ胶质瘤细胞中EGFRvⅢ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化学方法合成特异针对EGFRvⅢ的siRNA,转染U87-EGFRvⅢ细胞后,利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EGFRvⅢ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EGFRvⅢ的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siRNA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siRNA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RT-PCR、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均可显示EGFRvⅢ siRNA可使EGFRvⅢ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48 h内可使蛋白含量下降(757±31)%;MTT法和Annexin V-FITC/PI检测结果显示siRNA可抑制U87-EGFRvⅢ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结论EGFRvⅢ siRNA可特异地抑制EGFRvⅢ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分析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中线粒体DNA(mtDNA)11778位点突变与外显率。方法:应用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3个中国汉族LHON家系的31例母系成员进行mtDNA 11778位点突变检测,其中男14例,女17例;31例中15例为患者。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3个家系31例样本中全部存在mtDNA 11778位G→A突变,说明LHON患者均存在mtDNA 11778位点突变。平均外显率48.4%,男性外显率(11/15)高于女性(4/16)。男性外显率有逐代降低,患者发病年龄随传代数增加呈现遗传早发现象。  相似文献   
136.
目的:对5个中国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BFIC)家系进行基因定位研究.方法:选择D18S460、D18S474等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作为DNA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银染技术,采用LINKAGE软件包中的MLINK程序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在常染色体显性(AD)模式下,在标记位点D18S460和D18S474,5个家系在重组率为0.000,外显率从90%到50%时,获得两点对数优势计分(log odds score,LOD)值总和均为-∞;在标记位点D18S474处,5个家系在重组率为0.400,外显率为70%时,获得最大两点LOD值总和仅为0.002.结论:位点D18S460和D18S474与BFIC疾病基因不存在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测试农药5%吡虫啉乳油的经口、经皮急性毒性和对眼、皮肤的刺激性以及皮肤时其的过敏性,为样品5%吡虫啉乳油的安全使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2]进行操作.结果 5%吡虫啉乳油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mg/kg·BW;对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 D50均大于2000mg/kg·BW;对实验免急性眼刺激试验中,给药后不洗眼眼刺激积分指数(I.A.O.I)为5,眼刺激平均指数(M.I.O.I)4d后小于5,给药后洗眼I.A.O.I为4.5.M.I.O.I 4d后小于5;对豚鼠急性皮肤刺激积分为0;对豚鼠致敏试验致敏率为0%.结论 该受试物急性经口、急性经皮均属低毒性,急性眼刺激试验给药后不洗眼和洗眼均呈轻度至中度刺激性,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呈无刺激性,致敏试验属Ⅰ级弱致敏物.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测试农药5%吡虫啉乳油的经口、经皮急性毒性和对眼、皮肤的刺激性以及皮肤对其的过敏性,为样品5%吡虫啉乳油的安全使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进行操作。结果5%吡虫啉乳油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mg/kg·BW;对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均大于2000mg/kg·BW;对实验兔急性眼刺激试验中,给药后不洗眼眼刺激积分指数(I.A.O.I)为5,眼刺激平均指数(M.I.O.I)4d后小于5,给药后洗眼I.A.O.I为4.5,M.I.O.I4d后小于5;对豚鼠急性皮肤刺激积分为0;对豚鼠致敏试验致敏率为0%。结论该受试物急性经口、急性经皮均属低毒性,急性眼刺激试验给药后不洗眼和洗眼均呈轻度至中度刺激性,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呈无刺激性,致敏试验属I级弱致敏物。  相似文献   
139.
李晓文  秦华  邓洪波  陈容 《贵州医药》2007,31(12):1126-1126
为配合临床医师工作,我们于2004~2006年将连续受检的骨关节病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并做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包括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法VRT)处理,之后进行综合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