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综述膳食营养素及生物活性成分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平台数据库和SinoMed于2008~2017年间发表的国内外膳食营养素和生物活性成分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包括与人群相关的Meta分析、系统综述、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和观察性研究文献。结果从检索到的14 624篇文献中,共筛选出2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其中n-3 PUFAs 14篇,n-6 PUFAs 2篇,维生素2篇,生物活性成分7篇。(1)n-3PUFAs(鱼油、DHA和EPA)补充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粘附、分泌等功能。(2)n-6PUFAs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中结论不一致,尚不能认为补充亚油酸可抑制血小板功能。(3)合理摄入(100~600IU)维生素E可以抑制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目前尚无其他维生素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充足证据。(4)膳食多酚类化合物中的黄烷醇类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但尚不能认为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黄烷酮类、黄酮醇以及异黄酮类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结论摄入n-3 PUFAs、维生素E以及生物活性成分中的黄烷醇类,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或分泌功能,从而改善血循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2.
冯琼  李春蕾 《重庆医学》2016,(36):5113-5115
目的:对比常频机械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60例,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d内的X线胸片并评分,记录两组患儿3d存活率、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上机时间、肺出血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4h,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 d存活率观察组93.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机时间,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患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与常频机械通气均可有效防治新生儿的呼吸衰竭,短期疗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要优于常频机械通气,可有效减少呼吸道出现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继发多器官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146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通过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新生儿器官损伤情况,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组(107例)和重度组(39例),分析影响窒息新生儿继发多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46例窒息新生儿中继发多器官损伤85例,占58.22%。重度组新生儿总器官损伤发生率及多器官损伤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其中重度组患儿心脏、肾脏、肺、胃肠道及脑损伤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心脏、肺部及脑部重度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窘迫、重度窒息、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5分、羊水污染与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伤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7周、宫内窘迫、重度窒息、Apgar评分<5分是导致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常存在多脏器损伤,预防早产、宫内窘迫和加强围产期保健对降低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观察中药雷公藤多苷对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自发性涎腺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雌性NOD小鼠27只,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组、羟氯喹组及雷公藤多苷组。自9周龄开始,将等效剂量药物溶于0.4ml生理盐水中每天灌胃给药,直到20周龄处死。12、16及20周龄时收集每组小鼠的唾液流量,血清、颌下腺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颌下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自身抗体(SSB及α-fodrin抗体)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及IFN-r)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雷公藤多苷组及羟氯喹组小鼠治疗后唾液流量明显增加,颌下腺炎性浸润减轻,血清自身抗体水平明显下降,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失调有所改善(P〈0.05)。雷公藤多苷组和羟氯喹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对NOD小鼠自发性涎腺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减轻颌下腺淋巴细胞灶性浸润程度及改善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失调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多态性对学龄儿童红细胞膜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构成和认知记忆的影响。方法对参与补充DHA随机对照试验的8~12岁的南雄市坪田镇小学生进行基线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膳食资料、体格测量并采集空腹血。采用数字广度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评估认知记忆功能。测定红细胞膜脂肪酸构成,提取血凝块DNA进行FADS4个位点的多态性分析。结果共调查106名三至五年级在校小学生,男生62人,女生44人,平均年龄为(9.17±1.03)岁。不同红细胞膜DHA的含量构成的调查对象认知记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ADS的4个位点相互间符合H-W平衡(0.409~0.970)。FADS rs174561基因型不同C18∶2、C18∶3(n-6)、C20∶5、总n-3、AA/LA、EPA/ALA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数、概念化水平mm+Mm基因型者高于MM基因型者(均P<0.05),mm+Mm基因型者总错误数和总错误率低于MM基因型者(均P<0.05)。结论FADS多态性可影响学龄儿童体内PUFAs构成和认知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37.
唐山市高校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唐山市高校在校学生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状况,并分析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生活饮食习惯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关系。 方法 2008年随机选择唐山市6所高校1~3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状况、刷牙习惯、是否经常嚼口香糖、饮食偏好、是否吸烟等。用消毒牙签取调查者口腔齿垢物或病灶表面附着物进行涂片,镜检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分析口腔健康状况、生活饮食习惯等与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的关系。 结果 共调查551名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28.3%(156/551)。其中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30.4%(55/181)和24.6%(91/37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P>0.05);口腔健康者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20.8%(72/347),有口腔疾患者的感染率为41.2%(84/2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1,P<0.01);经常刷牙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22.5%(53/236)明显低于不经常刷牙者的32.7%(103/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P<0.01);经常嚼口香糖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18.3%(17/93),低于不经常嚼口香糖者的30.4%(139/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P<0.05)。 结论 齿龈内阿米巴在唐山市高校学生中感染普遍,并与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疾病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慢性肺心病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上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结论:心律失常是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了解其心电图特点对慢性肺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道β-防御素-2(BD-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双歧杆菌对照组、NEC模型组和双歧杆菌干预组(n=10)。采用缺氧+冷刺激+人工喂养的方法建立NEC模型。双歧杆菌对照组和双歧杆菌干预组在每日冷刺激后经胃管注入双歧杆菌,每天1次,连续3 d。收集各组大鼠末段回肠组织于光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并对肠道损伤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q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回肠黏膜组织中BD-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NEC模型组肠道损伤评分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双歧杆菌对照组、双歧杆菌干预组(P < 0.05);双歧杆菌干预组的肠道损伤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双歧杆菌对照组(P < 0.05)。正常对照组B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低于双歧杆菌对照组、NEC模型组和双歧杆菌干预组(P < 0.05);双歧杆菌对照组B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高于NEC模型组和双歧杆菌干预组(P < 0.05);双歧杆菌干预组B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高于NEC模型组(P < 0.05)。结论 双歧杆菌可诱导大鼠肠道表达BD-2,其可能通过增加BD-2的表达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发挥对新生大鼠NEC模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黄芪皂苷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测定黄芪皂苷脂质体的包封率。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方法在0.026~1.229 mg·mL-1间线性良好(r=0.9997),精密度小于1.24%,加样回收率在99.97%~101.67%之间,预饱和大孔吸附树脂柱对空白脂质体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6%,且能很好保留溶液中及脂质体制剂中游离药物。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