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剖宫产原因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手术时间的缩短,以及麻醉在术中术后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使剖宫产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我院剖宫产率从5年前的40%左右上升到近60%,其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现行剖宫产病历中,指征应用不恰当或无明确指征者不在少数,本文通过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2 446例剖宫产的原因,以期寻找降低剖宫率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索拉非尼是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通过抗增殖和抗血管形成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形成,其作用机制是靶向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Ras/Raf/MA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VEGFR)和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传导通路,而这些信号通路在放射时被激活,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索拉非尼联合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有协同效应,但联合方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预防鼻咽癌(NPC)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鼻咽癌患者(Ⅱ期5例,Ⅲ期32例,Ⅳa期1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4),两组全程均给予调强放射治疗,放疗周期6周,对照组同时采用顺铂单药化疗,每7 d为一周期,化疗周期为5~6周期;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期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口腔喷雾和颈部皮肤涂抹凝胶)进行治疗。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并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 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基本相当(P>0.05);两组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致死的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基本相当,均以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肝功异常为主;两组患者均发生Ⅰ级以上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试验组中Ⅱ级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42.31%和11.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83%和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35)。 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同期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可以有效降低放化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甘氨双唑钠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Ⅲ期NSCLC病人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22例和对照组(B组)20例,B组采用全身伽玛刀放疗,每周5次,每次3.5Gy,总剂量为70Gy。A组采用全身伽玛刀放疗,同时使用CMNa800mgm2,每周5次。结果A组CR率和总有效率(CR PR)均明显高于B组;A组病人治疗达到PR和CR时的中位照射剂量均低于B组;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N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有较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明显提高了NSCLC的近期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华蟾素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32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2例和对照组11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华蟾素治疗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显著提高(P<0.05).结论: 华蟾素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用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entero-toxin,SE)行热灌注生物化疗对腹盆腔晚期恶性肿瘤并发腹水的增效减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00 例腹盆腔晚期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腹水的患者利用随机、前瞻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行热灌注化疗,治疗组50例行热灌注化疗联用SE。观察对腹水的治疗效果、生存期、细胞免疫的影响及毒副作用等。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腹水有效率分别86.0%(43/50)及68.0%(34/50)(χ2=4.574,P=0.032),其中治疗两次后治疗组腹水的全消率占该组的82.5%(33/40),对照组为58.1%(18/31)(χ2=9.004,P=0.003)。 两组总生存期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548)。 治疗组的KPS 改善率为84.0%(42/50),对照组为66.0%(33/50),两组改善率相比有显著差异(χ2=4.320,P=0.038);治疗组患者细胞免疫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Ⅱ度以上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8.0% 、24.0% ,有显著性差异﹙χ2=4.762,P=0.029);同时,两组Ⅱ度以上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8.0% 、26.0% ,有显著性差异(χ2=5.741,P=0.017),治疗组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液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治疗腹盆腔晚期肿瘤并发腹水的一个简
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联用SE可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且可减少治疗次数,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酪酸梭菌对食物过敏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丁酸的益生菌酪酸梭菌通过调节肠上皮细胞双孔钾通道Trek1的表达对过敏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食物过敏模型,ELISA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指标验证造模效果,尤斯室检测小肠组织通透性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Naive组、Saline组、SIT组、SIT/SB组、SB组、SIT/CB组、CB组、SIT/CB/Spadin组小鼠空肠组织中Trek1的表达;Transwell系统中使用T84细胞建立单层上皮细胞层,分别暴露于过敏介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ek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使用生理盐水、SIT、SIT/SB、SB、SIT/CB、CB、SIT/CB/Spadin不同疗法对过敏小鼠进行治疗,了解小鼠肠道Trek1的表达情况、肠道屏障功能及过敏反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食物过敏小鼠小肠Tre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肠黏膜通透性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84细胞暴露于过敏介质后,Tre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但预先加入p38抑制刺可以拮抗这种改变;SIT治疗、酪酸梭菌和丁酸钠单独应用均可以提高食物过敏小鼠肠道Trek1的表达,减轻过敏反应(P<0.05),但SIT与酪酸梭菌或丁酸钠的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显著(与SIT组相比P<0.05),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小肠黏膜通透性,改善肠道屏障功能(P<0.05).结论 丁酸钠或者产丁酸的益生菌酪酸梭菌可以通过提高Trek1的表达来恢复过敏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减轻过敏反应,并且加强SIT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灌注化疗联用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entero—toxin SE)对腹腔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85例腹腔晚期恶性肿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行热灌注化疗,治疗组46例行热灌注化疗+SE。观察疗效、生存期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和副作用等。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腹水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1.7%(33/36)、65.51%(19/29)(PdO.05)。治疗组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为89%(41/46),对照组为72%(28/39)(P〈0.05)。Ⅱ度以上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SE行生物热灌注化疗是治疗腹腔晚期肿瘤尤其是并发腹水的一个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三维适形放疗与简化调强放疗两种不同放疗技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3DCRT和sIMRT两种放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均为66 Gy/33 f。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与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及加速器跳数( MU)。结果 sIMRT在PTV的剂量覆盖、均一性及适形度均优于3DCRT(P<0.05);3DCRT与sIMRT的双肺V30 Gy及双肺V20 Gy分别为11.61±3.68 vs.10.33±3.02(P=0.010)和23.37±8.38 vs.18.89±4.45(P=0.001)。两组的双肺V5 Gy无显著性差异。3DCRT与sIMRT的MU分别为542.24±76.32和530.80±97.13(P=0.677)。结论与3DCRT相比,sIMRT有较满意的PTV高剂量覆盖及均匀的剂量分布。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sIM-RT的双肺高剂量区范围明显低于3DCRT。两组计划的MU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2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组20例在同步放化疗的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60 ml十0.9%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3~4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肿瘤病灶缩小和稳定(PR+SD)者,治疗组为17例(85.0%),对照组为12例(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Karnofsky评分值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有一定的疗效,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