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3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22篇 |
中国医学 | 22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41.
目的 分析济南市2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及传播链,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济南市2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资料,包括病例基本信息、发病治疗过程、样本采集和检测、暴露史及接触史等,分析家庭聚集性疫情中病例与其密切接触者的接触方式和频率及防护措施,判断疫情的传播链。 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2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因个人的防护意识和有效的防护措施不同,造成罹患率分别为50.0%和100.0%。 结论 近早发现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和有效的隔离,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防控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对于防止病毒传播有重要意义。应继续严格执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济南市猩红热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进一步探讨有效控制猩红热的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56-2009年济南市猩红热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3年间疫情出现6次高峰期,发病率最高的是1958年(333.93/10万)、最低的是2001年(0.69/10万);高峰期每次间隔5~6年,持续2~3年。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2006年开始又有所抬头,2007年发病率明显上升,总的发病呈下降趋势(r=-0.548 8,P<0.01)。城区发病率高于郊区(χ2=59 660.501,P<0.05)。结论目前济南市猩红热发病有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核实诊断工作,防止出现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4.
青蒿琥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Smad3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果蝇抗皮肤生长因子原体3(Smad3)的表达。方法: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浓度为0,75,150,300,600μmol/L ART分别干预24h。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其Smad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其Smad3蛋白表达。结果:各浓度ART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发现Smad3 mRNA表达下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各干预组Smad3蛋白表达下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RT能下调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Smad3的mRNA及蛋白水平,通过抑制Smad3的表达从而减少胶原合成可能是ART抑制增生性瘢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pH梯度法制备伊立替康脂质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pH梯度法制备伊立替康脂质体,研究两种铵盐对伊立替康脂质体主动载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高压乳匀法制备空白脂质体,通过pH梯度法将药物包封入脂质体中,建立铵离子的测定方法;研究pH梯度、孵化温度对脂质体包封率及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以硫酸铵和磷酸氢二铵建立脂质体膜内外梯度制备的空白脂质体主动载药后,包封率分别为(98.2±1.5)%和(87.6±2.3)%,两种脂质体的包封率均随pH梯度增加而增加,其中以硫酸铵制备的载药脂质体药物的释放较慢。结论:pH梯度法适合制备伊立替康脂质体,pH相同时,铵盐的类型对脂质体主动载药后的包封率和释放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6.
了解济南市2012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济南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病原分布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疫情342起,其中托幼机构疫情214起(包括1起暴发疫情),累计病例734例.市区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发病率(15.61/10万)显著高于郊县(7.73/10万)(x2=92.823,P<0.01).4月托幼机构聚集病例开始上升,5-6月报告起数达到高峰.病例以3~4岁为主,占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病例总数的81.20%.聚集性疫情主要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56.77%).结论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5-7月是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