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1.
目的 探究葡萄皮籽提取物对人工细颗粒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模型组与药物组气管滴注人工细颗粒物,50 mg/kg·bw, 1次/周,共15周。采用全身体积描记系统及振荡式肺功能检测系统检测其肺功能;智能无创血压计测定各组大鼠血压;试验结束时收集各组大鼠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肺泡灌洗液进行炎症因子检测;收集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并检测3组之间的抗氧化能力及DNA损伤情况。结果 试验结束时,各组动物血压均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组间无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功能明显下降;肺组织慢性炎症及纤维增生明显;单核细胞比率与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肺泡灌洗液中IL-1β、TNF-α及IL-12p70升高;肺组织SOD活性下降,MDA与8-OHdG含量升高,OGG1基因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肺功能回调明显;肺组织以慢性炎症和渗出为主要病理变化;全血单核细胞比率与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1β、TNF-α及IL-12p70降...  相似文献   
42.
李灿琳  刘海洋  李思  李廷菊  黄茜  古锐 《中草药》2024,55(2):614-621
目的 拟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大花龙胆Gentiana szechenyii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验证该方法在大花龙胆质量评价应用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 采用HPLC,以大花龙胆药材中2个典型成分大花龙胆苷A、异荭草苷为内参物,测定其与马钱苷酸、獐牙菜苷、乌奴龙胆苷D、平龙胆酯苷、异金雀花素-2″-O-吡喃葡萄糖苷、异金雀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几种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药材中这8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两者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同时对不同产地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以大花龙胆苷A为内参物,马钱苷酸、獐芽菜苷、乌奴龙胆苷D、平龙胆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901、0.994、0.974、1.398;以异荭草苷为内参物,异金雀花素-2″-O-吡喃葡萄糖苷、异金雀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511、0.969。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对24批大花龙胆中8个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大花龙胆多指标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调查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城乡居民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知识的普及情况和科普需求,探索建立一种高效、适宜的科普模式。方法 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城乡居民中采用分层及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年龄15~60岁居民共300人,用自设问卷匿名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 通海县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居民仅占20.3%,普及率较低,从未听说过心肺复苏的居民占26.2%;农村户口居民CPR知晓度与非农村户口居民CPR知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居民年龄与CPR知晓度存在差异(P <0.01),两者呈反比关系;愿意对陌生人实施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居民占比均较高,分别为66.2%和68.6%;63.79%的人从未参加过相关培训,但有92.76%的人表示当得知培训消息的时候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结论 通海县居民普遍缺乏CPR急救知识,但对于CPR急救知识的普及有较高的需求,施救态度积极,建议相关部门加大CPR科普以及培训力度,深入推广CPR急救术,将CPR推广入乡村。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LZD)替代万古霉素(VCM)治疗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于武汉儿童医院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的儿童患者资料,均在最初使用VCM但后来改用LZD,并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进行系统复习。结果 共收集儿童患者28例,其中我院4例,文献报道24例。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为15个月,13例(46.4%)为女性患儿。25例患儿因为VCM治疗效果不佳、5例患儿因为VCM的不良反应(其中有2例因上述两种原因都出现)导致改用LZD。11例患儿监测了VCM和LZD的血液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脑膜炎症状均改善(好转或治愈)。2例患儿因其他疾病死亡。使用LZD期间1例患儿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 LZD可作为VCM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替代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比较两种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方式对Ⅱ类洞粘结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的60颗人离体磨牙,按实验要求制备相应的邻面Ⅱ类洞,将其中20颗离体牙用于微渗漏实验,40颗离体牙用于微拉伸粘结强度实验及断裂界面观察.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先恢复邻面壁组(A1组)与不先...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低含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CL)对树突状细胞抗肺癌作用的影响。方法 反复冻融的方法制备Lewis肺癌细胞TCL。Western blot检测TCL中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用30 nmol/L甘草酸(GA)抑制Lewis肺癌细胞中HMGB1的表达,进而制备低含量HMGB1的TCL(LH-TCL)。用未处理的Lewis肺癌细胞制备正常含量HMGB1的TCL(NH-TCL)。分为不同剂量NH-TCL负载DC组、LH-TCL负载DC组及PBS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诱导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C)表面CD11b、CD11c、CD86表达或细胞凋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DC细胞IL-12分泌情况。分为NH-TCL刺激DC活化的脾细胞组、LH-TCL刺激DC活化的脾细胞组及PBS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脾细胞TNF-β的分泌。分为NH-TCL刺激DC活化的脾细胞组、LH-TCL刺激DC活化的脾细胞组及PBS对照组,并设5∶1、10∶1、20∶1三个效靶比进行体外杀伤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小鼠...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脑出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手段。方法 总结1例CVST伴脑出血、PN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CVST的病因包括口服避孕药、妊娠、激素替代治疗、肿瘤、感染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CVST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局灶性神经症状、癫痫以及昏迷等,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抗凝是CVST治疗的主要方式,危重患者多联合局部溶栓、机械取栓、机械碎栓和抗凝治疗多种治疗方案。结论 CVST伴脑出血、PNH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对于长期口服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当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和癫痫表现时,用常规的脑血管病不能解释,要考虑CVST的可能,及时给予磁共振静脉造影(MRV)等检查,对明确诊断的CVST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或机械取栓等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该院重症医学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CRE的防治及感染患者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重症医学科CRE感染患者,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CSE)患者及非发酵菌细菌感染患者各17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包括年龄、性别、菌株来源、是否合并其他微生物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资料,分析患者的CRE易感因素,通过比较生存及死亡患者资料,分析影响CRE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77例CRE感染患者中,132例存活,45例死亡,病死率为25%;CRE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约为90%,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CRE的易感因素包括菌株检出时机(入住ICU后)、联合使用抗菌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是重症医学科CRE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入住ICU、呼吸道感染、入院天数10~<30 d、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CRE的易感因素,年龄≥60岁、既往高血压病史是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定期CRE定植筛查,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隔离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0.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死亡患者年龄及疾病构成,分析疾病变化特征,了解并掌握死亡患者疾病发展及演变过程,为抢救患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抢救室2012-07—2017-12期间1 882例急诊抢救死亡病历资料,对患者年龄及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患者年龄前5位分别为年龄≥90岁128例(6.8%);75~89岁889例(47.24%);60~74岁420例(22.31%);45~59岁328例(17.43%);41~44岁32例(1.70%);死亡患者疾病种类前5位分别为(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分类):循环系统(65.30%);呼吸系统(16.15%);神经系统(2.50%);肿瘤(4.99%);消化系统(4.25%)。死亡患者共1754例,占死亡总数93.19%(1 754/1 882);死亡患者疾病病种前5位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脑血管病、颅内出血、脑梗塞,死亡患者共1 171例,占死亡总数62.21%(1 171/1 882)。结论:对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患者进行重点监护,优化抢救资源的合理应用与配比,从而降低急诊抢救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