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pancreas,SPTP)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卵巢畸胎瘤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其中双侧生长约占8%~15%[1]。目前,尚未见SPTP合并双侧卵巢畸胎瘤的报道,同时经腹腔镜手术切除SPTP和双侧卵巢畸胎瘤的病例也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研究内生致冷原(endogenous cryogen,EC)对体外培育的兔血细胞生成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及体内EP性发热的抑制作用。实验分两部分:Ⅰ、观察EC对体外EP生成的影响。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8只,分别注射不同培养条件获得的EP(EP、EP_1、EP_2)或NS_0 EP_1和EP_2是在培养过程中加入EC而获得的。结果显示:注射EP_1和EP_2组发热效应明显低于EP组(P<0.05),表明EC影响了EP的生成。Ⅱ、观察EC对EP性发热效应的影响。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8只,分别静脉注射EP、EP+EC、NS。实验结果显示:注射EP 1ml/kg+EC 1ml/kg组的发热效应比注射EP 1ml/kg组明显降低(△TP<0.05和TRI_3P<0.01)。表明EC对EP性发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者认为:EC抑制或降低内毒素性发热的作用,部分可能是由于对抗了EP的致热活性,另部分是由于抑制了ET诱生EP所致。  相似文献   
103.
实验用新西兰兔8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动物8只,观察四个临床常用的清热力剂:银翘散(1号药),桑菊饮(2号药),柴葛解肌汤(3号药),新加香薷饮(4号药)对兔白细胞致热原(LP)性发热的实验疗效,为临床选方提供参考。实验中将以上四个方剂按原剂量制成水煎剂,每剂浓缩至25ml备用。实验组第1、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用14只新西兰兔进行实验,观察了反复多次使用谷氨酸钠(MSG)对其降温效应的影响。动物分两组,实验组家兔静脉注射中等剂量MSG(0.5g/kg)连续三天,每天一次,体温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第四次(时间间隔1周,以同样的剂量和方式注射MSG,则几乎不出现降温作用(与对照组比,P>0.05)。第五次(时间间隔2周)注射MSG的效应与第四次相似。实验结果提示:MSG反复多次使用后,其降温效应逐渐减弱。作者暂称之为“降温耐受”现象,并对降温效应减弱的机制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5.
106.
李弘  刘克非 《眼科研究》1989,7(1):54-58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或RRD)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眼病。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利用患者眼进行各种实验研究受很大限制,而制作动物模型以模拟临床人眼RRD,为  相似文献   
107.
108.
正切口感染,也称为手术部位感染,是胆道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7%~24%,往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延长住院时间[1-3]。虽然胆道探查术后切口感染较为常见,但术后10余年出现切口化脓性肉芽肿合并玻璃样变却罕有报道,笔者近期诊治1例胆道探查术后18年出现切口化脓性肉芽肿合并玻璃样变,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胆道术后18年,切口反复流脓并疼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脑泰方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铁沉积致神经细胞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射法构建SD大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脑泰方组、阳性对照组、假手术组,各组均于给药7、14、28 d取材;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Zea Longa 5级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免疫组化检测病灶脑组织铁沉积量、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转铁蛋白(Tf)、转铁蛋白受体(Tf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同一时点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fR和Tf表达上调,GPX-4表达下调,GSH含量下降,铁沉积量和MDA含量升高,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DA含量与铁含量呈正相关,GSH含量及GPX-4水平与铁含量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泰方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TfR、Tf表达下调,GPX-4表达上调,GSH含量升高,铁沉积量、MDA含量降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脑泰方组对大鼠脑组织MDA、GSH含量调节作用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泰方可抑制模型大鼠脑组织铁输入蛋白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铁超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辨病结合辨证治疗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弱精症患者分为精索静脉曲张(VC)、附性腺感染、VC+附性腺感染、不明原因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各类型患者分别应用克罗米酚和相应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根据不同类型的原因给予不同的方剂治疗,同时也予以相应的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快速运动精子(a)和直线运动精子(a+b)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4.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a、a+b级精子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辨病结合辨证治疗弱精症疗效满意,可明显提高a、a+b级精子的数量,有提高精子活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