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0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乙型肝炎病毒对酒精性肝病易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酒精性肝病(ALD)是临床常见病,但长期大量饮酒者并不都罹患ALD,其发生还与遗传、性别、营养状况及伴存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1]。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乙醇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等方面[2],而肝炎病毒,尤其是HBV对ALD易感性的影响国内外鲜见报道。我们通过对HBV转基因小鼠的酒精干预  相似文献   
52.
53.
胃黏膜癌前病变是包括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在内的一组病变。目前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活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其早期诊断和内镜下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决定性作用。"光学活检"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内镜技术,以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为代表,可以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实时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腺体及血管等显微结构,获取类似病理组织学的显微内镜图像,为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4.
通常,肝静脉压梯度均一遍布于全肝,几乎是不变的。近年来,作者发现,某些患者肝静脉压梯度在肝内分布存在差异,几乎均系肝恶性肿瘤患者。病例与方法:1976~1986年10年间,活检或尸解证实的73例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52例,肝转移癌21例。  相似文献   
55.
激素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性激素、促生长素、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对UDP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UGT)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原始鼠肝细胞培养及Northernblot杂交技术 ,观察不同种类激素处理肝细胞前后UGT同工酶mRNA的变化。结果 :加用 10 -5mol L浓度的睾酮处理鼠肝细胞后 ,UGT2B1和UGT2B3mRNA表达水平分别增加 2 9%和 32 % ;以 10mIU L促生长素处理肝细胞后 ,UGT2B1和UGT2B3mRNA表达水平分别减少 17%和 38% ;在鼠肝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甲状腺素T3可使UGT1A6的表达增加 70 % ,但UGT1A1、UGT1A5分别减少 38%、35 % ;地塞米松可增加UGT1A1、UGT1A5、UGT2B1和UGT2B3的表达 ,但其增高的幅度不同。地塞米松对UGT1A1和UGT2B1表达的调节作用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性激素、促生长素、甲状腺素和地塞米松可调节鼠肝细胞UGTmRNA的表达 ,且对不同种UGTmRNA的调节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荆花胃康胶丸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分别用荆花胃康胶丸160 mg和80 m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吗丁啉10 mg,每天3次口服;疗程均为14天.观察3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胃排空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分)大剂量组(19.97±1.85)和小剂量组(24.40±1.85)均较治疗前(大小剂量组分别为28.33±1.88、27.70±1.68)降低(P<0.05);3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荆花胃康胶丸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57.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食管下端的正常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BE本身并不引起症状,内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其最可靠的诊断手段。近年来,我国和西方国家的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考虑到肠上皮化生与癌变的潜在关系,对BE进行及时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内镜检查技术的发展,对BE的识别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临床处理中,我们应首先诊断出BE,然后再确定出癌变高危人群,并将其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进行严密随访,控制食管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肠道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以专性厌氧菌为主的微生态系统,约400种细菌定植在肠道内,仅类杆菌和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肠道菌群根据定植部位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肠腔菌群和黏膜菌群两类,肠腔菌群占主要部分,参与对肠道食物的分解消化过程。黏膜菌群则形成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道免疫状态。在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机体与正常菌群之间保持着生态平衡,各微生物之间维持着稳定的比例,并作为机体的屏障,拮抗外来致病微生物的入侵。一旦这种平衡受到破坏,机体就会容易发生变化而导致肠道疾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核因子E2p45相关因子2(Nrf2)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结肠原位种植肿瘤中诱导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及其同工酶表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RNAi技术建立Nrf2基因低表达的结肠癌细胞系HT-29,常规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在BALB/cA nude小鼠中建立皮下肿瘤模型,用皮下肿瘤构建裸鼠结肠原位肿瘤模型。分别用低、中、高剂量EGCG作用4周,实验结束后,剥离结肠原位肿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检测其中Nrf2蛋白表达和RT-PCR法检测Nrf2、UGT1A、UGT1A8和UGT1A1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EGCG组的动物体重、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和Nrf2的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Nrf2、UGT1A、UGT1A8 和 UGT1A10的mR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rf2在EGCG诱导裸鼠结肠原位种植肿瘤UGT1A及其同工酶的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Barrett食管临床及内镜特点与病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临床症状、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并对BE黏膜发生肠上皮化生(IM)及异型增生的相关因素作初步探讨。方法回顾分析经胃镜下诊断的547例BE患者的临床和镜下特点,其中经病理确诊59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胃镜表现、病理类型与IM及异型增生的关系。结果BE患者以男性居多,随年龄增长有增多趋势。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症状(GERD),少数患者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炎(RE)表现。黏膜形态以岛状型多见,柱状上皮长度以短段为主。病理类型以胃底型及贲门型多见,显著高于特殊肠化生型。肠化生型BE上皮异型增生发病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病理类型。IM及异型增生在两性别间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30岁以上发病率显著高于30岁以下组。长段BE的IM及异型增生发生率高于短段BE,全周型及舌型发生率高于岛状型,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E多发于男性、年长患者,是独立于RE及GERD的疾病。BE镜下以短段、岛状型多见。肠上皮化生少见,但此种类型的异型增生率高,是癌变的危险因素,需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