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值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入选2009年7月—2011年5月4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其入院时和入院后24 h的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30 d后统计45例中毒患者死亡和存活例数。分别计算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异常作为判断中毒患者预后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4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30 d后随访,死亡28例,生存17例,存活率为37.8%。死亡组入院后24 h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较存活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的检查结果作为对中毒的预后判断指标其敏感性均较低,分别为35.7%、32.1%和7.1%,入院后24 h的白细胞计数结果的敏感性也较低(67.8%),入院后24 h的总胆红素结果的敏感性虽高(96.4%),但特异性较低(70.5%),入院后24 h血肌酐值和百草枯中毒的预后有较好的依从性,其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测值为93.3%,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入院后24 h的血清肌酐值是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及绿色通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转诊无缝对接效率的影响。方法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于2016年7月1日启用微信平台结合绿色通道的模式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转运,建立由120、急诊科、心内科以及不具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能力的连云港市区及四县内各医院急诊科参与的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传输病史和心电图资料,并开放绿色通道尽快行急诊PCI治疗,其中急性STEMI并符合条件的患者绕行急诊。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收治的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微信平台及绿色通道之前170例(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患者设为A组(对照组),将应用微信平台及绿色通道之后339例(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患者设为B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入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PCI治疗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院内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两组PCI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及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和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均较微信平台及绿色通道应用前显著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和绿色通道的应用有助于急性STEMI患者的无缝转诊对接,明显缩短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和入门-球囊扩张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63.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MS)目前仍然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我国青壮年生命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现有的风湿性心脏病中,二尖辦病变发生率几乎100%,经典的外科手术存在创伤大、康复慢、遗留较大手术瘢痕影响美容及心理、手术危险性较大的固有缺陷。自1984年Inoue首先采用经皮二尖辦球囊扩张术(PBMV)成功地治疗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正常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百令胶囊组。模型组和百令胶囊组行5/6肾切除制备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模型,百令胶囊组以百令胶囊混悬液[4g/(kg·d)]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给予等量的自来水灌胃,大鼠自由饮水、进食。末次术后9周各组分别处死大鼠12只,测定血生化指标和尿蛋白排泄量;采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百令胶囊组大鼠血浆白蛋白(Alb)增高,胆固醇(choles-terin)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尿蛋白排泄(UAE)减少,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下降;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检测示TGF-β1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随着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程度加重,TGF-β1的表达增加,提示TGF-β1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的进展;百令胶囊干预后,肾小球硬化大鼠TGF-β1的表达明显下调,可能是百令胶囊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DR、CT、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分别采用DR、CT、MRI 3种方法进行检查.对比3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压缩椎骨节数、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等指标,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①MRI检查临床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DR、CT,且DR检查诊断敏感性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RI检查受累骨节数和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均高于CT及DR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T、MRI检查压缩椎骨节数均高于DR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T和MRI检查在诊断压缩椎骨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检查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成像速度快但早期极易漏诊,可作为脊柱转移瘤的初步筛查工具;CT对骨密度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清楚显示椎体内部及附件的细微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范围、碎骨片移位及椎管受累情况,但对脊柱整体的检查较为受限,误诊率较高;MRI能够对骨髓早期变化做出诊断,且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疑似脊柱转移瘤时可首选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甲状腺疾病患者红细胞中微量元素与甲状腺功能激素间的关系并探讨其相互作用.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技术(AAS)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分别检测19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红细胞中微量元素Se、Zn、Cu、Fe含量和血浆中甲状腺激素(T3、T4、FT3、F 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Zn的含量甲低组显著地高于甲亢组(t=8.43,P<0.01)、亚甲亢组(t=6.97,P<0 .01)和正常组(t=4.25,P<0.01),甲亢和亚甲亢组显著低于正常组(t=3.46,P<0.05;t=2.52,P<0.05). 甲亢组的Cu显著地高于正常组(t=2.45,P<0.05).甲亢组的Fe 初诊组显著地高于治疗组(t=2.02,P<0.05).甲亢、亚甲亢、甲低组Zn的含量与T3、T4、FT3、FT4显著负相关(r≥0.436, P<0.01),与TSH显著正相关(r≥0.501,P<0.01).甲亢和亚甲亢组Se的含量与T3、T4、FT3、FT4、TSH浓度显著正相关 (r≥0.629,P<0.01).甲亢、亚甲亢和甲低组Cu的含量与T3 、T4、FT3、FT4显著正相关(r≥0.320,P<0.01)与 TSH显著负相关(r≥0.498,P<0.01).经治疗后,异常的微量元素水平可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微量元素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和生物作用中可能有重要意义;甲状腺功能激素可能影响红细胞中微量元素的代谢  相似文献   
67.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给予参麦注射液静滴治疗,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评估虱左心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参麦注射液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且对左室舒张功能也有显著疗效。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伴LVD有确切疗效,无不良副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索针对省际对口支援新冠肺炎医疗队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感染防控模式,确保实现疫情救治及队员防护安全。方法:建立三级感控管理体系,优化医疗队感控工作制度与流程,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感控知识培训,特别是个人防护穿脱操作,明确隔离病区及驻地感染控制要点,设立专人督导,开展焦虑调查并有针对性开展减压沙龙等。结果:医疗队共310人,集中培训后,队员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掌握由(18.24±1.81)分提高至(23.45±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个人防护知识掌握程度好于流行病学知识;截止3月11日,累计治愈新冠肺炎患者 917例,治愈率由前期的10.98%提高到90.34%,而医疗队队员未发生一人感染。情绪方面,队员普遍面临焦虑问题(80.13%),主要集中在防护不到位(76.42%)、工作量大(49.59%)、患者病情较重(40.65%)、驻地安全性(22.35%)等方面,随着各项减压措施的开展,焦虑均显著下降,但思念家人情绪则随着支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应充分结合省际对口支援新冠肺炎医疗队自身特点,提前谋划、推进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与落实,特别是对于感控组织建设、感控知识培训、驻地感控管理以及心理疏导等方面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 ,对白细胞介素 -2(IL -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 -2R)的临床应用颇受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1]。而对胸水中IL -2、SIL -2R的检测报道不多 ,为此我们对62例胸水进行了研究 ,观察该项研究能否作为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指标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一)正常人 :35人。均为我院预防保健科体检合格的健康人。肝、心、肺、肾等重要脏器无疾患 ,肝、肾功能试验正常。(二)病人组 :均为临床上明确诊断的结核性胸水32例、癌性胸水30例 ,全部病例均经体征、X片、CT、部分…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单纯的叶酸、维生素B12以及恶性贫血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体内的血清蛋白含量。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共76例,按照诊断结果分成3组:叶酸缺乏组、维生素B12缺乏组及恶性贫血组。研究各组的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前清蛋白、葡萄糖、铁蛋白、转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结果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前由于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以及恶性贫血3组之间的指标,除了清蛋白/球蛋白比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治疗前、后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贫血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前、后各组的血红蛋白、总蛋白、葡萄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叶酸和维生素B12贫血有效,恶性贫血尚需要更加有效的方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