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 ,以周身关节对称性肿痛伴晨僵为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病本身可出现继发性骨质疏松改变。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改变伴有骨脆性增加而易导致骨折的疾病 ,是一种增龄性疾病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 ,该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四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 ,严重者可造成畸形、骨折 ,导致心理压抑。一旦发生髋骨骨折 ,1 2 %~ 2 0 %的患者死亡 ,5 0 %的患者终生需他人护理。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维生素D缺乏、低钙、性激素不足、运动过少、不规则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原因更…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检测,观察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CM)特征及其抗缺血及再灌皮质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调控神经元功能的机制。方法: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luo Jiunao Injection,TLJNI)作用于正常、缺血和缺血再灌三种培养状态的大鼠CMECs,分别收集有药物干预及无干预的三对无血清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并测定其LDH值。同步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亦分为正常、缺血、缺血再灌三组,用低(10%)、中(50%)、高(100%)三种浓度的各类CMECs-CM分别作用上述三种培养状态的神经元,测定其LDH漏出率。结果:比较TLJNI干预后的CMECs-CM与无干预的CMECs-CM中LDH漏出值,CMECs缺血组与缺血再灌组经药物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1)。对于缺血神经元,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Is-CM)高浓度(100%)和TLJNI干预后的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 with drug treatment,IsT-CM)高浓度(100%)作用后表现为增加LDH漏出率(P<0.01),而低浓度10%的IsT-CM则降低LDH漏出率(P<0.05);对于缺血再灌神经元,与对照组比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能降低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均以10%或50%的CM降低损伤为佳,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normal CMECs,N-CM)及缺血再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reperfusional CMECs,Rp-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于正常神经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增加了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N-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LJNI能够防御CMECs缺血及缺血再灌的损伤,可以通过内皮细胞介导发挥抗缺血及缺血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提示CMECs-CM及TLJNI干预后的CMECs-CM均存在着抗缺血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探索我市布病流行规律,为卫生行政采取防控措施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选择4个固定监测乡和1个非固定监测乡进行人间布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调查5个乡(镇)的10个自然村,流行病学调查1 339人,血清学检测189份,血检凝集试验阳性率7.94%,感染率1.12%。结论被监测乡村布病感染病较高,针对重点人群,及时做好预防布病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防范能力,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索新生大鼠胰腺nestin阳性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并使之形成类胰岛样细胞团的方法。方法应用胶原酶消化新生大鼠胰腺,将消化的组织碎片培养形成类胰岛样细胞团后传代。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贴壁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nestin的表达。RT-PCR检测培养1周的贴壁细胞nestin及细胞角蛋白(CK19)的表达。结果在pH 7.6条件下培养24-36 h有部分细胞贴壁生长,改用pH 7.4无血清RPMI 1640培养液培养18-24 d可形成类胰岛样细胞团,传代后可有单层细胞生长。培养24~36 h的贴壁细胞nestin呈阳性,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阴性,形成的类胰岛样细胞团传代后24 h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呈阳性。培养1周的单层细胞经RT-PCR扩增获得nestin 片段,但未获得CK19相应的片段。结论类胰岛样细胞团传代培养后可表达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胰腺nestin阳性细胞具有胰岛干细胞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
李卫红  袁妍 《全科护理》2011,9(13):1156-1156
总结慢性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强调应绝对卧床休息、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加强饮食护理、预防与控制出血、预防与控制感染、合理选药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二期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通过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6~12个月的29例(29眼)二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用聚丙烯缝线将人工晶状体襻固定于睫状沟中.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术后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16眼,0.3~0.5者12眼,0.2~0.3者1眼.术后视力与术前最佳校正视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主要为眼内出血(1眼)、人工晶状体倾斜(2眼).结论 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及睫状沟缝合固定襻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对传染病死亡网络直报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居民死亡回顾性调查传染病死亡率为7.71/10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死亡率1.48/10万,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2.79/10万,与居民死亡调查传染病死亡率相比差异显著;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与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漏报率80.85%,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漏报率63.8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漏报、缺报病种不同。结论两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传染死亡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不能如实反映居民传染病死亡状况;应继续加强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管理,加强死亡病例根本死因判定的培训,正确、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和编制根本死因ICD10编码,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灶特征、病理检查、VIN与宫颈病变关系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病理检查中有VINI8例,VINⅡ8例,VINⅢ7例,其中10例为单发病灶,13例多发病灶,4例VINI、VINⅡ并存,1例VINI、VINⅡ、VINⅢ并存,2例VINⅡ、VINⅢ并存。11例(47.8%)合并宫颈癌前病变及浸润癌,18例(78.3%)有外阴或宫颈尖锐湿疣。23例中17例手术治疗,除1例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其余病例经追踪随访9个月至2年无复发迹象。结论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发病年龄轻,外阴赘生物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不同程度病灶共存及与宫颈癌前病变共存。治疗以外阴切除术、局部病灶切除术为主。治疗效果好。复发病例可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