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83篇
综合类   270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朱辉  孙顺杰 《淮海医药》2014,(2):153-153
目的:观察比对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与间断静脉注射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利尿效果。方法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分析42例NYHA心功能IV级患者,分为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组(观察组)21例和间断静脉注射呋塞米组(对照组)21例,2组使用呋塞米剂量相同,监测每日尿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尿量多于对照组( 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治疗严重心力衰竭,利尿效果明显优于间断静脉注射法。  相似文献   
42.
43.
44.
18F-FDG hPET/CT与99Tcm-MDP骨显像探测乳腺癌骨转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和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骨显像(BS)对乳腺癌相同位置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乳腺癌患者102例分别行18F-FDG hPET/CT颈胸腹部显像和99Tcm-MDP BS,间隔时间不超过4周,结果均以CT、磁共振成像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为确诊依据。结果:102例患者中24例有骨转移,两法相同位置发现102个转移灶;18F-FDG hPET/CT检查发现65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64.7%,特异性98.0%,准确率为75.0%;99Tcm-MDP BS发现93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灵敏度91.2%(P<0.01),特异性为86.0%(P>0.05),准确率为89.5%(P<0.01),其灵敏度、准确性明显高于18F-FDG hPET/CT显像。结论:探测乳腺癌骨转移,99Tcm-MDP BS应作为首选诊断方法,18F-FDG hPET/CT探查乳腺癌骨转移灵敏度及准确性低,单独使用价值有限,但其与99Tcm-MDP BS具有互补性,两者联合探查乳腺癌骨转移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5.
背景与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2种抑制剂硫酸化磷酸甘露戊糖(phosphomannopentaosesulfate,PI-88)和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抑瘤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低分化食管鳞癌TE-13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构建食管癌皮下侵袭模型,随机分为4组,30mg/kg PI-88组、2mg/kg ASODN组、20mg/kg PI-88+1mg/kgASODN联合用药组和无菌盐水对照组。模型建立后,各组于肿瘤接种区按上述剂量注射受试物,每天注射1次,注射15d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体积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瘤中Hpa的表达。结果:接种后第6d,所有裸鼠在接种部位均长出肿瘤。接种后第21d,ASODN组、PI-88组和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体积小于ASODN组和PI-88组(P均<0.01),ASODN组与PI-88两组体积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抑瘤率:ASODN组为49.67%,PI-88组为51.44%,联合用药组为83.00%。ASODN组、PI-88组和联合用药组MV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I-88组和联合用药组MVD小于ASODN组(P<0.01),但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Hpa基因表达:ASODN组0.45±0.12,PI-88组1.22±0.01,联合用药组0.52±0.05,对照组1.33±0.05;Hpa蛋白表达:ASODN组43.40±7.80,PI-88组114.40±14.47,联合用药组37.40±7.20,对照组121.20±11.90。ASODN和联合用药组Hp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pa基因:P<0.01;Hpa蛋白:P<0.01),PI-88组和对照组Hpa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ASODN和联合用药组Hpa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ASODN或联合PI-88用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PI-88的作用可能主要在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ASODN的作用可能主要在于抑制肿瘤Hpa基因和蛋白合成。两者联合用药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比研究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仪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肺癌患者56例,分别行18F-FDGSPECT/CT胸腹部显像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56例患者中24例有骨转移,共发现92个转移灶;18F-FDGSPECT/CT检查发现68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73.9%,特异性94.1%,准确率为81.1%;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发现82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灵敏度89.1%(P<0.01),特异性为72.5%(P<0.05),准确率为83.2%(P>0.05)。当把骨骼转移性病变以成骨性与溶骨性方式分类时,99mTc-MDP骨显像可判定94.3%的成骨性转移灶和82.1%的溶骨性转移灶,而18F-FDGSPECT/CT可判定58.5%的成骨性转移灶和94.9%的溶骨性转移灶。结论探测肺癌骨转移,18F-FDGSPECT/CT显像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9mTc-MDP骨显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两者诊断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99mTc-MDP骨显像联合18F—FDGSPECT/CT显像检测肺癌骨转移,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射频消融后肝癌残余病灶的治疗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1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射频治疗后有残余不规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部分肋骨切除术后进行HIFU治疗.对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的6个形状不规则残留病灶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治疗区7-14天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6例患者在HIFU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48h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动态增强MRI检查证实残余病灶均全部灭活,平均随访12.2个月(6~21个月),未出现局部复发和新生病灶.结论:HIFU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体外适形治疗肝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突变生物合成作为产生抗生素衍生物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以来,发挥了巨大作用,已开发出许多至今在临床上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品种。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突变生物合成技术可直接对次级代谢途径中一特定酶基因进行改造获得突变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综述了突变生物合成技术在微生物药物领域的应用,特别是结合基因技术进行突变生物合成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9.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性激素及其受体与食管鳞癌(ESCC)及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44例ESCC高发区原发性ESCC患者、60例高发区健康者、60例低发区健康者,采用RIA法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岁和>40岁的ESCC手术切除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对其中9例标本取4.0~5.0mg癌新鲜组织进行ER蛋白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无论男女,低发区健康组血清T、E2水平与高发区健康者、高发区ESCC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ESCC患者中,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者血清T、E2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与>40岁组的PR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患者ER主要定位于细胞质,>40岁患者主要定位于细胞核。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ESCC组织ER表达位于66kD和67kD条带,但以67kD条带表达更为显著。结论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变化可能是食管癌变的重要机制,并与患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