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染色体调节因子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株U87,转染EZH2 RNA干扰质粒作为siEZH2组,另外设置空质粒转染(NC)组和空白对照(Blank)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干扰效率.采用MTT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松质骨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DHS结合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6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0~22个月。采用Kudema改良Merled’Aubigne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无切口感染,无死亡病例,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严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髋内翻2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5~23周,平均18周。髋关节功能评价优39例,良19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9.2%。结论:DHS结合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一种较为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EH)是全球发病率最高且并发症最多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也与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一样逐年递增。据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近1.6亿,但知晓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44.7%和28.2%,控制率更低至8.1%,我国  相似文献   
15.
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研究大鼠脊髓Ⅱ层神经元中神经肽Y Y1受体与生长抑素共存关系。结果显示在Ⅱ层深部许多神经元含Y1受体-免疫反应性物质,只观察到少量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其中个别Y1受体阳性神经元也含生长抑素免疫反应性物质;在局部使用秋水仙素后,大多数Y1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含有生长抑素免疫反应性物质。推论脊髓背角Ⅱ层神经元中的Y1受体可能与生长抑素在脊髓水平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社区康复医疗对脑梗死病人在记忆、智能、焦虑、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预防复发方面的影响 ,我们对来自社区的 1 1 4例脑梗死病人 ,进行了为期 1年的随访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自 1 997年 1月~ 1 999年 1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和急症内科住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柯达All-pro 100自动洗片机的常见故障及故障原因,并针对各故障进行检修实例分析,有助于维修和使用人员更好地维护自动洗片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变率和时程的电流刺激下神经元的放电情况,方法:在经典的H-H神经元模型上,用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电流作为刺激信号,仿真研究神经元的放电情况。结果:正弦电流刺激在很大的频率范围内可以引发神经元的阵发放电,特别是足够强的超低频正弦电流刺激可引起神经元的长时程阵发放电,结论:变率很小的电流刺激可以引发神经元的长时程阵发放电,这是对传统的神经元适应性观点的补充,同时也说明了强大的慢突触后电位不仅仅具有对突触功效调节的作用,也是神经元超常兴奋的原因之一,或许还是某些疾病或神经功能紊乱(如癫痫)的电生理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19.
背景阵发性去极化漂移是癫痫活动的脑神经元的细胞学特征,过去认为其产生与突触传递异常有关.近年来,阵发性去极化漂移的内因机制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目的观察小剂量藜芦碱诱发大鼠脑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活动的特征,探讨其可能的离子机制.设计探索性观察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10/2004-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选择出生后14 d的健康SD大鼠40只,所需试剂购自天津市医药公司和Sigma公司.干预大鼠经腹腔麻醉后取脑切片,通过0.5 μmol/L藜芦碱诱发癫痫样活动.在6张脑片上诱发产生阵发性去极化飘移样放电后,灌流液中加入80 nmol/L河豚毒素,在另外5张脑片上,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5μmol/L)替换河豚毒素,观察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放电模式.②电压钳模式下通过细胞Ⅰ-Ⅴ反应计算河豚毒素敏感性持续性钠电流的大小.结果小剂量藜芦碱细胞外灌流后,随着神经元膜的超极化,大鼠CA1区锥体细胞表现出固定模式的阵发性去极化漂移串样放电,这种电活动可被小剂量(80 nmol/L)河豚毒素或(5 μmol/L)苯妥英所阻断.电压钳模式下测量阈下河豚毒素敏感性钠电流,在膜电位-55,-60,-65mV范围内,癫痫放电神经元测值明显增大,表明小剂量藜芦碱可增强持续性钠电流,并具有电压依赖性.结论小剂量藜芦碱可在大鼠脑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上诱发出阵发性去极化漂移样癫痫活动.小剂量河豚毒素或苯妥英可阻断这种癫痫活动,其离子机制可能与持续性钠电流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氯丙嗪对正常成年大鼠自由活动状态下皮层HVSs节律以及面部抽搐的影响.方法 通过在体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技术结合视频录像,对可自由活动的正常大鼠进行皮层脑电和面部肌电长程记录,观察大鼠腹腔注射氯丙嗪后皮层HVSs节律个数、持续时间以及HVSs出现期间面部活动及肌电的变化.结果 大鼠清醒静止状态下自发出现HVSs节律,面部偶发抽搐,腹腔注射低剂量氯丙嗪(1.5 mg/kg)和高剂量氯丙嗪(3.0 mg/kg)后均使HVSs节律个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大鼠面部肌肉节律性活动增多、持续时间延长.结论 氯丙嗪能增强生理状态下出现的HVSs节律及面部抽搐,提示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可能与HVSs节律有关,而多巴胺受体可能参与大鼠皮层HVSs节律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