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后的系统康复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74例股骨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37例。两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同时行系统式康复训练.于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实验组在术后2周及3个月时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式康复训练明显减少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效促进了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是一项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尺骨鹰嘴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51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22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9例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均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行功能锻炼.[结果]51例均获随访,时间8 ~ 42个月(18±3.4)个月.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优1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9%(20/22);肘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7% (26/2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鹰嘴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2种入路疗效相当,骨折类型是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最重要因素,选择合适手术入路要依患者骨折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以往采用二维图像资料如X射线片、CT、MRI扫描等进行骨关节病手术设计,在反映骨关节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和畸形情况等方面不全面、欠准确,而且缺少直观性。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辅助骨关节伤病手术治疗的新方法。方法:按反求工程的基本原理,采用医学CT/MRI扫描获取106例骨伤病患者骨骼二维图像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建立骨、关节解剖模型,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CAD软件进行精确分析,进一步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骨关节原型进行实物原型分析,然后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计算机进行外科手术过程设计、预演,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外科手术辅助模板、个性化植入物等,最后精确实施骨关节外科手术。结果与结论:31例骨关节畸形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的解剖外形和功能;17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31例骨折患者术后3~6个月获得骨折愈合;7例个性化假体和8例内固定重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器械断裂、假体松动和肿瘤复发;12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术后恢复正常髋臼包容和良好髋关节功能。提示计算机辅助技术可应用于骨关节畸形精确数字化矫形,设计个性化假体,辅助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疑难假体置换,辅助特殊疑难骨折、关节内骨折、陈旧性骨折复位、固定,骨肿瘤的个性化切除设计、结构与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5.
肱骨头多部分骨折后溶解吸收、股骨头坏死、关节感染、骨肿瘤等疾病都可导致肱骨头缺损及骨不连[1],2016年10月本院创伤骨肿瘤科采用以健侧为模版联合3D打印技术,定制全反式肩关节假体,治疗1例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术后肱骨头缺如、再发肱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9岁... 相似文献
16.
背景:以往采用二维图像资料如X射线片、CT、MRI扫描等进行骨关节病手术设计,在反映骨关节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和畸形情况等方面不全面、欠准确,而且缺少直观性。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辅助骨关节伤病手术治疗的新方法。方法:按反求工程的基本原理,采用医学CT/MRI扫描获取106例骨伤病患者骨骼二维图像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建立骨、关节解剖模型,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CAD软件进行精确分析,进一步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骨关节原型进行实物原型分析,然后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计算机进行外科手术过程设计、预演,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外科手术辅助模板、个性化植入物等,最后精确实施骨关节外科手术。结果与结论:31例骨关节畸形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的解剖外形和功能;17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31例骨折患者术后3~6个月获得骨折愈合;7例个性化假体和8例内固定重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器械断裂、假体松动和肿瘤复发;12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术后恢复正常髋臼包容和良好髋关节功能。提示计算机辅助技术可应用于骨关节畸形精确数字化矫形,设计个性化假体,辅助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疑难假体置换,辅助特殊疑难骨折、关节内骨折、陈旧性骨折复位、固定,骨肿瘤的个性化切除设计、结构与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7.
18.
数字化骨科手术新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广泛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出独特的数字化骨科手术新方法 ,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骨关节创伤治疗、韧带重建修复、骨肿瘤切除重建、骨关节严重畸形矫正等骨科各分支领域,探讨数字化骨科手术的特点和临床效果,以期运用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图像分析处理技术提高骨科疾患诊治水平。方法按反求工程的基本原理,通过CT/MRI扫描获取患者骨骼的二维图像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建立骨关节解剖模型,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CAD)软件进行精确分析,进一步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制作骨关节原型并进行实物原型分析,而后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计算机进行外科手术过程的设计和预演,合适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以及基于CAD-RP技术外科手术辅助模板、个性化植入物的制作等,最后精确实施骨科手术。结果采用该方法治疗123例骨科疾患,在以下临床数字骨科学领域获得成熟经验:(1)计算机辅助骨关节畸形精确数字化矫形;(2)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假体:如全膝、全髋、半骨盆等;(3)计算机辅助前、后交叉韧带重建;(4)计算机辅助特殊疑难假体置换:如发育不良性髋脱位假体置换及翻修手术、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全髋置换手术等;(5)计算机辅助特殊疑难骨折、关节内骨折以及陈旧性骨折的复位固定等;(6)骨肿瘤个性化切除的设计、结构与功能重建;(7)脊柱侧弯的个性化矫形设计与精确实施;(8)脊柱后凸的个性化矫形设计与精确实施;(9)计算机辅助齿状突骨折复位固定;(10)计算机辅助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的手术设计和精确置钉技术;(11)计算机辅助颈椎椎弓根的形态分析、测量与精确置钉技术。结论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术者可以通过CAD、骨关节原型制作、计算机辅助手术设计和预演、个性化辅助手术模板及个性化骨缺损修复植入物制作等手段精确实施骨科手术,实现骨科手术的数字化、个性化和精确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融合(PLIF)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多节段腰椎滑脱病例采用PLIF技术治疗,即后路腰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结果 9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8.5个月.临床疗效按照邹德威综合评价标准:优3例,良6例.术后每3个月复查X线片,术后6~12个月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所有病例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随访期间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PLIF技术是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术式,治疗中应做到减压充分、植骨满意、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辅助恶性骨肿瘤个性化切除与精确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恶性骨肿瘤个性化切除与精确重建的新方法,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恶性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7月共收治1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9~46岁。Enneking分期ⅡA期8例,ⅡB期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薄层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重建三维解剖模型,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技术精确设计肿瘤切除范围、个性化辅助手术模板以及个性化骨修复体,模拟骨缺损修复重建过程。术中按照CAD方案精确切除肿瘤组织,采用外形匹配的异体骨或异体骨+个性化人工关节置换重建骨肿瘤切除后遗留骨缺损。随访期间采用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52个月,平均24.8个月。术后早期X线片显示骨缺损区域结构重建效果好,骨缺损区域解剖结构获得恢复。所有患者均存活,末次随访MSTS评分为17~27分,平均23.5分,其中优7例,良4例,可2例。2例发生异体骨感染,1例异体骨不愈合,1例钢板断裂,2例异体骨吸收。1例髋臼肿瘤术后18个月局部复发,行肿瘤再切除治疗。结论将计算机辅助技术用于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可以正确设计肿瘤切除边界、准确切除肿瘤并对病变区域的骨关节结构进行精确重建,从而将骨肿瘤手术治疗提升到个性化外科手术的高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