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总结第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第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结果。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随访3-96个月,所有病人均未见病灶复发。结论合适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显微手术操作是第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应尽可能全切海绵状血管瘤,并注意避免损伤第三脑室内重要邻近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40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随访3~12个月,41例患者症状消失,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通过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手术安全,可避免过度牵拉神经血管结构及扩大骨窗来切除突入邻近结构的肿瘤,是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后交通动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78例手术患者中,269例行瘤颈夹闭术,9例行包裹加固术,术中辅助使用神经内镜86例.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GOS评分:4~5分256例,2~3分15例,死亡7例.无动脉瘤残留及复发.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并辅助使用神经内镜治疗后交通动脉瘤,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1 一般资料1 1 男 1 3例 ,女 5例 ,年龄 2~ 52岁 ,其中 1 5岁以下 1 3例 ,1 6~ 50岁 4例 ,50岁以上 1例。跌伤、坠落伤 1 5例 ,车祸 3例。本组于伤后 30min~ 5d入院 ,神清1 4例 ,嗜睡 4例 ,入院GCS评分 1 3~ 1 5分 1 5例 ,9~ 1 2分 3例。1 2 影像学检查  1 5例经CT检查发现 ,MRI检查 3例 ,CT骨窗位发现枕骨骨折 1 2例 ,伴左额脑挫裂伤 1例 ,血肿量 5~ 2 5ml。1 3 方法和疗效 锁孔术治疗 1 8例 ,具体方法 :急性期入院先行保守治疗 3~5d后 ,亚急性血肿入院即行手术。在静脉麻 +局麻下 ,以血肿为中心作跨横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及3.0TMRI上胶质瘤模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16只SD大鼠经在矢状缝右侧3mm,冠状缝前1mm缓慢进针注入10pAC6鼠胶质瘤细胞(PBS)5×10^5个。随机选取4只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按接种后4、7、10、14d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选取2只正常大鼠行MRIT1WI、T2WI平扫和增强扫描作对照。结果所有大鼠胶质瘤模型均成功构建,成瘤大鼠自第7d开始出现体重下降,觅食减少,反应迟钝。12d开始出现进行性颅内高压症状,出现眶周出血、眼球外突、偏瘫等表现,第13d死亡4只,第15d死亡8只,第17d死亡4只。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从接种第4d右侧大脑半球接种点可见小点状稍长rr2信号,增强扫描呈小点状强化;第7d病变更明显,呈小结节状强化;第10d结节较前增大,强化更为明显;至第14d病变进一步增大,中线移位明显,右侧大脑半球1/3~1/2呈长T2信号,但T1WI病变始终与周围正常脑组织不能区分;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区呈明显结节状强化周围水肿区无强化。正常大鼠脑组织T1WI呈稍长T1信号.皮质与白质分界不清;T2WI脑皮质与白质能较好分辨,皮质信号高于白质,双侧侧脑室后角呈高信号,小脑幕呈对称低信号;增强扫描脑组织无强化。结论大鼠自第7d开始出现成瘤反应.2周左右大鼠出现死亡.最长存活时间不超过3周:大鼠C6脑胶质瘤MRI呈等T1、长T2信号,MRIT2WI及增强扫描均能检测出大鼠C6脑胶质瘤.但增强扫描更能准确反映病变大小及形态.正常大鼠脑灰、白质及脑室在T2WI能较好显示,小脑幕呈对称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正常脑组织无强化,本实验为进一步进行脑胶质瘤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婴儿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的救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 ,AVM)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 ,是胚胎期脑血管胚芽异常发育而形成的畸形血管团[1] 。发病年龄在 10~ 4 0岁之间[2 ] ,在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期发病虽属罕见 ,但它是引起婴幼儿颅内自发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于 1989年 1月~ 2 0 0 1年12月收治 1岁以内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颅内婴儿AVM 16例 ,约占同期收住颅内AVM的 7 3% (16 / 2 18)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2 1天~ 11月 ,其中新生儿 3例 ,2个…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 男性,15岁,因头痛、头晕19个月,加重伴双下肢乏力、呕吐4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共济失调性步态,Romberg征(+),双眼水平眼颤(+),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CT示第四脑室处病灶呈等至低密度,无钙化和囊变,无瘤周水肿.  相似文献   
18.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葡萄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治疗组。采用硬膜外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监测直肠温度,亚低温治疗组保持大鼠体温在33.0±1.5℃。常温组维持大鼠通常体温(为38.0±0.5 ℃)。分别于术前、术后3、8、24和48 h取血,检测血糖含量,测定其基础值及伤后动态变化。结果实验性颅脑损伤后血糖明显升高,于伤后24 h达到最高水平。常温组伤后各时段血糖值与基础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亚低温治疗组伤后各时段血糖值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伤后各时段血糖值与常温组各时段血糖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亚低温治疗可抑制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抑制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这有利于减轻颅脑损伤后糖代谢障碍所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抑制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可能是亚低温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重建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个体化应用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16例行颅内血管重建术的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16例共18个动脉瘤,其中16个动脉瘤因处理动脉瘤需要行不同术式的颅内血管重建术,6个动脉瘤行移植血管重建,10个动脉瘤行原位血管重建。1例患者因移植血管闭塞致急性脑梗死,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于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颅内血管重建术是一重要治疗手段;应根据颅内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5年开始用锁孔手术治疗外伤性后颅硬膜外血肿,至2002年4月共治疗22例,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52岁。于外伤后30min~5d入院。神志清楚者17例,嗜睡5例;入院GCS评分13~15分18例,9~12分4例。1.2影像学检查19例CT检查,3例MRI检查证实为外伤性后颅硬膜外血肿,血肿量5~25ml。首次CT检查骨窗相发现枕骨骨折12例,伴左额脑挫裂伤1例。1.3方法和疗效急性期者入院先保守治疗3~5d,已属亚急性血肿者入院即行手术。在静脉麻醉+局麻下,以血肿为中心作旁开中线3~4cm跨横窦纵切口,在横窦上界或下界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