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1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1月至2006年8月,我科收治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1例,治愈65例,治愈率80%,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1例,男53例,女28例;年龄3~81岁,平均37岁。平均住院时间26.5d。交通伤61例,坠落伤11例,挤压伤7例,爆震伤2例。单纯胸部外伤26例,单纯四肢骨及骨盆骨折9例,单纯脑外伤6例,其余40例为多发伤。单侧多发肋骨骨折43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16例,浮动胸壁41例,血气胸47例,肺挫伤51例,脑外伤19例,四肢骨及骨盆骨折34例,椎体骨折11例,腹腔脏器伤8例,休克31例。ARDS诊断标准依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标准(与中华医学会2000…  相似文献   
72.
患者,男,34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半年入院。入院当天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循环呼吸功能趋于稳定,但神经系统恢复欠佳,一直处于植物状态。此后病人心脏功能渐差,行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经充分术前准备,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手术,术中发现心脏呈细菌性心内膜炎改变,二尖瓣腱索断裂,主动脉瓣无冠瓣叶穿孔。  相似文献   
73.
二尖瓣置换术中两种缝合方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二尖瓣置换术中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的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中 ,选取 5 0例 ,分为两组 ,每组 2 5例。一组病人以间断缝合的方法置换二尖瓣 ,另一组病人以连续缝合的方法置换二尖瓣。对两组病人缝合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缝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瓣周漏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间断缝合组有 8例绕线和断线情况发生 ,连续缝合组无绕线和断线发生 ,连续缝合组的缝合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间断缝合组。术后两组病人均未发生瓣周漏。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中连续缝合的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例 1.女 ,11岁。自小发现心脏杂音 ,近年来出现活动后气促 ,于 1992年 10月 3日入院。体查 :左侧第 2 ,3肋间可闻3/ 6级收缩期杂音 ,P2 亢进、固定分裂 ;心功能Ⅲ级 ;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符合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并肺动脉高压诊断。心外探查见有永存左上腔静脉 (PLSVC) ,较粗 (直径为 10mm)。切开右房 (RA)见中央型ASD 3 5cm× 4 5cm ,见冠状静脉窦 (CS)口较小 ,仅 0 6cm。行主动脉根部冷晶液灌注检查 ,见CS口有少量冷晶液溢出 ,而左房 (LA)内经ASD涌出大量冷晶液 ,探查LA发现CS与LA壁共…  相似文献   
75.
例 1.男 ,6 5岁。因脐周剧痛 4h入院。既往有 10年高血压病史 ,1年前体检发现 ,并经CT证实为腹主动脉瘤。入院时体查 :血压 90 / 6 0mmHg,心率10 5次 /min。贫血外貌。全身皮肤苍白、湿冷。全腹膨隆 ,距剑突 5cm以下中腹部可及 12cm× 15cm类椭圆形搏动性肿物 ,有明显触痛和腹肌紧张 ,肠鸣音弱。初步诊断为 :腹主动脉瘤破裂。彩色多普勒检查 ,初步证实为肾动脉开口下 ,直径 10cm 腹主动脉瘤破裂 ,并腹膜后广泛血肿形成。立即送手术室行剖腹探查 ,此时距发病只有 6h。在施行全麻前 ,患者意识已丧失 ,快速补液下血压波动在 30~ 6 0 / 2 0…  相似文献   
76.
77.
室壁瘤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室壁瘤的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对 1996年 2月~ 2 0 0 2年 5月的 2 5例室壁瘤手术进行回顾分析。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 ,首先处理室壁瘤 ,然后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室壁瘤手术包括切除后三明治直接缝合、切除后补片修补成形、室壁瘤的折叠手术。结果 :围手术期存活 2 2例 ,体外循环时间 14 9(66~ 195 )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为 81(39~ 138)min。共搭桥 71支 ,其中搭 1支 1例 ,2支 6例 ,3支 14例 ,4支 4例。围手术期死亡 3例 ,2例原因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 ,均经主动脉球囊反搏但无法纠正 ;另外 1例死于术后的心肌梗塞。对 2 2例随访 1~ 31个月 ,远期死亡 3例 ,其中 2例死于心肌梗塞 ,另外 1例死因不明。术后 1个月心功能Ⅰ级者 11例 ,Ⅱ级 5例 ,Ⅲ级 8例 ,Ⅳ级 1例。结论 :单纯切除后三明治直接缝合方法手术效果较成形手术 (切除后补片修补成形、室壁瘤的折叠手术 )差 ,但成形手术成功的前提是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估测室壁瘤切除范围、妥善采用缝合方式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全肺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1例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1例患者术前均通过手术安全性评估,但术后出现呼吸衰竭再次插管者7例.其中右全肺切除5例.左全肺切除2例;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者9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频繁室性心律失常2例;术后早期出现心功能衰竭者3例,所有患者经正规围手术期处理后无一例死亡。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术后早期易出现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强调积极地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患者 男,37岁。以右胸剧痛1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胸廓对称,胸廓挤压痛(-),右侧第5、7肋压痛,局部末触及包块,胸部X线片示:右侧胸壁肿块,性质待查。正电子断层显像(PET)发现右侧第5肋局部膨胀性溶骨破坏,并见周围软组织破坏影,相应部位可见殿堂放射性浓聚灶,  相似文献   
80.
心脾综合征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脾综合征(cardiosplenicsyndrome)[1]又称多脾综合征(polyspleniasyndrome)或无脾综合征(aspleniasyndrome)[2,3],有人称为心房异构或同形位(atrialisomerism)[4]。现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