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越来越得到国家、企事业单位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该文围绕如何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行了初步闸述.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牛源隐孢子虫.方法 提取牛粪中隐孢子虫卵囊DNA.根据隐孢子虫18S rRNA序列及环介导等温扩增(100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的原理,设计4条隐孢子虫特异引物,利用LAMP检测牛粪中隐孢子虫卵囊DNA和蓝氏贾第鞭毛虫DNA,以正常牛粪DNA为阴性对照.LAMP产物经SYBR Green I显色及电泳后观察结果,绿色判为阳性,棕色判为阴性,对LAMP产物进行电泳分析,观察其特征条带的情况.结果隐孢子虫卵囊DNA检测管经显色后时不再呈绿色,阴性对照及蓝氏贾第鞭毛虫DNA呈棕色.隐孢子虫LAMP产物经电泳后呈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阴性对照及蓝氏贾第鞭毛虫DNA无扩增产物.结论 LAMP方法敏感、特异、简便,可用于检测牛粪中的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63.
PCR技术不仅可检测极微量的隐孢子虫,而且具有高度特异性,在隐孢子虫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PCR检测中,隐孢子虫卵囊模板DNA的制备尤为重要,需对卵囊进行分离纯化和裂解后才能提取纯化DNA。本文综述目前常用的卵囊分离纯化、裂解和DNA提取纯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纯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gami(DE3)表达的可溶性裂殖子表面蛋白1C末端蛋白(MSP1-42,3D7株),检测其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的效果。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Rosettagami(DE3)为宿主菌诱导表达MSP1-42,用带组氨酸标签的镍柱纯化可溶性的MSP1-42。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用MSP142与弗氏佐剂乳化后,皮下注射,抗原免疫剂量每次为200“g/只,共免疫4次,每次间隔2周。佐剂对照组以PBS代替抗原同法免疫。免疫前及末次免疫2周后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及其与天然抗原的反应,用含10%和20%免疫血清的培养基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检测免疫血清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的效果。结果经镍柱纯化后获得纯度为95%以上的MSP1-42蛋白;免疫组个体在第4次免疫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滴度依次为1:640000、1:640000、1:160000,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表明MSP1-42免疫兔血清与恶性疟原虫表面蛋白有阳性反应;免疫血清能抑制恶性疟原虫在体外生长,在10%浓度时,3只免疫兔血清的抑制率依次为(51.94-24.2)%、(29.4±8.6)%和(86.7±7.4)%,在20%浓度时,抑制率分别为(93.3±7.5)%、(65.3±10.6)%和(96.4±1.0)%。结论大肠埃希菌Rosettagami(DE3)表达的MSP142蛋白免疫血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天然抗原,体外培养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经孕妇再次妊娠时母体与胎儿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恰当的流产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意愿随机选择300例曾经药物流产一次的健康孕妇作为药物流产组,同时选择300例曾经人工流产过一次的健康孕妇作为人工流产组。观察两组的孕期和分娩期中孕妇与胎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随访到分娩后1周。结果药流流产组再妊娠自然流产、早产发生率低,胚胎停育、胎死宫内发生率高,继发不孕发生率高。结论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各有利弊,但由于其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两者对经产妇再次妊娠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采用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通过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康复治疗的足踝部损伤术后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四周对自身背伸活动度及踝关节跖屈进行测量,采用法定评分标准对患肢踝关节的功能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前四周患侧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角度为(11.30±9.68)°,(21.87±11.00)°,踝关节功能评分为(34.66±21.08)分,治疗之后四周为(19.07±9.83)°,(30.21±9.61)°,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为(55.44±22.38),治疗后角度增加,评分也有所提高。结论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采用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效果显著,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人肝癌中表达的3种septin 蛋白1, 2和6自身之间和相互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探讨在肝癌中septin家族的作用方式. 方法:通过构建septin家族基因的pCMV-Myc,pCMV-HA表达载体,采用人肾293细胞内蛋白的免疫共沉淀进行验证蛋白的相互作用. 结果:Septin 家族蛋白中确实存在着相互作用,不仅蛋白相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且同一种蛋白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 结论:Septin家族蛋白可能以复合物的形式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参与细胞活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社区双向转诊模式的实施情况与护理体会。方法:对社区双向转诊模式实施前后的240例患者的转诊率及再入院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双向转诊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结果:实施双向转诊护理后,患者的转诊率由干预前的30.8%(37/120)提高到68.3%(8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人院率也由干预前的63.7%降低到22.1%。结论:实行双向转诊,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基层社区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
宫颈癌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此于乳腺癌,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4万人,居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1].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作为我国传统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对宫颈癌细胞有杀伤作用.本实验通过青蒿素对宫颈癌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的研究,为临床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将30只6 周龄雌性BALB/c 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约2 000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后3、6、12个月(感染早、中、晚期)收集小鼠肝脏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MDSCs 及其亚型M?MDSCs、PMN?MDSCs 与Treg细胞比例。结果 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MDSCs 比例分别为(1.61 ± 0.36)%、(5.68 ± 0.69)%和(16.18 ± 0.69)%,对照组分别为(2.19 ± 0.42)%、(0.99 ± 0.07)%和(4.18 ± 0.84)%,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感染组小鼠感染3、6、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M?MDSCs 比例分别为(0.69 ± 0.27)%、(5.30 ± 0.72)%和(10.75 ± 0.29)%,对照组分别为(0.42 ± 0.24)%、(0.69 ± 0.02)%和(2.12 ± 0.13)%,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1);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PMN?MDSCs 比例分别为(0.93 ± 0.23)%、(0.32 ± 0.02)%和(5.14 ± 1.03)%,对照组分别为(1.77 ± 0.26)%、(0.28 ± 0.05)%和(1.99 ± 0.90)%,感染后3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35 ± 0.14)%、(6.24 ± 0.38)%和(3.41 ± 0.07)%,对照组分别为(3.48 ± 0.46)%、(3.65 ± 0.45)%和(3.12 ± 0.12)%,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6个月和12个月后,其肝脏白细胞中MDSCs与Treg细胞比例增加,前者比例变化更加明显,以M?MDSCs为主;以上提示M?MDSCs可能在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中后期发挥主要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