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系统评价胸腔化疗联合热疗治疗肺癌胸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配合补充检索手段,收集所有比较胸腔化疗联合热疗与单一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逐步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评估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随机对照试验(1 329例患者)。有效性评价: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均高于单纯胸腔化疗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合并效应量分别为[OR=3.95,95%CI=(3.04,5.13)]、[OR=2.80,95%CI=(2.13,3.68)]、[OR=3.11,95%CI=(2.34,4.14)]。安全性评价:联合组的胸痛、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肾脏损害及发热的发生率均低于单纯胸腔化疗组,但只有胸痛发生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合并效应量为[OR=0.57,95%CI=(0.34,0.93)]。结论:与单纯胸腔化疗相比,联合疗法可提高近期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临床安全性较好,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1)阴性对照组(C组):开腹后仅翻动胰腺组织;(2)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组):3.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3)腹腔灌洗组(w组):复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成功后于胰腺被膜外放置灌洗管。于下腹部留置引流管,生理盐水行腹腔持续灌洗;(4)腹腔注射组(E组):取S组大鼠的胰腺匀浆及腹水,于正常大鼠腹腔内注射。于造模后3h、6h、12h分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细胞因子NF—KB、TNF-α、IL-1β;对胰腺及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S组及E组肺泡间质水肿、出血,并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在不同时相,S组、w组和E组NF—kB、TNF-α、IL-1β均高于C组(P〈0.01),w组升高的幅度小于S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腹水可以导致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NF—KB、TNF—α、IL-1β表达增加,提示这些因子参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过程,原因可能与相关性腹水激活单核-巨噬细胞有关。早期腹腔灌洗将SAP相关性腹水进行稀释并引出体外,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下调NF-kB、TNF—α、IL-1β,减轻肺损伤的程度,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3.
用国产噻吗心安0.25%眼药水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用一滴眼药水后观察24小时内眼压变化并与1%匹罗卡品比较;以及每日两次,每次一滴,连续用药六个月,观察眼压控制情况及副作用。证明其疗效满意,优于匹罗卡品,大多数病人眼压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无重大不良反应。并证实其降眼压作用的机制,系减少房水生成。  相似文献   
44.
CyclinD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CyclinD 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41例胆囊癌 ,15例慢性胆囊炎及 10例正常胆囊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 ;同时检测胆囊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作为胆囊癌增殖状态的指标。结果 慢性胆囊炎、正常胆囊组织中未见CyclinD1的表达 ,胆囊癌中的CyclinD1表达率为 5 8.5 % (2 4 41)。CyclinD1与胆囊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 (P <0 .0 5 )。CyclinD1阳性组癌组织PCNA评分高于CyclinD 1阴性组癌组织 (3 .12 5± 0 .7974比 2 .5 2 91± 0 .5 14 5 ,P =0 .0 1)。结论 CyclinD 1参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与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可能作为判断胆囊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精氨酸加压素(AVP)通过中枢及外周给药对脓毒症大鼠动脉压力反射(ABR)的影响。
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1)分别于大鼠造模后4、8和12 h检测两组大鼠压力反射(ABR)功能以及下丘脑视上核(SON)和室旁核(PVN)精氨酸加压素(AVP)的表达,以假手术大鼠为对照;(2)大鼠造模后8 h侧脑室注射AVP(50 ng),以等体积的人工脑脊液(aCSF)为对照,于给药后5 min和30 min测ABR功能;(3)大鼠造模后6 h静脉持续泵入AVP[2 ng/(kg·h)],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于给药后5 min和30 min测ABR功能。
结果:CLP术后,大鼠ABR功能以及SON和PVN中的AVP阳性细胞表达随时间呈进行性降低和减少。侧脑室注射AVP或静脉持续输入AVP均能明显改善脓毒症大鼠的ABR功能,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脓毒症发病过程中存在中枢AVP的减少和ABR功能降低,可能是脓毒症进展的关键因素。脓毒症早期给予外源性的AVP可改善大鼠的ABR,延缓脓毒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在壶腹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2例壶腹癌组织进行MMP-9、TIMP-1的检测。结果:MMP-9、TIMP-1在壶腹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21/32),46.9%(15/32),MMP-9的表达与壶腹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TIMP-1的表达则相反,MMP-9和TIMP-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MMP-9可作为判断壶腹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标记物。人工诱导TIMP-1的表达可能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1例胆囊癌、10例正常胆囊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65.9%(27/41),显著高于正常胆囊组织(30%,3/10),P=0.039.C0X-2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癌周基质中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也有表达,其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COX-2的高表达参与胆囊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原发性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及诊断研究进展。方法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原发性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及其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多种因素与原发性胆囊癌都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详细了解病史及查体,再辅以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结论了解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掌握各种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方法,可以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9.
正患者男,69岁,因"右上腹胀痛伴呕吐1个月余"于2011年5月31日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脏肋下未触及,剑突下4cm,质地软,无结节感,胆囊可触及,有压痛。超声示:肝右叶可探及一大小约170mm×60mm的异常回声包块,以中等回声为著,并可见不均匀分布的无回声区,边界清,似有包膜,形态不规则,其内可见血流信号。CT(图1)示:胆囊窝及肝下极腹腔内占位性病变,考虑:(1)胆囊癌;(2)胆囊多发结石。肝右叶及肝下包块穿刺病理活检:低分化腺癌。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199.30ng/ml,癌胚抗原(CEA)70.40ng/ml,肝功能指标正常。  相似文献   
50.
水溶性甲壳质、甲壳胺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甲壳质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甲壳胺是甲壳质脱乙酰化的产物。对甲壳质和甲壳胺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成水溶性的物质将大大拓宽其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水溶性甲壳质、甲壳胺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展望了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