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MHC-Ⅱ类基因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二次打击猪MODS模型.19只雄性家猪随机分为实验组(HF组,n=10)和对照组(M组,n=9).M组给予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内毒素血症复合因素造模;HF组在模型建立后给予高容量血液滤过.观察7 d后处死存活动物,取脾组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设计SLA-DQA(猪MHC-Ⅱ类基因)引物序列,逆转录构建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Q-PCR)检测SLA-DQA mRNA的表达量.UVP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绘出标准曲线.结果 HF组动物死亡率为2/10;有2例发生MODS,发生率为2/10.M组SLA-DQA mRNA拷贝数为(1.110±0.496)×103,HF组拷贝数为(2.859±0.755)×103,P=0.04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ODS模型复制满意,HVHF治疗后动物的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MHC-Ⅱ类基因滤过后表达上调,可能与反式转录因子(CⅡTA)的调控和TNF-α、IL-10等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2.
Mirizzi综合征是以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致肝总管狭窄或梗阻,并发胆管炎、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少见综合征。以前报告其发生率在胆石病手术病例中为0.7%~1.4%,最近报告其发生率可高达2.7%。为提高其诊断  相似文献   
133.
背景:硫化氢具有舒张离体血管平滑肌、促进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细胞膜超极化的作用.中枢内硫化氢是否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目的:观察中枢内源性硫化氢的心血管效应及其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0/2008-10在解放军第一医院检验科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200~250 g;S-腺苷蛋氨酸,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40只大鼠随机被分为6组:①对照组6只,注射人工脑脊液.②S-腺苷蛋氨酸低剂量组6只注射S-腺苷蛋氨酸5 μmol、中剂量组5只注射S腺苷蛋氨酸10 μmol、高剂量组7只注射S-腺苷蛋氨酸20 μmol.③预先注射人工脑脊液8只或格列苯脲格列苯脲8只,40 min后注射10 pmol S-腺苷蛋氨酸.将大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进行侧脑室注射.主要观察指标:①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S-腺苷蛋氨酸后对血压及心率的影响.②侧脑室注射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对侧脑室注射S-腺苷蛋氨酸中枢心血管效应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S-腺苷蛋氨酸能够显著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减慢大鼠的心率.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不影响麻醉大鼠的血压和心率.格列苯脲预处理能显著减弱侧脑室10 μmol S-腺苷蛋氨酸产生的降低血压效应,与人工脑脊液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格列苯脲+S腺苷蛋氨酸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S-腺苷蛋氨酸增加内源性硫化氢产生的中枢性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可能与KATP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4.
135.
目的 评价热疗、化疗、放疗(热化放)联合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比较热化放三联疗法对比二联疗法或单用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参考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并结合本研究特点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RCT(7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热化放组的1、3、5、7年生存率、3年局部控制率、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化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下降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热化放组的1、3、5年生存率、3年局部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放组,且复发率低于单放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下降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化放三联疗法的远期及近期疗效均优于化放疗法及单放疗法,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热化放三联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于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6.
137.
曹农  杨克虎  田金徽  柴琛  李强 《循证医学》2009,9(6):359-363
目的评价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所有关于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和其它检索。按照纳入标准纳入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Handbook4.2.6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包括7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在腹痛缓解天数(加权均数差-3.11.95%可信区间-4.54—1.69)、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加权均数差-1.03,95%可信区间-1.62--0.43)、住院天数(加权均数差-9.60,95%可信区间-13.33—5.87)和并发症发生率(比值比0.24,95%可信区间0.10~0.54)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研究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常规治疗能显著减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痛缓解天数、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小且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8.
重型阑尾炎术后非腹腔引流与腹腔引流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重型阑尾炎术后非腹腔引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8.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10),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8.10),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8.10),MEDLINE(1966~2008.10),EMBASE(1974~2008.10),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和SCI(1974~2008.10),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按照纳入排除和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最终纳入15个研究,包括28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腹腔引流与腹腔引流在切口感染率[OR=0.43,95%CI(0.29,0.65)]、肠粘连发生率[OR=0.26,95%CI(0.18,0.37)]和住院时间[WMD=-0.38,95%CI(-4.96,-1.20)]方面有统计学差异,而脓肿发生率[OR=0.77,95%CI(0.39,1.51)]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当前研究显示,与腹腔引流相比,非腹腔引流能显著减少重型阑尾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和肠粘连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讨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防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1年于我科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接受根治术患者100例,均符合临床分期ⅡA~ⅢA期(T2-3 N0-1M0),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0例,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同时予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术中创面3mL,腋窝2mL,术后第2天在积液处局部皮下、残腔及残腔周围皮下注射,隔日1支,6天1个疗程.对照组:50例,常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伤口加压包扎(24小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患者术后的局部症状(疼痛、肿胀),积液的量,创面愈合(积液消失)的时间等.结果 试验组切口局部疼痛感、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试验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30%.两组的积液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产生皮下积液的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皮下积液的患者创面愈合(积液消失)的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对乳腺癌患者术中与术后早期局部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构建稳定转染人组织因子(TF)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研究TF对胃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巢式PCR技术自人胎盘组织克隆目的基因TF,应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其导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TF的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进行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观察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经基因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稳定、高效表达TF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TF.转染组TF mRNA及TF蛋白表达增高;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转移能力增强.结论 TF能够增强人胃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