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为胆道外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 ,术后继发性胆管良性狭窄是一严重的并发症 ,若不正确、及时处理可转化为反复的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肝衰竭直至死亡 [1]。我院自 1 994年 1月至2 0 0 0年 1 2月共行胆总管探查术 834例 ,术后胆管良性狭窄 4例 ,收治外院 1 4例 ,共 1 8例 ,现结合资料 ,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8例 ,男 1 0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5 .6岁( 4 6~ 68岁 )。胆囊、胆管结石 5例 ,Mirizzi综合症 5例 ,胆总管结石 8例 ,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术后 2~ 3周经 T管造影均无异常 ,拔除 …  相似文献   
12.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诊腹腔镜微创修补8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和 改进以及使用者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 疡穿孔修补术越来越广泛用于急诊临床。1997年至2004年 笔者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和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共行腹腔 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8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 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86例中,男68例,女18例,年龄16- 78岁,平均38.5岁。腹痛距入院时间2-18 h,平均8 h。86 例均有突发的上腹部疼痛及腹膜炎体征,穿孔前有溃疡病史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1966年1月至2008年10月)全世界关于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Handbook 4.2.6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 4.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最终纳入5项研究31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 显示前列腺素E1+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在腹痛缓解时间、腹痛完全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愈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前研究显示,前列腺素E1+常规治疗能显著缩短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腹痛缓解时间、腹痛完全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4.
壶腹周围憩室和胆道结石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憩室(PAD)与胆道结石的关系以及内镜诊断PA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4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合并有PAD的患者(PAD组)与同期经ERCP检查无PAD的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胆道疾病根据病史、体征、给合实验室检查上超、CT以及ERCP等确诊。结果PAD组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良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尤以胆总管结石增多为主(P<0.01)。结论PAD与胆道结石有着密切关系,PAD可能是胆道结石发生或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试甲壳胺膜在体内外的降解性,探讨甲壳胺膜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体外组用1%溶菌酶溶液浸泡甲壳胺膜。体内组将甲壳胺膜置于大鼠腹腔器官和皮下组织。结果:体外组在浸泡10天时,甲壳胺膜降解近50%。在体内组中甲壳胺膜在腹腔中有明显降解,但皮下组织中的甲壳胺膜被周围组织纤维化而无法测试。结论:甲壳胺膜在不同的介质中有不同的降解性,其在体内降解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利胆颗粒的急性毒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利胆颗粒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以利胆颗粒为实验组 ( 1 87例 ) ,利胆排石颗粒为对照组 ( 1 0 9例 )对急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利胆颗粒毒性太低 ,无法测得LD50 。利胆颗粒给小鼠一日ig的最大耐受最大于 2 8g/kg ,为人临床用量 ( 31 5 g/日 )的 5 3 3倍 ,试验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 40 64%与83 42 % ;对照组分别为 2 4 77%与 70 64%。采用 χ2 检验 ,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进行比较 ,两组增多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利胆颗粒小鼠急性毒性甚低。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综合评价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双氯灭痛胶浆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肾绞痛、胆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剧烈疼痛,我们根据有关资料,研制了双氯灭痛胶浆剂直肠给药止痛。现报道如下; 1 双氯灭病胶浆剂的制备1·1处方双氯灭痛10g,羧甲基纤维素钠15g,蒸馏水加至1000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时序放化疗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期刊数据库(Wanfang)相关文献,进一步进行文献筛选,并提取文献主要信息,包括试验分组、患者性别、年龄、KPS评分、临床分期及结局指标。比较同步放化疗(同步组)和序贯放化疗(序贯组)治疗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和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1 1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步组和序贯组1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7,95%CI(0.96,2.26),P>0.05〕。同步组2年总生存率〔OR=2.04,95%CI(1.26,3.30),P<0.05〕、3年总生存率〔OR=2.04,95%CI(1.50,2.78),P<0.05〕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0,95%CI(0.73,2.33),P>0.05〕。同步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OR=2.68,95%CI(1.76,4.07),P<0.001〕、2年无进展生存率〔OR=2.66,95%CI(1.19,5.95),P=0.02〕、3年无进展生存率〔OR=1.70,95%CI(1.18,2.45),P=0.004〕及总有效率〔OR=2.49,95%CI(1.25,4.97),P=0.01〕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腹泻发生率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4,95%CI(1.88,4.60),P<0.001〕。两组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神经毒性、腹痛和皮肤黏膜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重度腹泻发生率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9,95%CI(1.31,4.38),P=0.005〕。两组重度恶心呕吐、重度白细胞计数下降和重度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序贯放化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可提高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但腹泻的发生风险增加,不同时序放化疗方式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anagement of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 Methods Four patients of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 (SPT) were diagnosed by pathology. One patient was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and two enhanced computer tomography scan. The mass was located in tuberculum (1 case), neck (1 case), and body-tail (2 cases) of pancreases respectively. Four cases were underwent duodenopancreatectomy, local resection of mass, resection of body-tail of pancreases respectively. The maximal diameter of tumor ranged from 5 cm to 16cm, averaged 10.3cm. The blood regular test and biochemistry were normal, and the tumor markers including AFP,CA19-9,CA125,CEA also were normal. The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by pat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Four cases all were diagnosed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 by pathology. At histologic analysis, the tumor was composed of uniform polygonal cells with moderate to abundant amphophilic cytoplasm and arranged in solid nests with areas of degeneration characterized by separation of the cells into pseudopapillary aggregates with intervening accumulation of mucopolysaccharide rich ground substance. The expressions of Vimentin, α-ACT, α-AAT were positive, and CgA negative. Four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six months and norecurred. Conclusions SPT of pancreases was a kind of tumor of low potential malignancy, an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omputer tomography were often to be used. The effective therapy was thoroughly resection, and the prognosis in most patients is excelle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hemotherapy,IHPC)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比较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HPC与术后常规静脉全身化疗(intravenous chemotherapy,I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选择适合本研究特点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RCT(1804例患者).(1)疗效评价:IHPC组的1、2、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HR=1.65,95% CI=(1.19,2.30)]、[HR=1.76,95% CI=(1.25,2.49)]、[HR=2.40,95% CI=(1.99,2.90)]、[HR =2.55,95% CI=(2.04,3.1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HPC组的1、3、5年复发率和3、5年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OR和95% CI分别为[0.38,(0.18,0.77)]、[0.26,(0.18,0.37)]、[0.30,(0.23,0.39)]、[0.32,(0.15,0.68)]、[0.51,(0.32,0.8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安全性评价:两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肝脏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痛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HPC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OR和95% CI为[4.23,(2.14,8.35)].结论 比较常规静脉化疗,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IHPC疗法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并且安全性可以接受,但其安全性评价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以确定术中联合术后IHPC疗法临床推广的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