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行高压氧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29例患者为治愈,20例患者为有效,1例患者为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0%。结论:给予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亚族M7(TRPM7)的mRNA及蛋白水平,探讨TRPM7与房颤心房纤维化的关系.方法:19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于换瓣术中获取约200 mg的右心房肌组织,分为窦律(SR)组9例和房颤(AF)组10例.HE病理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Masson染色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观察心房纤维化,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测定心房肌组织中TRPM7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SR组比较,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纤维化标志物CTGF、Collagen Ⅰ和CollagenⅢ的mRNA水平、TRPM7的mRNA及蛋白水平在AF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肌组织中TRPM7的表达增加,可能通过促心房纤维化,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性髋臼覆盖率(FHC)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髋关节超声筛查的2 111名(4 222侧髋关节)婴儿,测量其中立位和屈曲位FHC,分析其与Graf分型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DDH的诊断效能;计算中立位与屈曲位的FHC的差值(FHC-D),评价其评估髋关节稳定性的效能。结果 4 222侧髋关节中,稳定髋关节4 056侧,不稳定髋关节166侧;DDH 1 593侧,正常髋关节2 629侧。中立位和屈曲位FHC均与α角呈正相关(r=0.680、0.737,P均<0.001)。中立位FHC(59.39%±6.70%)大于屈曲位FHC(54.96%±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22,P<0.001);两者诊断DDH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84和0.879(P均<0.001)。不同Graf分型间中立位FHC和屈曲位FHC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着分型的加重,FHC逐渐降低,两两比较FH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HC-D评估髋关节稳定性的AUC为0.972(P<0.001),临界值为8.50%,敏感度为89.0%,特异度为93.0%,准确率为93.9%。结论 中立位和屈曲位FHC均可作为筛查DDH的参考指标之一;FHC-D可用于定量评估髋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之一。临床和基础研究都证实,心房肌存在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这是心房颤动自身维持的机制,也是心房颤动发生发展过程的特点。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发生最初几小时内,心肌组织即发生电生理改变;而心房结构重构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指心房组织、细胞乃至亚细胞水平的形态和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及万方医学数据库等1990-2011年收录的文献,对其中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试验组)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954例。经异质性检验发现各研究结果具有同质性(P=1.0,I^2=0%),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进行两组疗效的Meta分析,求得OR=2.98,95%CI(2.21,4.02),对总体效应进行假设检验得Z=7.18,P〈0.00001,提示试验组治疗房颤的效果较对照组好。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疗效Meta分析结果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Meta分析结果示两组治疗房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房颤较单用胺碘酮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正>新生儿较容易发生呕吐,临床上充分排除喂养不当、胃黏膜受刺激、胃肠道功能失调、肠道内外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内科疾病后,还需进一步排除有无消化道畸形;超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辅助临床诊断消化道畸形。本组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48例消化道畸形新生儿的超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耐药密切相关,促进ERα降解可能成为解决乳腺癌耐药的一种新策略.本研究旨在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FK228对乳腺癌MCF-7细胞系ERα的清除作用,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MTF比色法测定FK228对MCF-7细胞杀伤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蛋白印迹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及翻译后修饰的变化.结果:FK228呈时间依赖性杀伤MCF-7细胞,阻断细胞周期于G2/M期,增强Hsp90乙酰化修饰,清除ERα及其他Hsp90底物蛋白,阻断Ras/Raf/MEK/ERK及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结论:FK228通过乙酰化修饰影响Hsp90分子伴侣功能,介导ERα及其他Hsp90底物蛋白降解是其有效杀伤乳腺癌细胞的分子机制.FK228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曲古菌素(trichostatina A,TSA)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探讨HDACi杀伤肿瘤细胞的新机制。方法:将前列腺癌DC-145细胞分成不加药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00、200、300、400nmol/L)TSA加药组,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MTT法检测TSA对DU145细胞的杀伤效应,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DU145细胞异常的有丝分裂现象,Western blotting检测TSA处理对DU145细胞某些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SA处理诱导DU145细胞发生有丝分裂,TSA处理24h后多核细胞数目由0.24%增加至1.21%。细胞周期计数结果显示,TSA处理后有丝分裂各期细胞比例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有丝分裂前中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后末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出现多极纺锤体、染色体分离滞后等异常有丝分裂现象。TSA作用于DU145细胞后,能明显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强细胞骨架蛋白Tubulin的乙酰化,并诱导P21蛋白高表达。结论:TSA能够诱使DU145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变,其机制可能与TSA降低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以及增强微管蛋白的乙酰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1岁零4个月9天,因阴囊右侧空虚1年,左侧腹股沟包块半年入院。体格检查:阴囊右侧空虚,阴囊内及右侧腹股沟区均未扪及肇丸;左侧腹股沟区扪及一大小约7cm×4cm的梨形包块,质软,无压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