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宫颈长度(CL)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80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于妊娠22~30周检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fFN、B超检测宫颈长度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宫颈阴道分泌物fFN阳性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82.8%、阳性预测值为87.8%、阴性预测值为61.5%、准确度为75.0%。宫颈长度<20 mm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61.4%、准确度为76.2%。两者联合检测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82.7%、阳性预测值为89.4%、阴性预测值为72.7%、准确度为82.5%。结论:对于双胎妊娠孕妇,fFN及宫颈长度联合检测较两项单独检测预测早产的敏感度、准确度提高,提示可联合应用于临床筛查双胎妊娠早产高风险孕妇。  相似文献   
52.
余慧敏  易村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070-3072
目的:探讨宫颈癌ⅠB~ⅡB期淋巴结转移的高危险因素以及转移途径,了解盆腔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选择性淋巴结切除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7年10月的子宫颈癌ⅠB~ⅡB期291例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91例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6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2.0%。转移部位以闭孔最多,占18.2%(53/291),其余依次为髂内4.8%(14/291)、髂总3.4%(10/291)、髂外3.1%(9/291)、腹股沟深淋巴结1.7%(5/291),宫旁淋巴结0.7%(2/291)。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相关,而患者组织学病理分级、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闭孔淋巴结是子宫颈癌最常见转移部位,可能是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是影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而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引产妇女第一产程时长与分娩方式、围产期结局的关系.方法:以足月妊娠引产并于第二产程顺利分娩的5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第一产程时长、分娩方式及围产期结局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与第一产程<12 h者相比,≥12 h者的剖宫产率较高,≥24 h者的剖宫产率OR为7.44(95%CI 3.43~16.1)、产后出血的OR为2.15(95%CI 1.23~4.79)、绒毛膜羊膜炎的OR为2.83(95%CI 1.19~6.69).结论:引产妇女第一产程≥24 h者的剖宫产率及孕妇发病率增高,但是本研究中剖宫产率<50%,孕妇及新生儿发病率<20%,建议不应仅仅根据时间的长短而贸然做出给予剖宫产处理的决定.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 4 4 (CD4 4v5、CD4 4v6、CD4 4 )及拼接变异体与层黏连蛋白受体 (LN R)的表达异常和葡萄胎恶变的关系及在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 方法 采用针对 4种产物的单克隆抗体 ,链霉素菌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 (S 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回顾性分析经随访证实发生恶变的葡萄胎 38例 (恶变组 )和未发生恶变的葡萄胎 5 1例 (非恶变组 )中 4种产物的表达情况。 结果 恶变组中CD4 4v5的表达程度显著低于非恶变组 ,恶变组中CD4 4v6表达程度显著高于非恶变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CD4 4v5和CD4 4v6联合应用时 ,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敏感度为 5 2 6 % ,特异度为 88 2 % ,4种产物联合应用加LN R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敏感度为 15 8% ,特异度为 88 2 %。 结论 CD4 4v5和CD4 4v6的表达异常与葡萄胎恶变密切相关 ,用以预测葡萄胎恶变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5.
外用生发合剂由生姜汁50毫升,旱莲草20克(以鲜为佳),生半夏20克,芥菜子20克,川椒30粒,榧子10个,蔓荆子10克,生川乌20克,醋200毫升组成。先将生姜汁倒入醋内,后将芥、夏、旱、椒、榧、乌捣烂掺入,再将蔓荆子置于瓦上以文火焙干研末后一并掺入即可。装有色瓶内,密封备用。使用时用双手由轻到重摩擦局部,待头皮发热后再将外用生  相似文献   
56.
C-Kit和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卵巢上皮性癌与C-Kit和PDGFR之间的关系,并为临床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找到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本文检测了C-Kit和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刘香琼  易村犍 《眼科研究》2009,27(8):709-710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目前公认的一种安全有效地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我们对实施LASEK的超高度近视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子宫内膜癌(UCEC)新的生物标记物,并分析UCEC中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情况。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UCEC基因表达谱数据集,通过CIBERSORT、ESTIMATE等方法评估混合细胞群体中UCEC表达谱矩阵中免疫细胞成员的丰度和分布。计算体细胞突变样本数据的肿瘤突变负荷(TMB)值,并分析其与生存率的关系。通过重叠分析获得与UCEC免疫微环境和TMB相关的靶基因,然后基于多种肿瘤类型的样本数据进行靶基因的泛癌分析,验证其在多种肿瘤中的共性。利用GSEA研究了UCEC中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包括滤泡辅助T细胞、调节T细胞、M0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可能在UCEC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微环境变化及肿瘤突变负荷与UCEC病理分级、生存率相关。筛选出与免疫微环境关系最密切的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其低表达富集会抑制错配修复、细胞凋亡等通路。结论 肿瘤免疫微环境变化与UCEC发展密切相关,CXCL14可作为UCEC有效的免疫相关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介绍一种新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并行子宫重建的操作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了该手术方法。术中探查盆腔及子宫后,子宫肌内注射垂体后叶素6 U(30 mL),将止血带穿过双侧阔韧带无血管区环绕宫颈,暂时阻断双侧子宫动脉血供,切开子宫后壁肌层剥离瘤体,瘤体剔除干净后行子宫重建(“三瓣法”缝合)。结果 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如期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阴道彩超提示子宫肌层分布不均,未见其他异常,现仍在随访中。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三瓣法”缝合子宫重建,是有生育要求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的可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CD44v5、CD44v6、CD44s及LN-R的表达异常和葡萄胎恶变的关系及在预测葡萄胎恶变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针对4种产物的单克隆抗体,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了经随访证实发生恶变的葡萄胎49例(恶变组)和未发生恶变的葡萄胎72例(非恶变组)中4种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恶变组CD44v5的表达程度显著低于非恶变组(P<0.01);恶变组CD44v6表达程度显著高于非恶变组(P<0.01)。进一步以4种产物的表达程度为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判别分析,表明4种产物联合应用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敏感性率为60.5%,特异性率为84.3%,而Logistic逐步回归判别分析显示,CD44v5和CD44v6联合应用时,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敏感性率为60.5%,特异性率为88.2%。结论:CD44v5和CD44v6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