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肿瘤学   1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鼻咽癌IMRT放射性溃疡临床及剂量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鼻咽癌初程IMRT后发生鼻咽溃疡的临床特点、预后及放疗剂量学等资料,了解与放射性鼻咽溃疡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13年接受初程IMRT的鼻咽癌患者共1217例,结合临床症状、腔镜、MRI及病理(除外局部复发)诊断放射性鼻咽溃疡共2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并复阅其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评估。结果 21例放射性溃疡患者中男17例、女4例;T2期1例、T3期3例、T4期17例。GTVnx中位数83 cm3,除1例T2期病变PGTVnx处方剂量为69.96 Gy外,余20例处方剂量为73.92 Gy。鼻咽溃疡发生时间为放疗结束后1.8~21.9个月(中位数6.2个月),鼻咽部大出血发生率为48%(10/21)。21例患者中6例溃疡愈合,15例持续不愈,其中8例死亡(鼻咽大出血4例、恶液质及伴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多发骨转移1例)。  相似文献   
12.
术后放射治疗在原发肢体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分析本院收治的原发于肢体的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情况 ,评价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院共收治 15 1例 ,可供分析的 139例 ,分析影响生存和局控的因素及术后放射治疗的意义。生存率和局控率用Kaplan Meier方法计算 ,单因素分析用Log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方法。结果 全组 5年生存率为 70 .2 % ,10年为 5 0 .4% ;5年无瘤生存率为 5 2 .9% ,10年为41.2 %。单因素分析对全组病例生存率有影响的因素 :肿瘤大小、年龄和治疗方式 (P值分别为0 .0 0 8,0 .0 0 7和 0 .0 40 )。多因素分析只有治疗方式对生存有影响 (P =0 .0 40 )。首次治疗方式对局控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手术方式对单纯手术组局控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肿瘤 <5cm时 ,射野大小对术后放射治疗组局控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术后放射治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 ,初始射野应相对大 ,并采用缩野技术。对恶性度低、肿瘤 <5cm、手术切缘阴性患者第 1次术后可不做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原发腮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特征、诊断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的13例腮腺淋巴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中位随访时间38.5个月,所有患者均先行手术+放疗。结果 全组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33岁。确诊时局限于腮腺9例、区域淋巴结转移4例,均为Ⅰ b、Ⅱ区。UICC2010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1、6、5例。11例患者手术病理标本EBER检测10例阳性。全组无死亡事件,3年总生存率100%,3年无进展生存率76%,3年局部控制率92%,3年无远处转移率84%。结论 腮腺淋巴上皮癌发病率较低,病变与EBV相关,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疗前应除外鼻咽癌转移至腮腺的可能。目前治疗模式是以手术+放疗,总体预后较好,治疗失败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和影响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7年本院收治的58例首程治疗或首程辅助治疗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34个月,单纯手术50例,手术+辅助放疗7例。17例治疗失败,16例为LRR,3例DM中2例合并局部失败。5例死因为肿瘤复发或转移。5年LRRFS率为75%、OS率为90%。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切缘(P=0.018)及肿瘤局部分期(P=0)是影响LRRFS因素。结论 外科根治性切除联合辅助治疗是提高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原发蝶窦恶性肿瘤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3年我院收治的原发蝶窦恶性肿瘤16例。初诊无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ⅣA期1例, ⅣB期15例。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11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放疗3例、单纯化疗1例。手术全部为减瘤手术。放疗中位剂量69.96 Gy (56.00~ 80.56 Gy)。结果 全组3年LC、DMFS、DFS、DSS分别为67%、69%、44%、58%, 减瘤术+放疗组分别为67%、55%、30%、41%。全部保留眶内容物及颅底。全组LR率25%, 远处转移率37%, 淋巴结复发率6%。预后分析未见与LC率及DSS相关因素。结论 蝶窦肿瘤经减瘤手术+术后放疗在保留眼眶及颅底前提下能取得良好疗效。蝶窦肿瘤治疗后淋巴结复发率低, 临床不建议常规颈部淋巴结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16.
416例鼻咽癌调强放疗远期生存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生存与影响因素。方法 本院2001—2009年采用IMRT技术治疗初程鼻咽癌患者 416例,鼻咽原发灶、阳性淋巴结的大体肿瘤体积处方剂量为 70~78 Gy,临床靶体积处方剂量为60 Gy,淋巴结阴性引流区处方剂量为 50~56 Gy。Ⅲ+Ⅳ期 333例中 187例接受以顺铂30 mg/m2每周1次为主的同期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98.0%,随访超过 5年的 158例。影响总生存的因素有性别(χ2=4.59,P=0.03)、年龄(χ2=11.20,P=0.00)、T分期(χ2=19.40,P=0.00),N分期(χ2=18.00,P=0.00),T分期影响局部控制(χ2=34.80,P=0.00),T分期、N分期均影响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χ2=33.50、21.20,P=0.00、0.00和 χ2=11.90、14.60,P=0.01、0.01)。Ⅲ+Ⅳ期 333例中同期放化疗(187例)和单纯放疗(146例)的 5年局部控制率为82.2%和90.7%(χ2=1.72, P=0.19)、总生存率为70.2%和83.4%(χ2=1.42,P=0.23)、无瘤生存率为62.8%和73.2%(χ2=2.83,P=0.09)、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78.0%和83.2%(χ2=0.37,P=0.55)。结论 鼻咽癌IMRT取得较好疗效,但同期化疗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实时测定贝伐单抗和放射线作用人肺腺癌细胞系(NCI-H141)裸鼠移植瘤后活体乏氧调节蛋白(HIF-1α)水平变化,为优化贝伐单抗和放射线联合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用HIF-1α荧光蛋白报告质粒转染NCI-H441细胞连续测定肿瘤乏氧水平,并观察贝伐单抗与放射线(122Scγ射线)早晚联合后HIF-1α水平变化、血管数量和渗透性、肿瘤反应、乏氧分子标记、凋亡率和肿瘤生长延迟的异同.结果 单纯贝伐单抗作用后24 h肿瘤HIF-1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轻度下降(3.1×106:6.1×106;t=-1.73,P>0.05),功能血管密度升高(16.6:12.1;t=-1.40,P>0.05)和血管渗透指标明显改善(2.9%:11.5%;t=6.80,P<0.01);随后HIF-1α表达水平迅速升高(7.4×106:20.4×106;t=2.36,P<0.05)并维持至疗后8~10 d(第3天时高于对照组3~4倍)且总血管密度明显下降(37.4:15.9;t=5.36,P<0.01).贝伐单抗治疗72 h后联合放射线作用组比24 h后联合作用组肿瘤血管记数高(联合作用后第3天,9.33:3.17;t=-2.43,P<0.05)、凋亡记数低(联合作用后第3天,23.33:43.83;t=2.54,P<0.05),生长延迟时间也明显缩短(10.5:23.0;t=2.67,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放射线作用后72 h贝伐单抗诱导的乏氧对血管和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放射抵抗作用,提示血管靶向药物联合放射作用可能存在时间增益窗口.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靶区剂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过程中肿瘤靶区变化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21例行根治性IMRT初程治疗鼻咽癌患者分别于计划设计前及治疗开始后前5周每周固定同一天行螺旋CT扫描各1次,共126次.以计划制定前扫描cT的3个体表标记点作为参考标记并确定靶区中心,然后由计划系统进行正向计算,得出治疗开始后前5周每周CT扫描时的靶区实际受量,比较其间有无差异并与计划设计前相比较.结果 GTV_(nx) CTV_1、CTV_2在治疗过程中连续5周每周同时间采集的D_(mean)、D_(95)、D_(90)、D_(10)、D_5和V_(100)经方差分析均相似,GTV_(nx)的分别为15.44~15.60 Gy(F=0.07,P=0.996)、14.66~14.92 Gy(F=0.11,P=0.990)、14.81~15.06 Gy(F=0.12,P=0.988)、15.88~16.29 Gy(F=0.28,P=0.924)、16.00~16.38 Gy(F=0.25,P=0.940)、98.1%~99.5%(F=0.08,P=0.995),CTV_1的分别为14.75~14.98 Gy(F=0.07,P=0.997)、13.39~13.73 Gy(F=0.20.P=0.964)、13.74~13.96 Gy(F=0.08,P=0.995)、15.65~15.90 Gy(F=0.09,P=0.994)、15.91~16.05 Gy(F=0.10,P=O.992)、98.2%~99.5%(F=0.02,P=1.000),CTV_2的分别为13.34~13.64 Gy(F=0.18,P=0.970)、12.71~13.18 Gy(F=0.32,P=0.898)、12.89~13.28 Gy(F=0.23,P=0.949)、13.79~14.03 Gy(F=0.12,P=0.987)、13.92-14.16 Gy(F=0.12,P=0.987)、94.4%~99.6%(F=0.25,P=0.937).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随靶区变化其剂量变化不显著,即使在外轮廓变化最大点处初始计划仍能很好地覆盖靶区,因此临床上因肿瘤靶区改变而修订计划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9.
头颈部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CHN)就诊时约60%为局部晚期,改变分割模式的单纯放疗较常规分割放疗有显著生存优势\[1\],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亦使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locally advanced SCCHN,LA-SCCHN)的疗效提高了约6.5%,主要以<60岁人群获益\[2-3\]。对根治术后存在高危因素患者,两项Ⅲ期临床研究也表明术后同期放化疗优于单纯放疗\[4-5\]。RTOG9111研究证明同期放化疗较诱导化疗或单纯放疗提高了喉癌的保喉率\[6\]。同期放化疗虽然提高了疗效但明显增加急性不良反应,使3、4级急性黏膜炎发生率达 38%~71%\[7-8\];SCCHN根治术后采用同期放化疗的严重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纯放疗增加了约1倍\[5,9\];同期放化疗期间仅 46%~51%患者能完成计划的第3周期化疗\[7-8\]。不仅如此,同期放化疗后的严重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可高达43%\[10\]。因此,寻找保持或提高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增加患者耐受性的治疗方案是LA-SCCHN治疗的研究方向之一,分子靶向药物特别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在SCCHN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临床Ⅱ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尽管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指南推荐临床Ⅱ期鼻咽癌使用同步放化疗策略,但该证据多基于二维放射技术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调强放疗技术条件下是否需要联合化疗仍值得探讨。本文综述了临床Ⅱ期鼻咽癌化疗的研究现状,多个研究表明同期、辅助、诱导化疗均未能提高疗效,但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临床Ⅱ期鼻咽癌存在异质性,部分研究发现高危患者可从化疗中获益。如何区分临床Ⅱ期鼻咽癌中的高危患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转移淋巴结特征以及EB病毒DNA、炎性标记物等因素对筛选高危患者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结合多种肿瘤特征的预测模型似乎能更好发现高危人群,指导高危Ⅱ期鼻咽癌的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