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无偿献血的70298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献血前、采血过程中、献血后及献血反应者实施相应心理护理。结果70298献血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22例,发生率为0.17%(122/70298),随机选择100例献血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99.00%(99/100);92例表示愿意再次献血(95.00%,95/100)。结论无偿献血过程中心理护理消除献血者心理障碍,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安全、愉快的献血,降低因紧张诱发的献血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93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其中对照组47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治疗组4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2周、4周后肝功能、PTA、HBVDNA定量及12周后存活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使用恩替卡韦组在治疗2周、4周后与对...  相似文献   
23.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在临床上较少见,由于部位特殊,局部解剖复杂,治疗尤其困难,有时需要行颈动脉的切除和重建等手术,由于手术的高难度及高危险性,术后偏瘫、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临床处理较困难[1].而该段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护理难度更为明显.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二科2010年10月成功救治了1例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患者.术后治疗、护理效果满意、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从小鼠H22肝癌细胞中提纯的热休克蛋白gp96(HSPgp96)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Mφ)呼吸爆发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外游离钙的关系。方法:(1)用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小鼠H22肝癌细胞中获得纯化的HSPgp96。(2)用细胞内过氧化物荧光探针H2DCF-DA监测HSPgp96作用于小鼠PEMφ过程中,单个细胞活性氧(ROS)信号的变化,反映PEMφ内呼吸爆发时的变化过程;用荧光探针Fluo-3/AM监测HSPgp96作用于小鼠PEMφ过程中,单个细胞内钙离子([Ca2+]i)信号的变化。(3)使用细胞膜和细胞内钙通道抑制剂及钙离子载体后,再观察HSPgp96作用后ROS信号的变化。结果:(1)加入HSPgp96后PEMφ内Fluo-3荧光强度立即上升,70s时增幅达161.05%±50.99%;当分别阻断细胞外钙内流、抑制细胞内钙库释放功能后110s增幅分别为84.81%±29.52%和46.21%±17.24%。同时阻断胞内外钙作用,HSPgp96这一诱发功能明显被抑制。加入钙离子载体后可见细胞内荧光强度迅速增强,于110 s时达156.98%±45.83%,随后迅速下降。(2)小鼠PEMφ受HSPgp96刺激后表征ROS的荧光强度立即上升,620 s达基础荧光值的636.78%±82.02%,随后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当分别阻断细胞外钙内流、抑制细胞内钙库释放功能后,再加入HSPgp96后细胞内ROS荧光值上升幅度较小。同时阻断了胞内外钙作用后,HSPgp96刺激后ROS荧光值上升没有明显高峰出现。结论:HSPgp96作用于小鼠PEMφ后,促进了细胞外钙内流并使细胞内钙库释钙,这是HSPgp96诱发细胞内活性氧增加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3年期间HBsAg定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其停药前水平对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 115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每隔半年检测HBsAg定量,分析3年HBsAg的动态变化.有35例患者3年后陆续停药,继续随访1年,观察停药后疗效持续性.分析停药患者停药时HBsAg定量与疗效持续性的关系.结果 115例HBeAg阴性患者随着使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的治疗,HBsAg定量逐年有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差异(F=3.01,P<0.05).HBsAg定量在基线为(3.13±0.79)logIU/ml,在治疗6、12、18、24、30、36个月分别为(3.11±0.86)、(3.06±0.85)、(2.98±0.92)、(2.91±0.84)、(2.83±0.82)、(2.76±0.95) logIU/ml(与基线比较,t值分别为0.18、0.65、1.33、2.05、2.83、3.21;P值分别为0.85、0.52、0.19、0.04、0.005、0.002).持续病毒学应答组(13例)与病毒学复发组(22例)在停药时HBsAg水平分别为(2.21±0.73)、(2.89±0.95)logIU/ml,两组病例的停药时HBsAg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03,P=0.03).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均随着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停药患者停药时HBsAg定量低水平与更好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相关.  相似文献   
26.
27.
吡格列酮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膜表达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单侧踝关节注射人工尿酸钠晶体制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于注射48h后取关节滑膜,以RT—PCR法检测吡格列酮(20mg·kg^-1·d^-1)口服给药对滑膜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IRα)、细胞因子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因子(CINC,相当于人的白介素8)、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作用。结果:吡格列酮用药组滑膜表达TNF—α、CINC和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81.7%、90.9%、65.3%;IL-4表达高于对照组,增加率为340.0%;IFN-1/IL-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为92.6%。2组IL-1β和IL-IRa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与抑制TNF—α和CINC的表达。并促使Th1/Th2平衡向Th2为优势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两种雾化吸入方案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祛痰效果。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呼吸困难而咳嗽、咯痰明显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例,2组在给予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超声雾化吸入,A组药物为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生理盐水,B组药物为氨溴索+生理盐水。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高于B组的5%,B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A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相比,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祛痰治疗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与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诊治,且伴有肝活组织检查与相应冻存血清标本的HBe Ag阳性CHB患者148例纳入本研究,提取血清DNA后通过巢式PCR扩增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并测序分析。计量资料方差不齐时2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与显著肝纤维化相关的参数。结果共116例(78.4%)患者肝活组织检查提示存在显著肝纤维化(≥S2)。ALT≤正常值上限患者组中,10例(58.8%)伴有显著肝纤维化,并发生T1753V(11.8%)、A1762T/G1764A(35.3%)和G1896A变异(5.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基因A1762T/G1764A变异和G1896A变异与显著肝纤维化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年龄、性别、基因型和其他变异位点与显著肝纤维不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基因的A1762T/G1764A变异(比值比7.098,P0.001)和G1896A变异(比值比16.816,P=0.007)均与显著肝纤维化独立相关。结论 HBV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可作为评估HBe Ag阳性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直读数字式摄影(DR)和传统胶片-增感屏(FSR)摄影对尘肺病小阴影形态和密集度辨识的可比性与一致性,评估直接读出DR胸片摄影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可行性和技术关键。[方法]以204名尘肺病人和31名粉尘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同期拍摄FSR片和DR片,对FSR片和从显示器直接读取DR片的胸片质量、小阴影形态、肺区小阴影密集度和大阴影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SR废片率明显较DR高(P〈0.001);两种胸片在判定肺区小阴影密集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7),从上肺区(κ=0.82)、中肺区(κ=0.75)到下肺区(κ=0.68)一致性略有降低;两种胸片对小阴影形态的判定没有明显差异(FSR 93.2%,DR 90.0%,P〉0.05);对大阴影的识别表现一致(22.9%,44/192)。[结论]DR胸片质量优于FSR胸片,在尘肺病小阴影形态、密集度的判定和大阴影的识别上与FSR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