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胰头癌并门静脉及肝转移扩大根治切除与改良术式,以提高切除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 以美国癌肿联合委员会(ALCC)TNM分期标准入选的胰腺癌住院患者为受术对象,选择胰头癌剖腹探查60例,其中27例扩大根治合并门静脉转移部分切除19例,肝左叶及肝右叶肝段切除8例,采用改良Whipple术式间置空肠Y形重建消化道和门静脉血管重建;27例术后分介入灌注化疗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4例.结果 27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治疗组和对照组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38.4%、23.O%和42.8%、21.4%、14.3%.治疗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相似文献   
12.
PPH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吻合器痔疮环状切除(PPH)治疗重度痔疮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探讨预防措施。方法总结47例重度痔疮PPH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天,术后脱出肛门外的痔块回缩率为100%,其中91.49%(43/47)完全回缩。术后出血率为4.26%(2/47),需缝合止血占46.81%(22/47),肛门疼痛需止痛占38.30%(18/47),尿潴留占72.34%(34/47),残留外痔皮赘占14.89%(7/47)。结论减少PPH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为在钜齿状线上2~4cm直肠粘膜处进针,缝合技术熟练。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2000年3月到2004年6月运用介入栓塞技术,治疗8例难治性胆道出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男,65岁。2小时前淋浴时突然晕厥,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收入内科。4年前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查体:体温不升,呼吸52/min,脉搏120/min,血压85/65mmHg。浅昏迷,左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为义眼。全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行头颅CT检查未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伴胆管癌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0例肝细胞肝癌伴胆管癌栓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加胆管癌栓取出术,术后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为2.5年;4例单纯行胆管切开取栓术,术后生存时间均〈6个月.结论 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加胆管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肝细胞肝癌伴胆管癌栓的有效方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多数胃癌病例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手术根治者仅20%~30%[1]。综合治疗后的5a生存率为20%~40%,为提高疗效及手术切除率,我院自1996年10月-1998年1月对15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癌的患者用介入法行高选择动脉插管化疗(HSAPC),现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1例胃肠道NHL患者手术前后分别采用介入治疗(治疗组,41例)和静脉化疗(对照组,30例),用药方案选用CHOP方案,给药途径不同,对两组患者肿瘤的坏死情况、5年生存率及毒副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肿瘤变性坏死总有效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85.37%、78. 05%)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33%、40.00%),P均<0.01;副作用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胃肠道 NHL手术前后介入治疗效果优于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进展期胰头癌扩大根治加改良Whipple术式及介入灌注化疗的可行性,提高远期生存率和质量。方法剖腹探查93例,行扩大根治门静脉血管重建及改良Whipple术式(间置空肠Y形重建消化道)加人工乳头60例,其中合并门静脉(PV)部分切除24例、肝左叶及右叶肝段切除8例、横结肠中段切除3例。全组93例分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扩大根治加改良术式及术中经肝固有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灌注化疗,术后再经放射介入肠系膜上动脉及肝动脉灌注化疗(TACE)32例为治疗组;仅扩大根治加改良术式28例为观察组;姑息手术减黄改道33例为对照组。结果扩大根治切除率为64.5%(60/93),术后均无胆胰瘘、大出血,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3例(并发重症肺炎于18d、30d死亡2例,31d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至今生存5例(其中1例达13年)。治疗组和观察组术后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62.5%、40.6%、34.4%、25.0%和71.4%、42.8%、28.5%、21.4%、14.3%。对照组1年为24.2%、2~5年为0。三组的性别与年龄、生存率及死亡率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χ^2检验):性别与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生存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扩大根治加改良术式及术中、术后介入灌注化疗治疗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生存率和改善了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细菌性肝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肝内化脓性感染灶,是外科常见疾病,是绝大多数需要外科处理的严重疾病.通过分析我院近10年93例肝脓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1例因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坏疽性胆囊炎组和无坏疽性胆囊炎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组的年龄、性别、糖尿病、肝硬化、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ALT、AST、AKP、TBIL、胆囊周围积液、胆囊增大、胆囊壁厚度等14个因素与坏疽性胆囊炎的相关性.结果:341例病例中有53例为坏疽性胆囊炎,占15.54%.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糖尿病、肝硬化、白细胞计数、ALT、TBIL、胆囊周围积液和胆囊增大是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糖尿病和白细胞计数是坏疽性胆囊炎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和白细胞计数是坏疽性胆囊炎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可降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