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s)是指手术30 d内发生在手术部位的感染,是外科手术患者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目的将术后SSIs与麻醉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内容多数研究支持围术期吸入高浓度的氧和体温保护能减少SSIs;围术期大量输血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术后SSIs,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尚不明确;围术期严格的血糖控制被证实能减少SSIs;不同的麻醉药和麻醉方式对SSIs的发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趋向研究麻醉相关因素与术后SSIs的关系能进一步提高麻醉医生的麻醉管理水平,减少SSIs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
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19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终末期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4期间我院肺动脉高压死亡患者19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12例患者末次住院诱因为肺部感染.19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平均(100.6±20.2)mm Hg(1 mm Hg=0.133 Kpa),右心室内径与左心室内径之比(RV/LV)为1.12±0.52.死亡前诱发因素主要为大便用力(42.1%)和突然的体位改变(10.5%);死亡前呼吸频率及心率明显加快,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室较入院时进一步扩大.分析患者直接死亡原因,10例为心源性休克(52.6%),6例为急性肺水肿(31.6%),2例为失血性休克(10.5%),1例为呼吸衰竭(5.2%).结论重症肺动脉高压尤其是心室内径之比RV/LV>1.0预后差,常在使心率加快、回心血量骤然减少等诱发因素下,启动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抢救措施.因此,应当积极预防和控制各项诱发因素,尝试不同给药途径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救治.  相似文献   
2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6岁,软磁厂工人。因活动后胸闷、气促4个月余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胸闷、气促,平地行走400~500m或登一层楼即可发生。当地医院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高压,抗核抗体阴性,遂来我院就诊。1994年行“右侧卵巢切除术”时曾输血,无口服避孕药、减肥药史。入院体检:T36.3℃(腋下),脉搏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颈静脉充盈,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min,律齐,P2亢进分裂,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在正常范围,HBsAg、抗-HCV阴性,有关免疫学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研究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5'上游序列中核因子-κB的5个结合位点(-898,-641,-610,-498,-208)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TNF-α表达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脱氧核糖核酸(DNA)重组技术构建5个分别包含SD大鼠TNF-α基因5'上游不同序列(-1167~ 63 bp,-730~ 63 bp,-632~ 63 bp,-548~ 63 bp,-421~ 63 bp)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1~5(V1~V5),转染乳鼠心肌细胞V1~V5共5组及空载体组,检测在AngⅡ刺激及核因子-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酯(CAPE)作用下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的变化.结果:基础状态下转染质粒V3、V4的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高于V5,而V5又高于V1、V2.10-8mol/L AngⅡ刺激24 h后,与对照相比,转染V5的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显著增加,转染V4的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明显下降,且V5高于V4.在AngⅡ刺激同时加入CAPE可使转染任一重组质粒的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比活性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结论:TNF-α基因5'上游核因子-κB的5个结合位点在基础状态下,κB4(-498)、κB5(-208)位点促进TNF-α转录,κB2(-641)抑制TNF-α转录.AngⅡ通过κB3(-610)、κB5位点促进TNF-α转录,而通过κB4则抑制TNF-α转录.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HBV)在母婴间传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阻断乙肝病毒传播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将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HBsAg阳性孕妇产前不予药物注射,新生儿出生后12h内,肌肉注射HBIG 200IU和乙肝疫苗10μg,1、6月龄接受常规的乙肝疫苗注射,每次注射10μg;试验组对60例HBsAg阳性孕妇于妊娠28、32和36周肌肉注射HBIG 200IU,共3次,在新生儿出生后12h内,分别注射HBIG 100IU及乙肝疫苗10μg,1月,6月龄接受常规的乙肝疫苗注射,每次注射10μg。所有婴儿在周岁时采血,乙肝标志物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BV-DNA病毒载量采用PCR荧光定量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60例孕妇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14例,感染率为23.33%;试验组60例孕妇中,新生儿HBV宫内感染5例,感染率为8.33%(χ2=5.07,P0.05),新生儿出生一年后,对照组HBV感染10例,阻断率为83.33%;试验组感染1例,阻断率为98.33%(χ2=8.10,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60例孕妇中,新生儿HBsAb阳性为5例,阳性率为8.33%;试验组60例孕妇中,新生儿HBsAb阳性为17例,阳性率为28.33%(χ2=8.02,P0.05)。新生儿出生一年后,对照组HBsAb阳性47例,阳性率为78.33%,试验组60例孕妇中,新生儿HBsAb阳性为56例,阳性率为93.33%(χ2=5.55,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乙肝疫苗联合HBIG可显著降低HBsAg阳性妇女所产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有效提高婴儿HBsAb的应答率,从而有效地阻断了乙肝病毒的传播,保护了婴儿的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7.
吴新海 《吉林医学》2015,(10):2029-2030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骨科住院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和平面固定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以及麻醉后20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值均显著低于麻醉前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具有对呼吸功能影响小,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经皮介入治疗大动脉炎所致肺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0例大动脉炎患者,年龄17~48(36.2±9.1)岁,均有肺动脉显著狭窄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其中5例伴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受累,5例系单纯性肺动脉受累。评估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分析和影像学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10例患者的共13处病变成功行介入治疗,其中9处行单纯球囊扩张术,4处行支架置入术。术后肺动脉狭窄程度变轻、病变处血管直径变宽、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降低,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2例患者术中出现咯血,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完全缓解。术后随访5~34(20.4±10.)个月,肺动脉收缩压从(92.4±17.2)mmHg降至(62.7±14.5)mmHg,肺动脉平均压从(45.4±9.2)mmHg降至(27.1±8.3)mmHg,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随访动脉血氧饱和度从(92.3±3.)%升至(96.8±1.7,亦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经皮介入治疗大动脉炎所致肺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和再狭窄需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29.
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26例心衰患者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0为界值,分为心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组和心衰不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组,进行病史采集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睡眠呼吸监测等。结果:90例心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组中有32例(36%)为心衰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58例(64%)为心衰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组较不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血氧饱和度、低氧指数和鼾声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结论:心衰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较常见,肥胖、习惯性打鼾、高血压病史和夜尿次数增多者易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习惯性打鼾、高血压病史和夜尿次数增多是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
脑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入路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优缺点、手术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RI明确诊断,运用直径4mm的0°、30°内窥镜监视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对38例垂体腺瘤进行手术切除。结果29例垂体腺瘤得到完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6例术前视力损害的患者中,25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无改变。术后1例出现永久性尿崩伴垂体功能低下者需药物治疗。术后未见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是一个简便、安全、微创的新技术,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