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4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64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文继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0,(9)
患者男,16岁。自1982年8月发现右腘窝血管瘤,经多次治疗后复发,肿块逐渐长大,于1988年6月25日入院。患者1982年8月发现右腘窝有鸡蛋大肿块,在我校附属一院外科门诊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血管瘤。术后肿块复发,于1985年7月就诊,检查肿块太小7×9cm。给予3个疗程尿素局部注射治疗,肿块变硬,但无明显缩小。又于1987年1月入院手术切除。术后复发,肿块越长越大,行走、直立胀痛, 相似文献
162.
分析恶性淋巴瘤的分类、诊断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也分析了淋巴瘤与非肿瘤性增生的特点,提出要充分认识非瘤性反应性增生的本质,淋巴瘤的正确诊断与良好分类应以病理形态学特点为主,结合临床生物学行为和辅以医学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3.
164.
目的:探讨黏蛋白4(MUC4)和黏蛋白2(MUC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7例胃癌标本中MUC4和MUC2的表达。结果:87例胃癌中83例(95.4%)表达MUC4蛋白,71例(81.6%)表达MUC2蛋白。MUC4与MUC2的阳性表达均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明显相关(P<0.05),且MUC4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MUC4与MUC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但二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UC4与MUC2可能是反映胃癌不同组织学类型、浸润和转移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5.
患者男,17岁.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睡觉前左颞枕部隐痛,仰卧后加重,无明显规律性.2个月前因车祸致外伤后行头颅CT时发现颅内占位,遂入院治疗.查体:左鼻唇沟变浅,口角稍向右偏,余无阳性发现.CT示:左侧中颅窝内见"菜花样"团块状高密度灶约5.0 cm×5.0 cm×4.0 cm(图1a),肿块与蝶骨嵴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66.
目的:观察外源性RASSF1A基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0-RASSF1A质粒和空载体pcDNA3.0质粒分别导入SGC7901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RASSF1A基因表达。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用裸鼠成瘤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结果〖HT8.5SS〗经脂质体转染和筛选,建立了高表达RASSF1A基因的SGC7901细胞系。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白载体组比较,转染RASSF1A基因的SGC7901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细胞周期中G1/G0期比例明显增加,而S期比例减少; 克隆形成率明显减少; 裸鼠成瘤抑制率为57.1%。结论:RASSF1A基因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