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3篇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准确的TNM分期是肺癌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9年颁布的第七版分期。随着肺癌治疗模式的发展、新的诊断技术以及治疗手段的涌现,肺癌的疗效及其预后也有了明显改善,旧的分期标准亟待更新。2015年9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公布了新修订的肺癌TNM分期系统,并计划于2017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新分期标准采纳了来自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库,包含了自1999年至2010年间新发病的94 708例肺癌病例。该文就IASLC近期发布的第八版肺癌TNM分期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比较单孔胸腔镜辅助下铥激光肺楔形切除术与其它两种传统方法(机械性切割吻合器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在肺小结节手术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25例单孔胸腔镜辅助下肺部小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铥激光楔形切除术(铥激光组)33例,男10例、女23例,平均年龄(59.21±11.31)岁;机械性切割吻合器肺楔形切除术(吻合器楔形术组)48例,男17例、女31例,平均年龄(57.27±11.30)岁;肺段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平均年龄(63.00±9.68)岁。比较三组患者手术中肺断面漏气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日平均引流量、发热、疼痛及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指标中,体重指数、性别、吸烟史、病理结果的良恶性比例、病灶最大直径、病灶位置分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铥激光组患者年龄和胸膜粘连比例与其它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个数的分布上,吻合器楔形术组多病灶的比...  相似文献   
33.
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不仅造成了显著的经济破坏,科学研究与交流也受到严重影响。虽然2020年肺癌领域许多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改为线上举行,但欣喜的是本年度仍有众多重磅研究对外公布了研究结果。近些年来,随着精准医学观念的深入和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分子分型的肺癌靶向治疗使驱动基...  相似文献   
34.
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的有害物短时间内难以消散,即便是香烟熄灭后仍然如此。  相似文献   
35.
背景与目的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 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家族中重要成员,研究发现MIC-1表达水平在多种上皮来源肿瘤患者血清中均有显著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MIC-1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诊断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及与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检测152例早期肺癌、4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05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分析MIC-1诊断肺癌中的作用,同时分析血清MIC-1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肺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肺良性疾病组(P<0.001),设1,000 pg/mL为诊断肺癌的临界值,MIC-1检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4%和99.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0.90;95%CI:0.87-0.94];MIC-1血清水平与年龄(P=0.001)、性别(P=0.03)有关,病理TNM分期T2的患者MIC-1血清水平高于T1患者(P=0.022);血清MIC-1>1,465 pg/mL组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77.6%,低于血清MIC-1<1,465 pg/mL组的患者94.8%(P=0.022),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C-1>1,465 pg/mL是I期、II期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HR=3.37,95%CI:1.09-10.42, P=0.035)。结论 MIC-1作为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提高肺癌早期诊断。MIC-1的检测对判断I期、II期NSCLC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可能为其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6.
背景与目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已经成为无法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局部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RFA与瘤内化疗(intratumoral chemotherapy, ITC)(RFA-I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研究组前瞻性入组经病理学证实为早期NSCLC,因心肺功能较差或伴发其他疾病而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接受RFA-ITC治疗。RFA采用导向器辅助CT引导穿刺准实时步进法,适形伞状电极、单点或多点消融,完成治疗计划并当CT显示肿瘤周围正常肺组织呈现磨玻璃样后结束消融治疗,经电极针将卡铂200 mg缓慢注射到肿瘤内。随访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10例患者125次RFA-ITC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中位生存期为48.0个月,总生存率为55.4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55.1个月;1年、2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0.7%、62.7%、21.9%。消融后有和无磨玻璃样改变的生存期分别是68.3个月、40.1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01)。肿瘤的大小及有无N1分期的生存率无差异。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气胸、肺内出血、胸腔积液、发热、术中胸痛、皮下气肿、术中咳嗽等并发症轻微可耐受。结论 CT引导RFA-ITC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NSCLC,疗效好、并发症少,对患者损伤小,为不能手术治疗的早期NSCLC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7.
[摘要]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T3和T4不同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PP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的125例P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断胸交感神经节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3组(60例)和T4组(65例)。T3组接受胸腔镜下T3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T4组接受胸腔镜下T4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术后不同时间点PPH复发率和代偿性出汗(CH)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时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家族史、症状持续时间、PPH分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有效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PPH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CH发生率和CH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T3组CH发生率显著高于T4组(P<0.05),两组CH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T3和T4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PPH均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与T4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相比,T3节段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CH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继发耐药的机制。方法:用富集突变PCR(Mutation–enriched PCR)分析46例初治有效且维持≥6个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EGFR20外显子T790M突变,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疗效、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的相关性。结果:46例患者进展期外周血标本中,T790M突变率为39.13%(18/46例),明显高于治疗前标本中5.88%(2/34例)。T790M突变阳性者中位PFS为16.4个月(95%CI:10.83~17.47),野生型患者中位PFS10.2个月(95%CI:10.2~13.47)(P=0.6139)。结论:研究表明T790M突变与EGFR-TKIs继发耐药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存在动态变化,与疗效和生存可能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肺癌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2008年,卫生部发布了我国第3次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为恶性肿瘤,其中肺癌的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中上升最为明显,达465%。肺癌已经取代肝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