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及治疗情况.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37例淋巴瘤患者,39例白血病患者(其中髓系白血病18例,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27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外周血的EBV DNA定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抗病毒治疗.结果 淋巴瘤组、髓系白血病组、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多发性骨髓瘤组和对照组EBV DNA阳性率分别为32.4%(12/37)、22.2%(4/18)、38.1%(8/21)、43.5%(20/46)和11.1%(3/27).淋巴瘤组、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多发性骨髓瘤组与对照组E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髓系白血病组与对照组E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抗病毒治疗后,EBV DNA转阴患者35例,持续阳性者12例.结论 EBV感染与恶性淋巴系统疾病关系密切,与髓系白血病无显著相关性,阿糖腺苷针剂和(或)阿昔洛韦针剂治疗针对其有效.  相似文献   
122.
目的验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化为心血管组织的潜能。方法用5-氮胞杂苷诱导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用VEGF-B诱导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异丙肾上腺素法制成NOD/SCID小鼠心肌损伤模型,经尾静脉注入标记的MSC。免疫荧光法检测MSC的体内、外分化。结果在体外,经诱导的MSC表达肌凝蛋白重链和肌钙蛋白I,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31。在体内,标记的MSC表达阳性的肌凝蛋白重链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结论MSC可分化为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是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3.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克隆性造血被发现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因其临床意义以及预后尚不明确,被命名为潜质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CHIP),目前已经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征、淋巴瘤等血液疾病中被检测到,并证明与不良预后有关,近期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24.
125.
例1,男,47岁.2012年2月8日饮酒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体温达39.0℃,伴寒战、畏寒、乏力,血常规:WBC 0.53×109/L,HGB 74 g/L,PLT 20×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原始粒细胞占0.530;WT1及AML1-ETO融合基因均阴性;染色体核型:46XY;流式细胞术检查:CD3468.8%、CD117 51.5%,CD33少量,HLA-DR(+).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a".2月19日给予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 G-CSF)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粒细胞缺乏期出现右下腹疼痛、寒战、高热,怀疑"阑尾炎",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外周血WBC恢复后缓解.于3月21日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方案化疗,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后症状控制.外周血WBC恢复后行"阑尾切除术".后给予HD-Ara-C方案化疗,第4周期结束后第6天(6月3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8.8℃),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休克等表现,血常规:WBC 0.12×109/L,HGB 70 g/L,PLT 20×109/L,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体温偶有轻度下降(未降至38.5℃以下).7月3日出现双上臂及右大腿瘙痒、红肿伴疼痛,血培养仍未见细菌生长,考虑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加用去甲万古霉素0.4g,但右下肢、双上肢红肿迅速扩大,遂将去甲万古霉素加量(每12 h0.8 g),仍高热不退.1d后右下肢红肿蔓延至腘窝处,红肿中心区出现淡黄色水疱;双上臂肿胀明显加重.2d后全身除腹部及面部外均出现大片瘀斑、肿胀和休克体征,抽取疱液(黑紫色、稀薄、恶臭)送细菌培养,积极抗休克治疗无效死亡.疱液培养结果:嗜水气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等均敏感.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四硫化四砷(As4S4)、化疗三联方案与ATRA、化疗二联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APL患者经ATRA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用联合化疗巩固治疗。随后随机分为两组,三联组30例用ATRA+As4S4+化疗维持治疗,二联组30例仅应用ATRA+化疗维持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的影响。结果三联组3年累计持续完全缓解(CCR)率为90.0%,二联组为63.3%,三联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明显高于二联组(分别为90%和63%,P〈0.05)。加用As4S4治疗不良反应未明显加重。结论APLCR患者巩固治疗后应用ATRA+As4S4加化疗维持治疗,CCR率高,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异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带状疱疹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对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allo-HSCT受者带状疱疹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可评估的191例接受allo-HSCT患者中有18例并发带状疱疹,发病率为9.42%,其中14例发生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3~12个月内.10例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合并急性GVHD.临床表现主要为区域性皮肤疱疹.3例出现严重疱疹后神经痛,需强效止痛.无泛发性疱疹及内脏受累病例.所有患者接受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和阿糖腺苷静脉输注治疗,全部治愈,无疱疹相关死亡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5.5 d.结论 带状疱疹是allo-HSCT后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3~12个月,GVHD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阿昔洛韦和阿糖腺苷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8.
喻凤宽  周健  李玉富   《肿瘤防治研究》2011,38(11):1324-1325
0 引言恶性淋巴瘤(ML)是淋巴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放化疗敏感,常规治疗可使60%的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和30%~5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disease,NHL)患者得到治愈或长期无病生存,但对恶性度高、耐药及难治的ML疗效差.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寻找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诱导缓解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CAG预激方案联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和泼尼松(PDN)诱导治疗6例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1例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结果 6例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100 %(7/7),CR率85.7 %(6/7)。患者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 CAG联合L-Asp和PDN是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值得尝试的诱导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观察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雄激素(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慢性再障患者45例并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小量组)21例和标准剂量组(标量组)24例,小量组给予小剂量环孢素A(CsA)3 mg.kg-1.d-1,小剂量康力龙6 mg/d;标量组给予CsA 5 mg.kg-1.d-1,康力龙12 mg/d。疗程至少3个月。结果:经治疗后小量组总有效率80.1%,标量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量组、标量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38.1%和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象变化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CsA(3 mg.kg-1.d-1)联合小剂量雄激素(6 mg/d)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并且其疗效跟给予CsA 5 mg.kg-1.d-1,雄激素12 mg/d的疗效相同,且有较小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