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γ射线对犬BCL-2基因的影响及其与胆管壁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将^103钯(^103pd)放射性支架和普通支架分别植入犬的肝外胆管内;取出胆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γ射线诱导的胆管壁凋亡增殖平滑肌细胞中的BCL-2基因,并检测凋亡细胞数量,计算机图象检测系统检测两组胆管腔面积。结果^103pd支架组胆管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较普通支架组为弱;BCL-2基因低表达组犬胆管出现增殖平滑肌细胞明显凋亡;肝外胆管无明显狭窄;BCL-2基因高表达组胆管未出现增殖平滑肌细胞明显凋亡,而肝外胆管有明显狭窄。结论实验犬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和细胞对辐射敏感性有关;^103pd放射性支架通过降低BCL-2基因表达,促进胆管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肝外胆管狭窄。  相似文献   
33.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属高难度大手术,手术成功率很低。提高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成功率一直是胰腺外科学同仁不懈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普通外科界也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意义和价值、根治切除的意义、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方法等问题。笔者就上述三个方面的争议焦点  相似文献   
34.
作者自1991年11月至1992年末共收治四肢动脉急性栓塞病人11例。现将治疗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例病人中,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62岁(45~79岁)。病因:风心病房颤3例,动脉硬化5例,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2次发病,另1例原发病不清。栓塞部位:左侧桡动脉2例,左侧股动脉2例,右侧股动脉5例,左  相似文献   
35.
胰腺癌和壶腹癌中P16蛋白及Ki-67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研究P16蛋白及Ki67抗原在胰腺癌和壶腹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对30例胰腺癌和30例壶腹癌手术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处理,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确定其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P16蛋白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两种肿瘤中,P16的表示缺失率分别为567%和467%,随着肿瘤的分化程度不同,其缺失率也有显著差异;Ki67在两组肿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0%和367%,其表达和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有明显的关系.两种基因的表达在两组肿瘤中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检测P16蛋白和Ki67在胰腺癌和壶腹癌中的表达,可以为辅助诊断及估计预后提供帮助,但是不能用来鉴别胰腺癌还是壶腹癌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在胆管癌疾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胆管良性疾病患者,25例胆管癌患者,20例健康者。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血清IL-6的水平变化。结果:25例胆管癌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胆管良性疾病及健康者(P<0.05),胆管癌手术后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增高,检测血清IL-6可做为诊断胆管癌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103钯(103pd)释放的γ射线治疗胆管癌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分析103pd释放的γ射线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用电镜、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形态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103pd释放的γ射线明显抑制胆管癌细胞生长。5.333mci剂量的γ射线诱导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如凋亡小体、特征性亚G1峰等。6.645mci以上剂量的γ射线导致细胞坏死。结论:γ射线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可能是放射治疗胆管癌的重要机制之一,103pd释放的γ射线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与照射剂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8.
改良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术式 ,也是部分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和胃窦部癌、结肠癌浸润胰腺时的根治术式。自从 Whipple创造这一术式以来外科医生对胰腺与消化道吻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吻合方法以预防胰瘘的发生。但近年胰瘘的发生率仍在 5 %~ 2 5 %之间 ,胰瘘的死亡率在 5 0 %以上 [1~ 3 ]。胰腺与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在预防胰瘘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 ,然而在某些手术技术细节上有时未能引起外科医生的注意 ,所以 ,胰瘘的发生率仍然很高。作者从 1992年以来对部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技术进行了改进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检测基NRASSF1A,p16,SOCS-1和 hMLH1在胰腺癌中甲基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饱和氯化钠法提取肿瘤组织(n= 21)和瘤旁组织(n=21)DNA.采用甲基化特异 PCR对上述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在癌旁组织中,RASSF1A,p16,SOCS-1 和hMLH1甲基化频率分别为36.4%,13.6%, 13.6%和4.5%;在胰腺癌中分别为59.1%, 40.9%,31.8%和18.2%.P16甲基化频率在两种组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4.13,P<0.05). 45.5%胰腺癌被检出存在2个或2个以上基因甲基化,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1%,x2=7.33, P<0.01).31.8%胰腺癌没有检出任何一种基因甲基化.结论:多基因甲基化是部分胰腺癌发展过程中一种早期事件,在这部分胰腺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胰腺手术中如何保留残存的胰体尾.方法 7例行胰腺手术中,3例胰肠吻合口裂开,4例胰颈体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用主胰管导管桥式内引流将胰液引至临近的空肠袢内,均成功保留了残存的胰体尾.结果 术后经支持治疗,持续腹腔冲洗,抑制胰酶分泌,术后内分泌功能基本正常,顺利出院.结论 主胰管导管桥式内引流术,在保留残存胰体尾组织方面具有方法简单、快捷,可有效地保存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