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16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p16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的文献,检索范围限于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采用Revman4.3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值为风险比(HR)。结果 检索到20篇文献符合研究要求,共计1995例患者。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合并HR=0.69(95%CI:0.59~0.81,P<0.05)。按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进行分层分析,肺鳞癌亚组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HR为034(95%CI:0.13~0.91,P=0.03);肺腺癌亚组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亚组分别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合并HR分别为0.66(95%CI:0.36~1.21,P=0.18)和0.42(95%CI:0.28~0.63,P<0.001);发表偏倚系数为0.2368(95%CI:-0.5734~1.0471)。结论 p16蛋白表达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在肺鳞癌、早期肺癌亚组中也显示具有预后参考意义,在肺腺癌预后中的作用尚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A)、汉防己甲素(Tet)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62/A02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柔红霉素(DNR)对细胞的半数抑制量(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DNR浓度。结果:DNR对K562细胞和K562/A02细胞IC50分别为0.27和21.22 mg.L-1;CsA(1 mg.L-1)及Tet(0.1 mg.L-1)单独和联合处理K562/A02后,DNR的IC50分别为7.83、5.32和2.32 mg.L-1;CsA和Tet对DNR作用K562的IC50无明显影响;K562/A02细胞48 h凋亡率为2.19%,DNR(1 mg.L-1)作用K562/A02细胞凋亡率为2.70%,CsA和Tet单独及联合处理后凋亡率分别为10.27%、17.64%和52.79%;两药处理后细胞内化疗药物DNR浓度亦明显增加。结论:CsA及Tet均可逆转耐药,且联合作用逆转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药物化疗后的预后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120例,采用铂类为主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化疗前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ERCC1(118)、(504)的SNP,并随机抽取10%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成功进行基因分型,野生型、杂合型和突变型的叠加荧光分别显示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与基冈测序结果完全吻合。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携带ERCCl(118)C/C、C/T+rr/T基凶型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后中位牛存期(MSq、),1年、2年及3年牛存率分别为10.9个月、35.9%、6.3%、1.6%和13.5个月、59.5%、19.0%、14.3%,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携带ERCC1(504)C/C基因型、C/A+,A/A基因型1年生仔率、2年牛存率分别为66.7%、16.8%和31.3%、7.8%,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MST和3年生存率2组间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芯片检测方法准确,高通量,价卡2}低廉,适用于大规模样本SNP检测,ERCC1(118)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铂类约物化疗后的生存期有关,有可能作为铂类约物化疗后生存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药物化疗后的预后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120例,采用铂类为主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化疗前采集患者的外周血。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ERCC1(118)、XRCC1(399)的SNP,并随机抽取10%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成功进行基因分型,野生型、杂合型和突变型的叠加荧光分别显示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与基因测序结果完全吻合。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6~49个月)。携带ERCC1(118)C/C、C/T+T/T基因型患者铂类化疗后中位生存时间(MST)、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0.9个月、35.9%、6.3%、1.6%和13.5个月、59.5%、19.0%、14.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XRCC1(399)G/G基因型、G/A+A/A基因型MST、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15.2个月、59.1%、15.9%、6.8%和11.1个月、35.5%、8.1%、6.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XRCC1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后的生存期有显著相关性,有可能成为铂类药物化疗后生存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紫杉醇持续滴注联合方案二线治疗难治性晚期食管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岩  成红艳  顾明  李苏宜 《肿瘤学杂志》2010,16(11):889-891
[目的]研究含紫杉醇(PTX)持续静脉滴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26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应用含低剂量PTX持续静脉输注联合方案化疗:PTX20mg/m2,civ,16h,d1~3,d8~9;DDP3.75mg/m2,iv,d1~4,d8~11;5-Fu375mg/m2,civ,24h,d1~5,d8~12;叶酸60mg,po,d1~5,d8~12;21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23例完成2个周期治疗者可评价疗效,CR1例,PR9例,SD10例,PD3例,有效率为43.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脱发,其他毒副反应较轻。[结论]低剂量PTX持续静脉输注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兰索拉唑用药前后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抑酸药兰索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在胃内分布的影响.方法: 检查43例有H.pylori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服用兰索拉唑前后的胃镜活检组织切片,活检部位分别为窦小弯及体大弯,对活检组织切片做HE及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观察窦体两部位H.pylori检出率、密度及胃炎活动程度的变化.结果: (1)窦小弯用药前、用药后4周及3个月H.pylori的检出率分别为93.02%,58.14%和86.05%,用药后4周H.pylori检出率及密度明显低于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均P<0.01).(2)体大弯用药后4周和3个月H.pylori的密度较用药前增加.(3)窦小弯用药后4周胃炎活动性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胃炎活动程度也轻于后两者.(4)体大弯用药后4周和3个月胃炎活动性检出率较用药前增加,胃炎活动程度也加重.(5)窦小弯及体大弯用药前后胃炎活动性与H.pylori检出率之间变化呈正相关(分别为r=0.995 1,r=0.960 8).结论: 兰索拉唑可使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定植部位发生改变,窦小弯H.pylori检出率下降、密度减少,而体大弯密度增加,此种影响在用药后1个月左右最为明显,胃炎活动性与H.pylori检出率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汉防已甲素(Tet)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设不同浓度Tet处理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Tet对Eca-109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观察Tet对Eca 109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ting、RT-PCR观察Tet对Eca-109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Tet对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 剂量依赖性(P<0.05),Tet干预48、72hEca-109细胞的IC50分别为(20.886±0.215)μmol/L和(14.352±0.102)μmol/L。30μmol/LTet处理细胞48h后,电镜下可见细胞缩小,核裂解,凋亡小体形成。分别以20、30、40μmol/L的Tet干预Eca-109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显示早期凋亡率依次为0.12%、0.34%和0.31%,中晚期凋亡率依次为4.02%、7.43%和77.42%;RT-PCR和Westernblotting显示,Bcl-2蛋白和mRNA表达均随Tet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调(P<0.05),Bax蛋白和mRNA表达均随Tet浓度增加而逐渐上调(P<0.05),而p53蛋白水平在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Tet可以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胃癌标准D2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前列,术后辅助治疗尚无标准方案。INT0116试验奠定了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地位,但在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治疗上尚存在争议。近年来,诸多关于胃癌D2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同步放化疗的安全性,但对总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局控率等方面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作者就近年胃癌D2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岁霞  成红艳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404-1405
慢性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是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肝炎后肝硬化在我国肝硬化病例中占80%以上。肝硬化严重的病变为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的形成与开放)。脾肿大、脾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对于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近年来常用的外科治疗措施为切脾断流术和分流术。而这些手术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自2000年开展了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胃底切除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脾亢的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病例22…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4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4d”住院。起病前有饮酒史,继之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钝痛,伴腹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腹痛与体位无关。入院时体检体温37.0℃,血压120/80mm Hg(1mm Hg=0.133 kPa),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