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第一磨牙缺失,采用双端固定桥修复,作为基牙的下颌第二磨牙倾斜不同角度时,基牙牙周膜等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与Marc软件结合的方式,分别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下颌第二磨牙向近中倾斜时,行双端固定桥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计算并分析牙周膜支持组织中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当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24°时,其近中牙颈部牙周膜的应力值达到0°时的2倍,同时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受力也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固定修复时,当牙齿倾斜达到或超过24°时,应慎重作为双端固定桥的基牙。  相似文献   
22.
目的根据对肺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弹力纤维(EFs)的观察,将BAC分型,从而进一步证实其有别于腺癌(AC),为二者的病理鉴别诊断提供辅助依据。方法选取原诊断为肺AC、BAC以及AC伴部分BAC的病例共66例,其它组织学类型的癌和炎症性病变共50例作为对照,观察并对比分析BAC与AC的HE及EF染色结果。再将BAC的EF染色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将其进一步进行分型。结果依据间质、血管及胸膜有无浸润将BAC分为浸润型及非浸润型,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BAC中EFs分布的特殊性。结论通过EF染色可将BAC分为浸润型与非浸润型两种亚型。  相似文献   
23.
黏膜黑色素瘤的常见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黏膜黑色素瘤较皮肤黑色素瘤少见,日常诊断工作中较易引起误诊。本文以黏膜黑色素瘤好发部位为主线,归纳整理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对肺腺癌(AC)和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弹力纤维(EFs)的观察,阐明EFs在AC及BAC中的形态特征。同时,将BAC分型,从而进一步证实BAC有别于AC,为二者的病理鉴别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原诊断肺AC、BAC以及AC伴部分BAC病例共66例,正常肺组织及其他病变50例作为对照,观察并对比分析BAC与AC的HE及EF染色结果。再将BAC与肺部其他组织学类型癌的EF染色进行对比。结果肺腺癌EF染色结果为(-)-(±),而B、C型的结果为( )-( ),AC与BAC的EF染色结果完全不同。肺的其他组织学类型的癌间质内EF染色情况与AC相似。结论通过EF染色可以将BAC从AC中鉴别出来,同时还可将BAC分为浸润和非浸润两种亚型。提示BAC可能是肺癌的一种独立类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肺间质血管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3例行尸体解剖的SARS病例肺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探讨其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 死亡的SARS病人肺部病变除弥漫性的肺部损伤(肺泡腔内可见细颗粒样或泡状水肿液、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肺泡间隔内表面可见透明膜覆盖,有的区域肺泡腔内出现机化性改变等)外,肺间质内的毛细血管簇状增生及血管壁出现明显的损伤性改变。结论 SARS的肺部血管病变是一个特征性病理形态学变化,可能与SARS病毒的蛋白导致的剧烈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通过对肺腺癌(adenocarcinoma, AC)及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BAC)的弹力纤维(elastic fibers, Efs)的观察,阐明Efs在AC及BAC中的形态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原诊断为肺AC、BAC以及AC伴部分BAC的病例共66例,分别行石蜡切片,HE染色、EF染色.在光镜下参照李维华提出的肺癌分化表型分类标准,观察并对比分析BAC与AC的HE染色结果,对这66例的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结果 在光镜下对原诊断为BAC、AC及AC伴部分BAC的66个病例进行分类,其中31例为BAC、30例为AC、5例为AC伴部分BAC.根据我们的观察,将EF染色的结果与HE染色相结合,由此可以看出AC与BAC的EF染色结果完全不同,EF染色可以作为AC与BAC鉴别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结论 根据改进的Weigert染色方法进行EF染色的观察结果,BAC与AC在组织学上具有不同的形态学表现.据此,我们可以将BAC从AC中鉴别出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从1994年6月至2000年4月病理证实为肝脏炎性假瘤的穿刺及手术切除的37例标本的临床病理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肝脏炎性假瘤在临床上可以无症状,在这37例中无症状的有25例(67.6%)。病理诊断上也有本身特殊的表现。结论 肝脏炎性假瘤极为少见,临床上常与其它的肿瘤相混淆,确诊只能依靠病理检查,因此其临床病理要点对于临床及病理医生来说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8.
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渗透压溶液中人红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渗透压溶液中人红细胞形态和细胞膜表面细微结构的变化。方法用5%葡萄糖溶液(等渗液),0.6%NaCl溶液(低渗液),1.5%NaCl溶液(高渗液)分别处理人红细胞,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红细胞的变化。结果(1)经5%葡萄糖处理的红细胞形态正常;膜表面细微结构为孔洞,孔洞之间为条形隆起,孔洞交织排列,孔洞大小约15nm~100nm,条形隆起宽约30nm。(2)经0。6%NaCl溶液处理的红细胞大部分膨胀,细微结构中孔洞呈裂隙状,宽约10nm,条形隆起粗大,宽约40nm。(3)经1.5%NaCl溶液处理的红细胞大部分皱缩,细微结构中孔洞呈裂隙状,宽约6nm,条形隆起宽约10nm~20nm。从孔洞的大小、条形隆起的宽度及孔洞分布的疏密程度来讲,红细胞膜周边和中央的细微结构元明显差别。5例标本之间元明显差别。结论渗透压的改变引起红细胞形态和细微结构的变化,第一次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的这种变化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