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7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山东省主要危险因素的归因死亡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定最评价部分危险因素的健康负担,以确定严重影响山东省人群健康的莺点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决策提供直接依据.方法 以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资料为基础,按照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方法计算寿命损失年(YLL)、健康寿命损失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然后根据各种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比(PAF)数据测算各种危险因素的归因死亡数和归因DALY.YLD采用间接法进行估算;19种危险PAF资料参考2001年GBD研究. 结果 山东省人群51.09%的死亡和31.83%的DALY由纳入分析的19种危险因素所致,其中高血压、吸烟、蔬菜水果摄入少、饮酒、室内燃煤污染、高胆固醇、室外空气污染、缺乏体力锻炼、超重和肥胖、不安全注射为前10种死亡危险因素,归因死亡数合计占总死亡的50.21%;饮酒、吸烟、高血压、蔬菜水果摄入少、室内燃煤污染、超重和肥胖、高胆固醇、缺乏体力锻炼、室外空气污染和缺铁性贫血为前10种疾病负担危险因素,归因DALY合计占全部疾病负担的29.04%.结论 饮酒、吸烟和高血压为严重影响山东省人群健康的重点危险因素,如有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人群死亡率和减轻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应崩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对山东省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价并计算HBV感染所致的总疾病负担.方法 以2004-2005年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中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资料,2005年乙肝发病资料和2007年恶性肿瘤患病调查中的肝癌患病资料与残疾权重资料为基础,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三类肝病的寿命损失年(YLLs)、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和DALYs,并估计由HBV所致的总疾病负担.结果 2005年山东省因乙肝损失211 616个DALYs(其中YLLs为39 377,YLDs为172 239),因肝硬化损失16 783个DALYs(其中YLLs为13 497,YLDs为3286),因HBV感染所致肝癌损失247 795个DALYs(其中YLLs为240 236,YLDs为7559);男性疾病负担分别是女性的2.19、2.36和3.16倍.乙肝疾病负担中以残疾所致的YLDs为主(81.39%),肝硬化和肝癌疾病负担均以早死所致的YLLs为主,分别占80.42%和96.95%.每例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所致的DALY损失分别为4.8、13.73和11.11.结论 乙肝、肝硬化和肝癌对山东省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控制HBV感染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中国在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后期的免疫策略.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检索国内外研究资料,调查中国脊灰疫苗生产和使用现状,从免疫策略比较赛宾株-脊灰灭活疫苗(Sabin-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lPV)替代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Live Vaccine,OPV)的可行性,并从免疫程序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综合分析.结果 中国应考虑选择以IPV替代OPV的免疫策略,且国产sIPV即将问世,在政策、技术、疫苗供应和其它保障方面均具备了替代的条件,常规免疫可参照目前OPV免疫程序.结论 中国应进一步加强消灭脊灰后期免疫策略的研究,积极做好sIPV替代OPV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4.
山东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加速控制麻疹.方法根据对山东省麻疹疫情的预测分析,于1999年对8月龄~7岁儿童完成一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95.67%.结果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整个流行期较1999年同期下降46.23%,与上一个流行周期(1995/1996年度)过后同期下降幅度(18.71%)相比,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u2=10.24,P<0.01);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显著降低,而7~14岁儿童发病构成比相对增加;由于受大年龄组儿童暴发的影响,虽发病高峰削弱不明显,但高峰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强化免疫,对控制麻疹效果显著.建议适时调整强化免疫策略,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25.
无菌性脑炎与肠道病毒感染关系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无菌性脑炎发病与肠道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994年苍山县和1996年栖霞市发生的两起无菌性暴发病例和1996年7月-1997年3月济南市两所医院无菌性脑炎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调查,并采集部分病例粪便或脑脊液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或/和PCR检测。结果:无菌性脑炎的高发季节为春夏季或夏秋季,主要发病年龄为 婴幼儿和小学生;临床以发热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少见腹泻与皮疹等前驱症状,多数病例的病程较短(10-19天)且预后较好,个别病例发生死亡。两起无菌性脑炎暴发病例的粪便标本病毒分离分别以CoxB3和CoxB5病毒为优势毒株,初步判定为CoxB病毒引致的病毒性脑炎;对住院的无菌性脑炎病例脑脊液标本进行PCR检测,其中8例CoxB病毒为阳性,且3例分离到CoxB3病毒,故这8例病例确诊为CoxB2病毒引致的病毒性脑炎。结论:CoxB病毒是导致我省局部地区病毒性脑炎流行的主要病原,今后应加强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和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6.
对人乳头瘤病毒致宫颈癌假说的理论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因研究是疾病防治的必要前提。与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一样,宫颈癌病因研究也是以假说的形式不断向前推进的。近年来,在以往漫长的宫颈癌病因研究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致病假说,为宫颈癌的防治投射了令人振奋的熹微晨光。 宫颈癌的病因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意大利医生  相似文献   
27.
山东省首次发现二例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可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有效地加以预防。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脊灰病例是由脊灰病毒野毒株感染所致,而与服用 OPV 有关的疫苗相关病例文献报道不多.1991年,我们在山东省报告的脊灰疑似病例中,首次发现了两例由脊灰Ⅱ型病毒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病例一]孟××,男,5月龄,城市散居儿,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制备人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的小鼠感染模型,为研究流感病毒致病性、研发抗病毒药物提供模型动物。方法将人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在鸡胚尿囊腔扩增后,滴鼻接种小鼠,4 d后将小鼠处死,挑选感染体征严重者进行实时荧光PCR(FQ-PCR)检测肺中的流感病毒,将检测阳性的肺上清在鸡胚尿囊腔扩增,接种于下一代小鼠。比较各代小鼠对流感病毒的适应情况,直至小鼠出现明显的感染体征,取肺研磨制成匀浆,获得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并检测其半数致死量(LD50)。将10 LD50的病毒液接种于小鼠,建立人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的小鼠感染模型,观察模型小鼠的一般活动状态、体质量变化、肺部病变,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切片,计算肺指数,FQ-PCR检测病毒RNA。结果人季节性流感病毒在小鼠体内传代4次后,鼠肺适应株制备完成,其经鼻的LD50为10-2.41/0.05 mL。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小鼠感染模型,一般状态差,体质量明显减轻,肺指数增大,70%出现死亡。病理切片观察病变明显,FQ-PCR显示流感病毒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人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的小鼠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山东省育龄期妇女(15~49岁)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死亡特点,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第3次死因调查资料,对山东省2004-2005年育龄期妇女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死亡特点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山东省育龄期妇女的死亡率为85.71/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6.47/10万,位于总死因的第2位。妇科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肿瘤总死亡的21.35%(363/1700),总死亡率为5.56/10万,位于恶性肿瘤第1位。妇科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死亡率为3.25/10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57.58%。妇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30岁以上是其高发人群。妇科恶性肿瘤共造成10062.54人年的寿命损失,平均每人为27.72岁。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是危害山东省育龄期妇女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山东省1970-2005年肿瘤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山东省1970-1974、1985-1989、1990-1992和2004-2005年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除1985-1989年为山东省组织的调查外,其余3次都是全国调查资料的一部分),1985-2005年3次抽样调查点的选择依据1970-1974年资料进行评估其代表性,观察指标为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肿瘤变化速率.结果 山东省肿瘤死亡率2005年比1970年上升了143.15%.标化率分析显示1970-1984年间年增长速率为0.54%,1985-1992年为1.24%,而1992年以后上升速率为0.18%.2004-2005年前8位主要恶性肿瘤位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白血病、乳腺癌和宫颈癌,其中肺癌由第4位上升为首位,宫颈癌由第5位下降为第8位.主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和宫颈癌呈逐年下降,胃癌呈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其余则为逐年上升趋势.城市人群肺癌和乳腺癌高于农村,而胃癌和食管癌低于农村人群.结论 35年中山东省肿瘤死亡率明显上升,主要恶性肿瘤死因谱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