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本文报告作者王成标设计的弧形导针和专用缝线,经会阴径路行后尿道疤痕切除后,作尿道对端横褥式外翻吻合。共治疗85例,随访3月~7年,一次手术成功率达95%以上。并介绍了专用器械。  相似文献   
82.
患者 ,女 ,5 7岁。反复性肉眼血尿 1 8年。患者1 983和 1 987年均以终末性血尿、膀胱新生物在外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淀粉样变。 1 995年以来有全程鲜红色肉眼血尿 ,于 1 996年住入本院。IVU示 :左肾不显影 ,左肾功能受损。ECT示 :左肾功能严重受损。膀胱镜检查无异常。故行左肾及左输尿管全切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输尿管淀粉样变。近 4个月来出现右侧腰背部酸痛伴无尿 ,于 2 0 0 1年 4月收入本院。实验室检查 :血肌酐 761 μmol/L ,血尿素氮1 7.60mmol/L ;尿常规检查红细胞 ( + + + + ) ,尿本周蛋白 ( - …  相似文献   
83.
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对前列腺癌患者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对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0例行手术去势、22例药物去势(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每4周皮下注射1次)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患者去势后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去势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T为(19.3±10.6)、(1.1±0.8)、(0.9±0.7)nmol/L,E2为(104.3±58.4)、(53.4±36.9)、(50.7±37.5)pmol/L,P为(2.6±1.6)、(1.8±1.3)、(1.7±1.4)nmol/L,FSH为(10.8±6.5)、(73.8±31.4)、(75.1±28.7)IU/L,LH为(11.2±7.5)、(38.3±20.6)、(37.4±30.5)IU/L,PRL为(14.5±8.9)、(12.8±7.6)、(13.2±7.9)μg/L;药物去势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T为(21.1±11.7)、(1.2±0.7)、(1.0±0.6)nmol/L,E2为(110.5±62.7)、(36.5±30.4)、(34.7±28.6)pmol/L,P为(2.7±1.4)、(0.8±0.6)、(0.7±0.6)nmol/L,FSH为(11.2±7.0)、(5.5±4.3)、(5.8±4.0)IU/L,LH为(12.0±6.7)、(0.8±0.4)、(0.7±0.4)IU/L,PRL为(15.2±7.6)、(13.8±8.2)、(14.2±9.4)μg/L。2组治疗1个月后,T值均显著下降。药物去势治疗后FSH、LH明显下降,而手术去势后FSH、LH明显上升。药物去势组治疗后E2、P下降程度大于手术去势组。结论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对前列腺癌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可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cyclin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TCC和12例正常膀胱cyclinD1和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1)正常膀胱组织无cyclinD1表达,Ki-67抗原的表达低于TCC(P=0.011)。(2)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增高,cyclinD1阳性率下降(P=0.014,P=0.034);(3)cyclinD1和Ki-67抗原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09,P=0.005)。结论:cyclinD1在TCC的早期起重要作用;Ki-67指数能准确地评估TCC的生物学行为,二者可作为TCC有重要意义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5.
我院近五年来行经皮肾手术共72例次,这一新的手术途径逐步取代了一些开放手术,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显示出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6.
目的:肾移植术后应用Calcineurin抑制剂需常规监测血清药物浓度,然而药物浓度并不能完全反应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状态,且药物的个体反应性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通过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活性检测反应患者对Calcineurin抑制剂的敏感性。方法:采取40例肾移植受者术前抗凝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置于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加入96孔培养板中予刀豆蛋白A刺激,并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TAC),之后加入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二甲亚砜(DMSO)裂解后于波长570nm下测定吸光度。记录受试者肾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临床事件。结果:①受试者半数PBMC被抑制的药物浓度即为IC50。CsA和TAC的IC50均值分别为162.3ng/ml、0.289ng/ml,TAC对PBMC转化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CsA;②Kendall相关系数分析示CsA的IC50与TAC的IC50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k=0.3472,P=0.0082);③CsA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TAC组,而两组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TAC抑制人PBMC母细胞转化能力约为CsA的589.1倍,因而TAC治疗的肾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将术前淋巴细胞的体外药敏试验与术后治疗性TDM合理结合,是改进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87.
膀胱癌患者尿中肝素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尿液中排泄肝素的方法,并用于检测膀胱肿瘤患者尿中的肝素排泄量.方法采用磷酸缓冲体系的反极性毛细管电泳法,电压为-20kV,检测波长为190nm,并用其测定21例膀胱肿瘤患者及12例健康者尿中排泄的肝素含量.实验数据经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a=0.05.结果肝素峰面积和其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尿中肝素排泄量12例健康者为(0.94±0.48)μg/L,21例膀胱肿瘤者中11例Ta~T1期患者为(1.30+0.73)μg/L,10例T2~T4期患者为(0.54+0.45)μg/L,T2~T4期者比Ta~T1期及健康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反极性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分离人尿中肝素高效、快速、简便的方法,对膀胱肿瘤患者尿中肝素的检测发现,其排泄量的降低与膀胱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8.
胰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胰肾联合移植(SPKT)大动物模型,进而应用于临床Ⅰ型糖尿病肾衰的病人。方法 选用杂种猪作SPKT的供受体,供体门静脉远端与左肾静脉吻合,近端及带腹腔、肠系膜上和左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分别与受体下腔静脉及肾以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十二指肠吻合于膀胱,输尿管置管外引流,未作预防及抗排斥处理。此后取无心跳供体胰肾分别移植于Ⅰ型糖尿病肾衰患者的两侧髂窝,血管均分别吻合于两侧髂外动、静脉,输尿管及十二指肠吻合于膀胱左右侧。结果 13头移植猪中2头死于内环境紊乱及吻合口出血,其余11头平均存活(9.1±2.4)d。接受移植的病人胰肾功能恢复良好,已存活7个多月。结论 建立猪SPK模型是可行的,SPK对Ⅰ型糖尿病肾衰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9.
许多哺乳类动物的阴茎中具有一根“阴茎骨”(Baculum),这是由于勃起组织发育较差,该骨骼就具有支持阴茎勃起状态的功能。人类由于功能性或器质性的原因,虽然性欲正常,但是阴茎不能勃起而产生阳萎。“阴茎骨”是外科治疗阳萎的依据,它可以支持软弱的阴茎达到较满意的性生活。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007年14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14例中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2例行TuRBt术,6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尿流改道,姑息性尿流改道2例。结论膀胱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术后辅助放化疗,有利于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