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保留胆囊管的胆囊切除联合胆管微切开胆道镜取石胆管一期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为32例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不保留胆囊管的胆囊切除联合胆管微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彩超、MRI/MRCP检查,证实同时存在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32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70~135 min,平均(85.4±13.7)min;术中出血量50~130 mL,平均(80.2±23.1)mL。术后住院2~6 d,平均(3.5±1.3)d;术后无出血、胆漏、黄疸、发热、胆道狭窄、胆管结石复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合适的胆总管结石病例,采用腹腔镜下不保留胆囊管的胆囊切除联合胆管微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管一期缝合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进展期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0年1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73例成人进展期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73例GIST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3例,疾病稳定14例,疾病进展5例。全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76(中位随访3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5.0个月(95%CI:34.2~55.8个月),1、3、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87.7%、63.6%和39.6%。多因素分析显示,基因突变情况和治疗前体力状态评分是伊马替尼治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c-kit外显子11突变患者PFS优于外显子9突变者;治疗前体力状态低评分者优于高评分者(均P〈0.01)。结论伊马替尼治疗进展期GIST疗效肯定,c-kit外显子9突变和体力状态不良的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肺泡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野生型小鼠C3h/Heouj及TLR4缺失小鼠C3h/Hej复制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20 min再灌注1 h,6 h时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获取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泡灌洗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并以鲎试剂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灌洗液中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同时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sidase,MPO)的含量以及计算肺组织学评分.结果 (1)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野生型小鼠(C3h/Heouj)在缺血再灌后各时间点肺泡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蛋白表达升高,6 h强于1 h,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持续升高,MPO的含量持续增加(P<0.05).(2)与C3h/Heouj小鼠相比,C3h/Hq组小鼠在再灌注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损伤明显减轻(P<0.05),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及MPO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3)各组小鼠缺血再灌注后1 h肺泡灌洗液中内毒素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6 h时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鼠全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激活,并与肺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索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6年于我院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37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无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4%。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36.4%和5.6%。结论:对于具有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癌患者,再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5.
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3月1日起正式在街头献血屋投入使用转氦酶快速检测仪,为广大无偿献血者又提供了一项新的服务内容。自该仪器投入使用后,经统计,近期因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合格报废的血液降低至1%以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6.
胃肠间质瘤(GIST)大多为散发病例.而少数GISRT出现在如Carney三联征一类多发肿瘤综合征中.Carney三联征包括GIST,肺软骨瘤,以及肾上腺以外的副神经节瘤中的两种或三种肿瘤类型~([1]).我科2005年收治一例同时合并胃间质瘤和左肺软骨瘤的患者,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在颅脑损伤患者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出血率可高达16%~47%。因此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提高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的重要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术后12h内经口进食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人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5—12月间拟行限期根治性手术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进食组(术后12h内开始进食)和传统进食组(术后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62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早期进食组32例,传统进食组30例。早期进食组较传统进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1)d比(4±2)d,P〈0.01]、排粪时间[(3.8±1.6)d比(6.4±2.5)d,P〈0.01]、半流饮食时间[(4±2)d比(8.2±2.2)d,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6±1)d比(11.7±3.8)d,P〈0.01]均明显缩短。术后两组患者各项体液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回升,但早期进食组恢复速度快于传统饮食组,至术后第3天,早期进食组较传统进食组患者球蛋白[(24.1±2.4)g/L比(22.1±3.3)g/L,P〈0.05]、免疫球蛋白G[(10.8±2.4)g/L比(8.7±2.1)g/L,P〈0.01)和补体C4[(0.24±0.09)g/L比(0.17±0.05)g/L,P〈0.05]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术后12h内经口进食应用于限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安全有效,有助于加快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并促进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比较常见单个脏器浸润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 从单个脏器浸润胃癌患者中筛选出列于前4位者,共228例,分别为胰腺(83例)、横结肠及系膜(71例)、食管(53例)、十二指肠(21例)浸润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 各组病例中,食管浸润组的远处转移率、腹膜种植率、pTNMⅣ期所占比例均最低,分别为9%、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之间淋巴结N分期、肝转移率、肿瘤Borrmann分型、WHO组织分型、分化程度、血清CEA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之间相比,食管浸润组的根治率最高,为93%;胰腺浸润组接受扩大淋巴结清扫术(D2以上)比例最高,为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腺浸润组的中位输血量为400 ml,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脏器浸润为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胰腺、横结肠及系膜、食管、十二指肠浸润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4、17.5、30.9、14.1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的各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8、19.7、35.8、17.4个月,食管浸润组预后均最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根治性手术者的各组预后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结论 对常见单个脏器浸润胃癌,食管浸润患者的分期较早,根治率高,预后较好;根治性切除对改善常见单个脏器浸润胃癌患者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机器人肝切除术(RH)与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系统性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中文检索词为“机器人”“腹腔镜”“肝切除术”,英文检索词为“robotic”“laparoscope”“hepatectomy”“liver resection”。比较RH组与LH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输血率、R0切除率、最大肿瘤长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4篇文献、5 299例患者,其中RH组1 806例,LH组3 493例。结果显示,与LH组相比,RH组手术时间较长(MD=33.22,95%CI:19.70~46.74,P<0.001),最大肿瘤长径(MD=0.34,95%CI:0.16~0.52,P<0.001)较大,而中转开腹率(OR=0.42,95%CI:0.33~0.55,P<0.001)、总并发症发生率(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