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乳腺癌亦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随着早期检测技术及更有效的辅助治疗及靶向治疗的进步,许多国家乳腺癌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然而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乳腺癌复发、转移和治疗耐药等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乳腺癌中存在有干细胞特性的一组亚群,即乳腺癌干细胞。由于乳腺癌干细胞对传统治疗抵抗,即使经过有效的治疗,患者仍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只有传统治疗联合针对这一特殊亚群的靶向治疗,才有可能根除肿瘤,避免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2.
第29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年会热点集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29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年会于2006年12月14-17日如期举行。本次年会分别就乳腺癌的实验生物学、病因学、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3.
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新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辅助化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初是在术中应用塞替哌以期消灭肿瘤细胞。此后,微转移概念为延长辅助化疗时间奠定了理论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的CMF方案到80年代的蒽环类和90年代的紫杉类药物以及近年来生物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从常规用药到密集化疗,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2]。约10多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存活率、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1个体化辅助治疗(tailoring adjuvant therapy)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亦取得了显著的疗…  相似文献   
44.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与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有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因此 ,正确把握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历史及特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历史 ,可以追朔到 1896年Beatson首先报道的 3例绝经前晚期乳腺癌 ,在切除双侧卵巢后 ,2例肿瘤明显缩小。此后 10 0年以来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经历了肾上腺切除、卵巢切除、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抗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等发展过程。目前 ,虽然卵巢切除术(手术去势 )仍作为绝经前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5.
Ian  Smith  Susan  Chua  王佳玉 《英国医学杂志》2006,9(5):310-311
术前对可手术乳腺癌进行新辅助治疗(又称术前治疗)的主要临床目的是降低肿瘤分期,减少根治术的比率。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往往需斥巨资,并且耗时数年才能完成,而小规模新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将体内原发肿瘤作为观察指标,短期内通过肿瘤对治疗敏感性的分析(包括临床、病理、生物学特点)即可准确地预测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46.
一、药物预防依西美坦或可成为新选择:NCIC CTG MAP.3是一项评估依西美坦预防绝经后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共入组了4560例绝经后乳腺癌高风险女性,入选后随机分组接受依西美坦25mg/d或安慰剂1片/天,共5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90α,HSP-90α)表达水平差异,及在乳腺癌诊断、监测疗效、预测复发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1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试验组399例和对照组216例。试验组均为乳腺癌患者,再分为静态组289例和动态组110例,静态组根据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等进行分类分析,动态组用于动态疗效分析;对照组包括健康对照人群10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51例及非乳腺系统恶性肿瘤患者62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SP-90α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确定血浆中HSP-90α表达水平作为乳腺癌诊断、复发的截断值,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因素与HSP-90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HSP-90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01),且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患者血浆中的HSP-90α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取HSP-90α表达水平为59.7 ng/mL与43.22 ng/mL作为诊断乳腺癌和预测肿瘤复发的临界值时,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34与0.87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和78.6%与95.7%和74.5%。新辅助治疗有效者及手术前后患者血浆中的HSP-90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 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HSP-90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对乳腺癌诊断、疗效判断及复发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8.
罗扬  徐兵河  李青 《中国肿瘤》2018,27(2):150-154
摘 要:[目的] 分析腋窝淋巴结阴性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101例腋窝淋巴结阴性年龄≤35岁的乳腺癌患者。通过病例记录和系列随访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中位随访12.18 年 (0.18~19.47年),全组共有3例患者失访,10例发生局部复发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10例远地转移(其中6例同时伴有区域复发),11例第二原发恶性肿瘤,13例患者死亡。全组10年无病生存率、无疾病复发生存率、无远地转移生存率和生存率分别为70.0%、75.1%、83.4% 和 87.2%。淋巴结解剖个数≤10个是影响生存的因素(P=0.036)。肿瘤大小是影响疾病复发的独立因素(P=0.050),但对远地转移和生存均无影响。[结论] 腋窝淋巴结阴性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远期预后尚好,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解剖个数分别是疾病复发和生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9.
晚期乳腺癌预后较差,疾病特征复杂,后线解救治疗较为困难,但是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可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晚期乳腺癌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基因靶向治疗使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基因检测是分子分型诊断、遗传风险预测、疗效监测、耐药提示以及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手段,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子病理诊断、靶向药物选择以及治疗模式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共识专家委员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归纳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热点问题,深入探讨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适用人群和临床意义、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检测基因和分子标志物、循环肿瘤DNA、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的应用,总结规范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中使用的注意事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基因检测,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基因检测信息,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0.
肿瘤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入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每个肿瘤患者的常规诊疗模式。但是,肿瘤患者通常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在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减低、低蛋白血症等时感染风险更是增高。本次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而医院又是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肿瘤患者一旦感染,可能发展为重症、甚至威胁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