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种疾病患者因免疫紊乱导致血小板减少症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的变化与血小板数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浆中的PAIgG。结果 PAIgG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阳性率为83%,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6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阳性率为43%,脾亢阳性率为45%,骨髓纤维化阳性率为44%,再生障碍性贫血阳性率为25%。结论 多种血小板减少症均存在PAIgG值的升高;PAIgG值与血小板计数成反比;检测PAIgG对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对骨髓基质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 ,探讨基因修饰对BM SCs主要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CTLA4Ig 重组腺病毒转染BMSCs,通过测定粘附于BMSCs层的3 H TdR标记CD34+ 细胞的cpm值 ,观察基因修饰对其粘附力影响 ;通过观察骨髓基质细胞支持CD34+ 扩增的细胞总数及集落形成细胞数 (colonyformingcell,CFC)的变化 ,评价基因修饰对BMSCs支持CD34+ 细胞扩增能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组与对照组BMSCs对CD34+ 细胞的粘附力及支持CD34+ 细胞扩增的能力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适当条件下 ,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BMSCs不影响其对CD34+ 细胞的粘附力及支持CD34+ 细胞扩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3.
-80℃冻存外周血干细胞21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索一种操作简单、干细胞回收率和存活率高、成本低廉的外周血浆存方法。方法:采用终浓度为5%二甲基亚砜(DMSO),3%羟乙基淀粉(HES)和4%人血白蛋白(HSA)的干细胞保护剂直接-80℃冰箱冰存外周血干细胞,并检测不同时相点(1、3、6、9、12个月)外周血干细胞的细胞活性,单个核细胞(MNC)和CFU-GM、CD34^ 细胞的回收率。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观察到12个月时,冻存干细胞的细胞活性、MNC回收率和CD34^ 细胞回收率分别为86.46%、88.58%、87.65%,与冻存1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足以保障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成功。结论:5%DMSO,3%HES和4%HAS作为干细胞冷冻保护剂直接-80℃冰箱冻存外周血干细胞是一种简便、实用、安全、可靠、成本低的外周血干细胞冻存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细胞毒药物对体外残留白血病模型中HL 6 0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采用Dexter型骨髓培养体系形成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层 ,接种HL 6 0细胞共培养 ,用去甲氧基柔红霉素 (IDA)处理后 ,动态观察HL 6 0细胞的活性变化。结果 :随着IDA剂量的增加及培养时间的延长 ,HL 6 0细胞活力逐渐减弱 ,去甲氧基柔红霉素 (IDA)与骨髓基质细胞层或单纯的培养基体外孵育对HL 6 0细胞杀伤能力减弱。结论 :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有助于HL 6 0细胞逃避化疗药物杀伤 ,对残留白血病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小剂量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α,MIP-1α)联合白细胞介素-8(Inter-Ieukin-8,IL-8)在大剂量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存在的情况下,对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方法 取患者骨髓,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根据随机单位组方差分析设计(The random complete block design variance analysis),将每例标本分为空白组(不加MIP-1α和IL-8);10ng/ml联合组(加入10ng/ml的MIP-1α和IL-8);1ng/ml联合组(加入1ng/ml的MIP-1α和IL-8);单用MIP-1α组(加入20ng/ml的MIP-1α);单用IL-8组(加入20ng/ml的IL-8)。将所得细胞培养在含IL-3和GM-CSF的液体体系中,先后经MIP-1α和/或IL-8以及大剂量Ara-C处理(以上步骤简称为“Ⅰ期处理”)。之后作胎盼蓝拒染实验,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CD34^ 细胞,Ⅱ期液体培养,集落培养,以了解经Ⅰ期处理后不同组别中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存活情况及增殖能力。部分标本在Ⅰ期处理时只经MIP-1α和/或IL-8处理,不经Ara-C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周期分布。结果 10ng/ml浓度下MIP-1α与IL-8联合组中,无论是Ⅱ期液体培养细胞生长情况、集落生长情况,还是CD34^ 细胞计数,均高于其它组;而周期分析结果则表明,10ng/ml MIP-1α和IL-8联合组中的G0/G1期细胞低于处理前组而高于其它对照组。结论 10ng/ml浓度的MIP-1α与相同浓度的IL-8联合使用,能相互协同,将CD34^ 细胞抑制在G0/G1期,进而增强正常CD34^ 细胞抗Am-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采集单倍相合异基因供者外周血和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析不同采集方式的差异,并进行移植后的效果评价。方法单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受者为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就诊的56例白血病患者,健康供者为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在供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4.0×109/L时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后1h内输给受者。56例供者根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方法不同分为3组:第1组(n=5)采用注射器针头半密闭式过滤法,第2组(n=6)采用Thomas不锈钢开放式过滤法,第3组(n=45)采用本课题组的改进方法(用过滤输血器替换注射器针头及不锈钢网)。如若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则对采集后的骨髓液进行处理:主侧不合用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去除红细胞,次侧不合采用低温低速离心去除血浆。骨髓液干细胞采集后4h内输给受者。结果56例供者外周血采集量的中位值为56ml,MNC中位值5.15×108/kg,CD34+细胞中位值5.80×106/kg;骨髓液采集量中位值950ml,有核细胞(NC)中位值10.31×108/kg...  相似文献   
107.
残留耐药Jurkat细胞培养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培养残留耐柔红霉素(DNR)的Jurkat细胞,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s)以模拟骨髓造血微环境,在与Jurkat细胞长期共培养的过程中选用含50ng/ml DNR的培养液进行培养,随着培养时问的延长,绝大部分Jurkat细胞漂浮死亡.残留的Jurkat细胞逐渐恢复增殖活力,并逐渐获得抗药能力,可以在DNR终浓度为50ng/ml的培养液中存活、增殖,将该细胞记为Jurkat/DNR.绘制Jurkat细胞和Jurkat/DNR细胞的增殖曲线,并检测其细胞周期分布、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药系数、DNR摄药量以及MDRl、bcl-2、bax和MRP mRNA的表达.结果 嵌合于基质细胞层中的Jurkat细胞在DNR的持续刺激作用下逐步产生耐药性,获得残留耐DNR的Jurkat细胞.与Jurkat细胞相比,Jur-kat/DNR细胞中处于静止期的细胞比例增高、增殖速度缓慢、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DNR摄药量减少,可以检测到MDR1基因表达,bax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bc1-2及MRP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滋养层是残留白血病细胞生存和再生长的微环境,可增强白血病细胞的抗药能力;通过改造白血病患者造血微环境有可能抑制残留白血病的形成及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初步研究VCAM-1修饰的hUCBSCs促进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方法: 在成功构建VCAM-1-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转染原代培养的人脐血基质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前后hUCBSCs VCAM-1的表达情况;以VCAM-1修饰的人脐血基质细胞为滋养层,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并对扩增后的脐血CD34+细胞进行CFU-GM、CFU-E、CFU-Mg半固体培养。结果: 脂质体介导VCAM-1-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染人脐血基质细胞;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证明转染后VCAM-1表达明显高于转染前(P<0.05);VCAM-1修饰的人脐血基质细胞能够有效支持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P<0.01),其中对CFU-Mg的扩增作用强于未转染组(S组,P<0.05)。结论: VCAM-1修饰的人脐血基质细胞能够有效地支持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显示其在造血重建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的机制。 方法: 采用Dexter型方法, 观察21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经单化或化放结合两种预处理方案前后不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超微结构及集落形成能力(CFU-F)。 结果: 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单化组和放化组骨髓基质细胞出现不同特征的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放化组骨髓基质细胞的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基质变淡,嵴消失;单化组基质细胞的线粒体重度退行性变,结构紊乱;放化组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于预处理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预处理前和单化组预处理后(P<0.01);单化组于预处理后各时点的CFU-F显著低于预处理前(P<0.01),至预处理后第90 d仍未恢复。 结论: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后骨髓基质细胞不同程度损伤,放化组基质细胞的损伤重于单化组,是导致造血功能恢复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